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考点攻坚滚动练习:力的合成第1课时 力的合成(解析版)

上传人:我****5 文档编号:174003737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考点攻坚滚动练习:力的合成第1课时 力的合成(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考点攻坚滚动练习:力的合成第1课时 力的合成(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考点攻坚滚动练习:力的合成第1课时 力的合成(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考点攻坚滚动练习:力的合成第1课时 力的合成(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考点攻坚滚动练习:力的合成第1课时 力的合成(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考点攻坚滚动练习:力的合成第1课时 力的合成(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考点攻坚滚动练习:力的合成第1课时 力的合成(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版 高中物理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考点攻坚滚动练习滚动考点:高中必考内容随机攻克考点:力的合成第1课时力的合成一、选择题1.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 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轻绳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 N/kg)()A.50 NB.503 NC.100 ND.1003 N2. (多选)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为45,日光灯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则()A.两绳对日光灯拉力的合力大小为GB.两绳的拉力和重力不是共点力C.两绳的拉力大

2、小分别为22G和22GD.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G2和G23.同时作用在质点O上的三个共点力F1、F2、F3,已知F1=F2=2 N,F3=4 N,它们的方向分别沿着正六边形两条边和一条对角线,如图所示,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A.6 NB.8 NC.10 ND.12 N4.如图所示,AB为半圆的一条直径,AO=OB,P点为圆周上的一点,在P点作用了三个共点力F1、F2、F3,已知F2=3 N,则它们的合力为()A.4.5 NB.6 NC.7.5 ND.9 N5.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和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为F,则当它们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A.2FB.22FC

3、.2FD.32F6.力F1、F2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共点力,其中F1=5 N,F2=12 N,则F1、F2的合力大小为()A.2 NB.7 NC.13 ND.17 N7.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4 N和6 N,则其合力的大小不可能是()A.2 NB.6 NC.10 ND.14 N8.已知力F1、F2的合力为F,下列能反映三者关系的矢量图是()9.F1、F2、F3是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已知F1F2F3,下列矢量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的大小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一个分力的大小C.合力的大小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小,也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大

4、D.若两个分力F1F2,则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F1FF211. 如图所示,物体在3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如果将力F1绕O点转动180角,而保持其余2个力不变,则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A.2F1B.2F1C.F1D.零12.一物体重为G,被绳OA和OB吊在空中,OA绳和OB绳的拉力分别为F1、F2,如图所示,则 ()A.F1、F2的合力是GB.F1、F2的合力是FC.物体对绳OA的拉力方向与F1方向相同,大小相等D.物体受到重力G、OA绳拉力F1、OB绳拉力F2和F共四个力13.如图所示,是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跟两个共点力之间的夹角的关系图像,则这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是()A.1 N和4 N

5、B.2 N和3 NC.1 N和5 ND.2 N和4 N14.(多选)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F1和F2大小不变,角越小,合力F就越大B.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都大C.如果夹角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增大F2,合力F必然增大D.合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15.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有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若橡皮条的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3L(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

6、丸的最大作用力为()A.2kLB.kLC.2335kLD.152kL16.关于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与分力是物体同时受到的力B.合力一定比分力大C.合力是各分力共同作用时产生效果的等效替代D.合力不能等于分力二、非选择题17.如图所示,两个同学用两条绳牵引小船在水池中向东行驶。甲同学的拉力F1为100 N,方向为东偏南30;为了使两条绳子拉船的合力能恰沿正东方向,乙的拉力F2与F1间的夹角为120,求(1)两条绳子拉力的合力F大小;(2)乙的拉力F2的大小。答案一、选择题1.C悬挂重物的轻绳的张力是FT=mg=100 N,小滑轮受到轻绳的作用力为沿BC、BD方向两拉力的合力,

7、如图所示。CBD=120,CBE=DBE=60,即CBE是等边三角形,故F=100 N。故选C。2.AC如图,两绳拉力的作用线与重力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三个力为共点力,B选项错误;由于日光灯在两绳拉力和重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两绳的拉力的合力与重力G等大反向,A选项正确;由于两个拉力的夹角成直角,且都与竖直方向成45角,则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G=F12+F22,F1=F2,故F1=F2=22G,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3.A先求F1与F2的合力,由图可知F1、F2的夹角的大小为120,且F1=F2=2 N,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F1、F2的合力的大小为F=2 N,方向沿F3的方向

8、;再求F与F3的合力,已知F3=4 N,所以F1、F2、F3的合力的大小为F=6 N,故A正确。4.D根据几何关系可以知道,F1和F3垂直,F2在F1、F3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则合力F13=2F2,所以F1、F2、F3的合力F=3F2,故D正确。5.B两个大小相等的力F1和F2,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有F=F12+F22,所以F1=F2=22F;当它们的夹角为120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合力与分力的大小相等,即此时合力的大小为F合=22F,故B正确。6.C力F1、F2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共点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F1、F2的合力大小为F=F12+F22=13 N,故C正确。7.

9、D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4 N和6 N,则其合力的范围为2 NF合10 N,即合力大小不可能是14 N,故D符合题意,A、B、C三项错误。8.BA图中反映F1与F的合力是F2,选项A错误;B图中反映F1与F2的合力是F,选项B正确;C图中反映F2与F的合力是F1,选项C错误;D图中反映F1与F2的合力与F等大反向,选项D错误。9.A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A中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2F1,B中三个力的合力为0;C中三力合力为2F3;D中三力合力也为2F3。因F1F3,故A正确。10.C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所以合力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分力,故A、B错,C对;若两个分力F1F2,则合力

10、大小的变化范围是F1-F2FF1+F2,故D错。13.B由题图可知,当两共点力的夹角为0时,合力为5 N,即F1+F2=5 N;当两共点力的夹角为180时,合力为1 N,即|F1-F2|=1 N,由二式解得F1=3 N,F2=2 N或F1=2 N,F2=3 N,故B正确。12.B合力与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所谓等效是指力F的作用效果与其分力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F1和F2的合力是F,故A错误,B正确。物体对绳OA的拉力与绳OA对物体的拉力等大反向,故C错误;合力F是为研究问题方便而假想出来的力,实际上不存在,应与实际受力区别开来,故D错误。14.AD若F1和F2大小不变,角越小,

11、合力F越大,A正确;由力的合成方法可知,合力有可能大于任一分力,也可能小于任一分力,还可能与两个分力都相等,B错误;如果夹角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增大F2,合力F可以减小,也可以增加,C错误;合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D正确。15.C根据胡克定律知,每根橡皮条的最大弹力为:F=k(3L-L)=2kL。设此时两根橡皮条的夹角为,根据几何关系知:sin 2=L23L=16。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弹丸被发射过程中所受的最大弹力为:F合=2F cos 2=2335kL,故C正确。16.C合力是各分力共同作用时产生效果的等效替代,考虑合力就不能再考虑分力,故A错误,C正确;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两条邻边的长度与对角线的长度没有必然的长短关系,故B、D错误。11.A物体在3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力等值反向,则F2和F3的合力大小等于F1,方向沿F1的反方向。如果将力F1绕O点转动180角,则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合=2F1,故A正确。二、非选择题17.答案(1)503 N(2)50 N解析如图所示,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使合力F沿正东方向。(1)两条绳子拉力的合力F=F1 cos 30,得出F=503 N。(2)乙的拉力F2=F1 sin 30,得出F2=50 N。 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