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牛顿第三定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导学案

上传人:我****5 文档编号:174003451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 牛顿第三定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3 牛顿第三定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3 牛顿第三定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3 牛顿第三定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3 牛顿第三定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3 牛顿第三定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 牛顿第三定律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版 高中物理第三章 第三节 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_,物体之间_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总是_,同时_.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做_,另一个力叫做_.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_和_总是_、_,作用在_直线上.3.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主要区别如下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同之点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同点3.答案: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同之点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

2、消失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各有各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4力学中三种常见作用力(1)重力:任何物体都受 ,方向 。(2)弹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互挤压,就会产生 。其方向与接触面 。(3)摩擦力:当接触面粗糙且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处就会产生 或 。其方向与接触面 。答案4力学中三种常见作用力(1)重力:任何物体都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2)弹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互挤压,就会产生弹力。其方向与接触面垂直。(3)摩擦力:当接触面粗糙且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处就会产生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

3、其方向与接触面平行。5受力分析的顺序(1)先分析 ,作用点在物体的 上。(2)再分析接触力( 和 ),围绕研究对象观察,看研究对象跟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对每个接触点(面)分析是否有 ;若有弹力再分析是否有 。(3)最后分析其他外力。答案5受力分析的顺序(1)先分析重力,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2)再分析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围绕研究对象观察,看研究对象跟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对每个接触点(面)分析是否有弹力;若有弹力再分析是否有摩擦力。(3)最后分析其他外力。例1 一个物体静止地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这是因为( )A. 它们是一对平衡力 B. 它们是一

4、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它们既是平衡力又是相互作用力 D. 以上说法都不对提示 明确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意义。解析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压力大小等于支持力的大小。物体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大小等于支持力的大小。根据数学公理,等于第三个量的两个量相等,所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正确选项为D。点悟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物体的重力作用在物体上,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谈不上平衡力。压力是弹力,与物体的重力性质不相同,不可能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步练习1.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5、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答案:D例2 关于车拉马、马拉车 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马拉车不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B. 马拉车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C. 马拉车不论车动还是不动,马拉车的力的大小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的大小D. 马拉车不动或车匀速前进时,才是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提示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出判断。例2 C解析 马拉车和车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正确选

6、项为C。点悟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马拉车和车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毋庸置疑。而车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是由车受到的合外力决定的。当马拉车的力较小时,拉力与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相等,车保持静止;当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所受到的地面摩擦力时,车就开始起动并加速前进。同步练习2.一个大汉(甲)跟一个女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汉把女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 )A大汉拉女孩的力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B大汉拉女孩的力不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C大汉拉女孩的力与女孩拉大汉的力一定相等。D只有在大汉把女孩拉动的过程中,大汉的力才比女孩的

7、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答案:C例3 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但石头却“安然无恙”,是不是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呢?提示 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进行判断,注意蛋壳与石头承受力大小的区别。解析 鸡蛋与石头相撞击时,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一对力的大小是相等的。至于为什么“蛋碎”而“石全”,那是因为蛋壳和石头的承受力不一样,蛋壳所能承受的力远小于石头所能承受的力,所以在大小相等的力的作用下,才产生蛋破而石头不碎的结果。点悟 蛋破与否不仅与其受力有关,还与其承受能力有关,不能根据“蛋破而石不碎得

8、出“鸡蛋受到石头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的错误结论。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不能凭想当然主观臆断,必须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进行认真分析。例4.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右图所示,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例4.B同步练习3.4.人走路时,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有()A一对B二对C三对D四对4C当堂练习1.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跳起,是由于()A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

9、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B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D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1C2.(多)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AC3.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

10、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3.C 4.(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拔河比赛时,胜方拉对方的力大于败方拉对方的力B马能拉车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C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吸引力大小一定相等D用铁钉钉子,锤对钉的打击力与钉对锤的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4.CD5.(多)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一定互相抵消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一定相等,方向一定相

11、反5.ABD 6.(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拔河比赛时,胜方拉对方的力大于败方拉对方的力B马能拉车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C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吸引力大小一定相等D用铁锤钉钉子,锤对钉的打击力与钉对锤的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6. CD7.(多)手托着一木块,由静止开始向下加速运动,手对木块的支持力应该( )A.小于木块对手的压力 B.等于木块对手的压力C.大于木块对手的压力 D.小于木块所受的重力7. BD这里手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手的压力一定等大反向,但木块的重力一定大于手对木块的支持力,所以正确的选项是BD。8.分析下面两段内容,并按要求完成答题.(1)有人说:“喷气式飞机喷出的气体向后推动空气,空气就向前推动飞机,喷气式飞机正是由于受到了这个推力才能克服阻力向前飞行.”这种说法错在哪里?正确的说法是什么?(2)如图所示,小鸟说:“我喜欢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小鸟飞行与牛顿第三定律的关系.8.(1)应该说:喷气式飞机向后喷出气体时,给气体向后的推动力,同时气体给飞机向前的推动力,喷气式飞机正是由于受到了这个推力才能克服阻力向前飞行.(2)小鸟向后推动空气,空气同时推动小鸟,小鸟才可以飞翔。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