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北省普通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395827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河北省普通高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3年河北省普通高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3年河北省普通高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3年河北省普通高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3年河北省普通高考语文试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河北省普通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河北省普通高考语文试卷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河北省普通高考语文试卷分析一、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第二题分析(一)试卷及得分情况分析第二题是古代诗文阅读,包括7、8、9、10四个小题,共27分,题型与去年相比基本相同,分值增加了4分。7题为文言文翻译,两个句子,每句5分,共10分;8、9题为古代诗歌阅读,8题5分,9题6分,10题为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本大题着重考查考生对古诗文词句、篇章的掌握、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能够检验考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题量、难度适中,有一定区分度。第7、8、9题平均分为12.04分(含零)/12.13分(不含零) ,10题名篇名句默写平均分为3.93分(含零)/4.43分(不含零) 。

2、从考生总的得分情况看,第二大题的平均分为15.97分(含零)/16.56分(不含零) ,整体得分情况比去年要低。(二)答题情况及原因分析1、第7题考生在文言文翻译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文言词语用法掌握得不够牢固,根据上下文义理解词义的能力还不强,如“莫”字在试题中是一个否定性的不定代词,准确的解释是“没有谁” “没有人” “无人” ,很多考生解释成“不”一类的否定副词;“未尝”的“尝”是一个副词,准确的解释是“曾经” ,很多考生答成“经常”和“尝试” 。 “辄”是一个连词,准确解释是“就” “便” ,很多考生解释成了“只” “只是” 。 “莫敢望也”的“望”能准确答出来的更是少之又少。产生以上

3、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二:首先,考生平时的古文基础不牢固,多义词积累不够,缺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多义词意义的能力。其次,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没能通读全文,只是断章取义,导致对文句理解有误。2、第8、9题在古代诗歌阅读部分,大部分考生能够把握作品主要思想内容,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一部分考生不能准确分析出作者诗句所表达出的准确念义,如“酒徒一一取封侯,独自作江边渔父” 作者本是表达对当时不公正的用人制度和自己大志难酬的无奈和牢骚,很多考生理解成了作者向往田园生活,想过归隐生活,意思完全答反了。诗中的“酒徒”相当于现在说“酒鬼” ,指那些只图享乐的人,很多考生答成爱喝酒的人,甚至答成

4、作者的朋友。(2) “镜湖元自属闲人”的“元”的确定解释是“原本” ,很多考生解释不出来。有的考生将“镜湖”说成是诗人的名号,连题目都没有读懂。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考生没有读懂作品,没能品味出烘托作者情感的细节描写;另一方面,受平时训练的影响,不顾文意,把一些作品所没有传递的含义强硬地附会到其中。3、第10题第10题为名篇名句默写。考生存在的问题与以往相似,主要包括以下情况:(1)写错别字。这其中包括两种情况,一为写同音字,如“灼”写成“着” ;“力”写成“利” ;“郁”写成“欲”等。另一种为写了一个错字,如“缦”写作“漫” ;“廊”字或将外面的“广”写成“疒” ,里面的“郎”字或

5、者少写一“丶” ,或者写成“朗”字。(2)完全答错。有些考生将其他诗句填入空白处。(3)完全答不出。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平时的默写训练较少,多为口头背诵,导致写错字或别字。此外,不结合内容理解的机械记忆,也是造成错别字较多的原因。(三)试卷评价及教学建议试卷命题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要保证所命试题能够符合考生的实际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试题能将考生的层次区别开来。今年的古文基础知识题基本符合这一要求。例如文言文翻译的关键词中, “莫” 、 “未尝” 、 “辄”是必须掌握的基本词语, “推心”大体上也是能够理解的词语;但“班列”以现在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即便是结合上下文仔细分析也很

6、难解释出来,从实际答题情况看,能准确答出来的考生不多,已经超出了中学生的知识储备了;而“时事”一词古今差别并不大,导致很多考生不翻译,或者为了翻译而翻译,弄出一些怪怪的答案来。 “古代诗歌阅读”的第9题第一问“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 ,题意不明,因为“用意”可以理解成写作手法,也可以理解成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而“参考答案”是要求答出表达什么感情的。国家最高级别考试的拟题理应做到题意明确,少玩文字游戏。题意明确的题目照样是可以选拔出合格人材的。总体上看,该题既考查了考生对基本词汇词义的掌握情况,由易到难,逐渐拉开梯度,检验出了考生的真实水平。通过分析试卷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7、,我们认为在学习和复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对“默写”的训练。单纯地依靠背诵会导致学生模糊了汉字的形体,仅存留语音印象,而汉语中大量的同音字、形近字对于学生准确记忆诗句存在一定的干扰。因此,我们建议,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及复习应该将背诵与默写紧密结合,既要熟练背诵又要准确默写。不可以只停留于背诵,背诵的熟练程度与默写的准确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同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规范汉字,确保汉字书写的准确性。还要结合诗词的内容,注意汉字的表意性。2应当加强文言文教学中字、词、句式的准确翻译教学。在中学文言文翻译教学中要做到字字落实,让学生养成一字一字翻译的直译习惯,除了

8、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特殊名词和古今无对应的虚词以外,都要能翻译。而现在很多中学老师讲课喜欢用意译,理解大意就可以了(“辄”在“参考答案”译成“总是” ,用的是意译,翻译得就很不准确) ,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养成粗枝大叶的习惯,因为在意译中,有些文言句子的词不翻译或翻译不准确并不影响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但根据现在的试题设计,有6分的题是解释句子中的某个词,这样的教学会导致教学与考试脱节,让学生吃6分的亏,同时对学生古文素养的培养也绝无好处。3加强古诗文的赏读,提高学生的品鉴、分析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其知识面。如试题中 耆硕” “班列”“颦蹙”几个词的解释,除了要培养学生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9、的能力以外,平时扩大学生知识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大纲对阅读部分的规定是“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对于古诗文的鉴赏,要想达到该要求,除了明白诗的字面意义之外,更重要的是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其了解各个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及诗人自身的情况,让学生、作者、诗文三者融为一体,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诗文的意境。二、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第三、四题分析第三、四大题(11、12题)是选考题目第三题为

10、文学类文本阅读,所选材料为小说;第四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所选材料为传记。每道大题包括4道小题,共计25分。第1小题为多项选择题5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6分,第4小题8分。(一)数据分析1.第三题(11题)分析本题阅卷数量为10742份,占试卷总数的2.7%。从考生得分情况看,平均分为9.77(含零)/10.76(不含零) ,低于去年。本题分值分布情况如下:分值 0 1 2 3 4 5 6 7百分比 1.19 0.2 0.4 1.5 2 3.59 3.79 6.5分值 8 9 10 11 12 13 14 15百分比 6.7 9.5 8.5 10.3 7.9 8.9 5.69 6.4分值 1

11、6 17 18 19 20 21 22 23-25百分比 3.09 3 1.2 1 0.3 0.2 0.1 0第三大题(11题)4个小题的通过率如下:题目 11-1 11-2 11-3 11-4通过率 88% 6% 30% 8%从抽样分析的结果来看,2-4小题的通过率都偏低,只有1小题较理想。4个小题的平均分如下表:题目 11-1 11-2 11-3 11-4平均分 3.8 1.28 2.22 2.48除第1小题外,其余三题平均分均低于该题的及格分。2.第四题(12题)分析本题阅卷总数为392936份,三评率为4.13,高于去年。问题卷31份,高于去年的29份,主要类型为考生填涂题目与实际答题

12、内容不一致。如填涂115 题答题内容为12题。审核卷1106份,略高于去年。从考生得分情况看,平均分低于去年,为17.8分,本题分值分布情况如下:分值 0-5 6 7 8 9 10 11比例 0 0.1 0.1 0.2 0.4 0.7 1.2分值 12 13 14 15 16 17 18比例 2.09 3.29 5 7.5 9.5 12.6 12.89分值 19 20 21 22 23 24 25比例 14.3 10.89 9.39 5.29 2.7 1.3 0.2另外,我们随机抽查了100份试卷,抽样统计结果为:本题通过率为89%,高于去年,平均分为17.97,略高于整体平均分。第四大题(1

13、2题)4个小题的通过率如下表:题目 12-1 12-2 12-3 12-4通过率 92% 67% 73% 97%从抽样分析的结果来看,各小题的通过率都较高,其中以4小题为最高97,2小题最低,但也有67。与去年相比,第1小题通过率降低8%,第2小题降低25%,第3小题提高19%,第4小题提高10%。4个小题的平均分如下表:题目 12-1 12-2 12-3 12-4平均分 3.84 3.67 4.18 6.28总之,从以上抽样数据分析来看,考生答题和得分情况整体低于去年。(二)答题情况分析11、12题为选做题,11题为文学类文本阅读,12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从考生的答题情况看,绝大多数考生选择

14、的是12题,占所有考生的97.3%。从两题的难易程度看,12题比11题容易一些,每个问题都可以从所给文本中直接找到答案,而11题则更加检验考生的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12题的平均分比11题高出7.1分。由于考生选择11题的比例很小,试题难度较大,回答问题的情况总体表现是把握不住文章的重点,回答较随意,因此我们主要对12题的答题情况做一简要分析。第1小题要求考生选择正确的说法。参考答案对正确选项给分情况做了不同规定,分别是3分、2分、1分。绝大部分考生都能至少选对其中一项,因此本题的得分情况良好。第12-2小题要求从材料中找到“陈纳德作为出色的军事家”的表现。本题共6条,答对1条得1分。文中有

15、比较直接的语句反映此问题,因此大部分考生都能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语句进行回答。第12-3小题结合材料分析“陈纳德的人格魅力” 。参考答案给出了3点,每点2分,共6分。我们在细则上也做了修正,结合文意将前两点的答案进行了适当扩展。从具体的阅卷情况来看,考生一般都能答出陈纳德决心支援中国抗战的内容,但后两点有些考生没有归纳,对“人格魅力”的理解过于片面狭窄,因此影响了本小题的得分情况。第12-4小题,是回答“陈纳德半个中国人的表现,结合全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标准答案提供了4方面8点。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该答案进行了适当调整。答出任意4点即可得分。大部分考生回答比较理想,细则的适当放宽,大大提高了本题的

16、得分率。但考生的答题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有些考生只注意谈自己的理解没有结合文章,成为空谈。(三)试卷评价及教学建议:今年现代文阅读的命题基本符合考生的实际水平,但12-3和12-4的题干区别度不大,答案有一定的相似度。针对考生答题时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教学建议:培养学生深入研读、分析作品的能力,在整体感知作品的基础上能够准确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今年考生答题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遗漏要点、归纳不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全面把握作品的能力和良好的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从文中筛选出有用信息后能够对其进行提炼、加工,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来;培养学生准确、深入审题的能力,避免审题不清、答非所问。三、2013年河北省高考语文第五题(一)13、14、15小题,单项选择题。答案:13、B;(3分)14、A;(3分)15、C(3分)分析:本小题每题3分,从失分的风险可以判断,这一题目的分值比例过重。在本题20分的总分情况下,选择题目错了,就失去了一半的分数。错答了两个小题,本大题也就只有及格分。既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