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东省事业编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3940137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山东省事业编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9年山东省事业编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9年山东省事业编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9年山东省事业编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9年山东省事业编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山东省事业编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山东省事业编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山东省事业编考试真题 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2.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民族区域自治 B.单一制C.联邦制 D.邦联制3.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据是( )。A.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 B.上层建筑的变革C.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D.社会革命4.政党监督的主体除了党委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外,还有( )。A.党的宣传部门 B.党的基层组织C.党的组织部门 D

2、.党的领导集团5.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经过多次反复D.对该事物的理论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取得预期效果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说明,实现我国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C.保持社会稳定,不断深化改革 D.扩大对外开放,参与世界竞争7.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A.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B.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

3、发生的社会关系D.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8.行政责任是基于( )关系而发生的。A.行政 B.行政法律C.法律 D.其他9.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是( )。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D.教育和保护相结合10.胡总书记同志2005年2月19日讲话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和谐相处的社会( )。A.小康社会人与自然 B.小康社会人与人C.和谐社会人与自然 D.和谐社会人与人11.“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C.价值标准

4、D.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12.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13.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 )。A.上行文 B.平行文C.越级行文 D.下行文14.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 )。A.对事物一分为二 B.把分析与综合统一起来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一切从实际出发15.调研员是对应于( )。A.厅、司级副职 B.县、处

5、级正职C.县、处级副职 D.乡、处级正职16.某店主发现一歹徒正在持刀抢劫店里的顾客,便乘其不备,用木棍将歹徒击倒,造成其重伤。对这个案例,同学们认为该店主: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实施了正当防卫;对歹徒有“无限防卫权”。你赞同( )。A. B. C. D.17.各级政府中设置的政策研究室是( )。A.领导机构 B.办公机构C.办事机构 D.职能机构18.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起15日内到( )缴纳罚款。A.做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 B.指定的银行C.其所在地的村委会、居委会 D.财政局19.禁止理论的精髓和核心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坚持改革开放C.

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A.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C.古典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D.电子学、高分子化学、分子生物学21.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件( )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必须 B.可以C.不能 D.可能22.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列举的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由中国传到欧洲等地的重要发明就有26项,特别指出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更是对世界工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表明我国封建时代的科技文化成就( )。代表着全人类经历封建社

7、会发展阶段时取得的成就;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A. B.C. D.2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获得了人身自由,是自由的劳动者。此“自由”是指( )。A.不必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 B.支配生产资料的自由C.不受资本家雇佣剥削的自由 D.选择受雇于某个资本家的自由24.行政处罚只能( )。A.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B.由公安机关执行C.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D.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25.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 )。A.经验材料 B.理论结论C.一般方

8、法论 D.具体方法26.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 )。A.议论稿 B.送审稿C.征求南京市意见稿 D.定稿27.我国现行的民族自治地方有( )。A.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 B.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D.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28.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 )。A.政治监督 B.法律监督C.对行政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 D.市场监督29.以下选项中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A.抢劫银行巨款违反了刑法B.欠债不还违反了民事法律法规C.中学生不穿校服参加升国旗仪式违反了校规D.扰乱公共秩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30.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

9、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应予以( )。A.宣布无效 B.撤销C.废止 D.变更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它们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后的相应字母涂黑。每小题1.5分,共30分)1.下列内容属于行政征收的有( )。A.管理费 B.党费C.排污费 D.洗理费2.下列是国家机关的有(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D.国务院3.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有( )。A.确定 B.认可C.登记 D.行政鉴定4.行政诉讼具有的与其他诉讼活动不同的基本原则有( )。A.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B.人民检察院特定监督原则C.行政诉讼期间具

10、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D.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5.在江总书记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无论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还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都集中体现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中国共产党必须而且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中国共产党是人数最多的政党C.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D.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6.有关危害行为,正确的说法是( )。A.它是犯罪的客观方面三个基本要件之一B.它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作为和不作为C.作为是指行为人用积极行动实施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D.不作为是指负有特定义务实施某种行为而又能

11、履行这种义务的人消极地不履行义务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7.能够联合行文的机关应是( )。A.同级政府之间 B.政府各部门之间C.上级党委和下级政府之间 D.政府部门和同级人民团体之间8.对国家公务员违纪行为给予行政处分的种类有( )。A.警告 B.记大过C.降职 D.撤职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我国的国情决定国策B.社会主义之所以优越于资本主义,是因为社会主义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C.从物质生产活动的规律出发,可以寻找到社会主义必然实现的客观根据D.只要变革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密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能主要是( )。A.保障职能 B.参数调节职能C.直接配置资源

12、职能 D.间接配置资源职能11.我国不可能实行同时同步共同富裕的政策,是因为( )。A.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B.同步富裕是空想C.劳动者的能力有差别 D.两极分化可以刺激生产力的发展12.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有( )。A.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乎情理B.行政行为不能超越职权C.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行政目的D.行政职权的授予、委托要有法律依据1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A.国家的利益 B.集体的利益C.社会的利益 D.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14.禁止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其基本论据是(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