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数说课稿 (2)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73922527 上传时间:2021-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众数说课稿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众数说课稿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众数说课稿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众数说课稿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众数说课稿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众数说课稿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 -五年级数学下册众数说课稿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众数”。众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 “平均数” 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对小学数学内容新的要求,而安排的一种新的统计量的学习。它在统计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从20名候选队员中选10名同学进行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从而引出众数的概念。再通过“做一做”加深学生对众数意义的理解,不仅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众数,还要学会求一组众数的方法,更要注意结合具体数据理解众数的作用和特点,教材中例题先让学生用平均数

2、、中位数来描述,发现不能很好的反映身高的集中趋势,然后引出众数,由此引出众数的特点。又通过“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众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的认知基础,在前面几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的统计知识,具有一定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已经能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和统计图、表的观察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另外,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这些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我们教学中应当利用和开发的。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众数的意义的理解并不困难。难就难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情景中、数学的活动中体会众数的实际意义,并理解众数是代表一组数据

3、的整体水平或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所以,教师要注意创设情景启发、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根据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本节课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选择适当的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3、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是: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含义及作用。教学难点是: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并能根据统计量对事物的发展进行简单的预测。二、说教学预设: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教师创设情景,学生能以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主动参与统

4、计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在这一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联系生活理解众数等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小组合作交流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

5、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本节课主要的步骤是:(一)前置性学习:因为“众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 “平均数” 和“中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统计量的继续学习。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从例题“20名候选队员中选10名同学进行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 先让学生用平均数、中位数来描述,发现不能很好的反映身高的集中趋势,然后引出众数的概念。所以,我在课前给学生安排了前置作业:1、回忆: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2、想一想:这些统计量的

6、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二)、创境引入:在学生会议交流以前学过的统计量有“平均数” 、“中位数”,以及“平均数” 和“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后,直接出示课本122页的例一,采用问题“根据以上数据,你打算怎样选这10个人?”这样的因势利导,不仅使学生回顾了旧知,又激起了学生参与学习新知的欲望,同时还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我们的数学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轻松进入到了合作探究的环节。(三)、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促使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促进学习者卷入学习;生本课堂教学不该由教师主宰,应

7、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使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思维的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发现、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我在“合作探究”环节中,先出示了3个合作探究要求: 观察这组数据的特点,想一想怎样选这10个人呢?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提示:重点说出这样想的的理由。)整理、统一小组的意见,做好向全班同学交流展示的准备。在学生合作探究的整个过程中,我进行了来回巡视与各个合作学习小组中,及时发现问题,适时给予引导,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四)交流展示:这个环节分两步进行,首先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进行交

8、流展示,在交流展示中出现以下3中情况:算出平均数是1.475 ,认为身高接近1.475m 的比较合适。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85 ,身高接近1.485m 比较合适。身高是1.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52m 左右比较合适。当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得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52 出现的次数最多,1.52就是这组数的众数,我们认为1.52最合适”时,我顺势说“听听!这组同学的意见好像与众不同哦!什么是众数啊?”板书出课题“众数”。让学生通过计算平均数、中位数,经历观察、分析、比较的过程后,选取合适的身高1.52m 左右比较合适,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新知识-众数。当新知识“众数”引出后,我通过用“

9、听听!这组同学的意见好像与众不同哦!”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再用问题“什么是众数啊?” 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分析、比较例题中的数据。这样就结合情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众数意义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感受众数的实际意义。(五)拓展运用:在此环节习题设计过程中,我着重体现了层次性、多样性、拓展性。(1)加深学生理解众数意义,强化众数的计算方法,我利用了例题后面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掌握求众数的一般方法。(2)认识一组数中众数可有多个,也可没有。我设计了三组数据:5、3、3、7、3的众数是 ()2、2、3、3、

10、4的众数是()1、2、3、4的众数是()。让学生通过求各组数据的众数,得出“一组数中众数可有多个,也可没有”的结论。(3)众数在生活中的拓展运用。我设计了一道辩论赛:某班的教室里,三位同学正在为谁的数学成绩最好而争论,他们都认为自己能代表学校参加数学竞赛,他们的五次数学成绩分别是: 小玲: 76,84,93,93, 94. 小明:65,75, 99, 99,100. 小丽:100, 86,100,50,100, 请你结合各组数据,谈谈你的观点。(4)梳理知识,总结升华。在小姐这个环节,我主要是用两个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提示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11、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三、教学体会: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自己还存在不少不足,例如: 1、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应该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空间,本节课,在这方面做得不够突出。2、在学生合作交流环节,生生质疑做的还不够。3、教师课堂应变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学生交流展示环节中遇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联系说不清时,教师没能及时引导学生理解清楚。以后备课要多结合学生实际预设教案。4、关于众数的特征和生活中的均码问题感觉还有一部分分学生没理解,教师没有适时引导学生搞清楚。5、数学语言不够规范、准确。要多阅读与数学有关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术语。 中坪小学 别灯彩 2014年3月13日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