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恩培养实现育人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73922434 上传时间:2021-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感恩培养实现育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以感恩培养实现育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以感恩培养实现育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以感恩培养实现育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感恩培养实现育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感恩培养实现育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感恩培养实现育人“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品德,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和做人的起码修养,是成才和做人的基础。成功学家安东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激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施恩不忘报”的美德,还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常怀感恩之心,才会使人心胸恬淡,胸怀宽容广博,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个人事业的成功;常怀感恩之心,才会常思回报少索取,使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是社会整体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表现。我国当代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承载了太

2、多祖辈、父辈的期望和梦想。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在子女的培养上倾注上全部的心力,一切都以子女的学习、成才为中心。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生活在富裕的物质环境中,要什么有什么,由于生活阅历较浅、体验少等原因,很多学生都认为得到的东西似乎是理所当然,长辈所做的事情当然也是他们应该做的,并不一定能认识和感受到他们的关爱。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在家顶撞家长、怨恨家长,甚至逃避家庭;部分学生来自无固定收入的家庭,来自离异、单亲家庭,与祖辈、亲友生活的学生也日趋增多。由于缺乏亲情,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得他们的生活、学习习惯受到影响,缺乏关爱他人和回报他人的感恩之心。这样成长的学生不在意别人的劳动,不珍惜周

3、围的环境,对大自然和社会的给予不知感激,只会索取,稍不如意就怨天尤人。这样的学生如不加以教育、引导,长大后也多半会成为一个自私自利、不关心他人的人。他们将很难担当起社会赋予的责任。在学校,摆脱不了的应试教育,追求急功近利,分是学生的命根,成绩实际上是考核教师的唯一标准。教师因竞争压力, 工作紧张,生活重负,与学生的交流日益减少,不了解学生心理变化特点,出于管理的短期效应,对学生的管理更多的是缺乏热爱之后的严斥,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更多时候演变成一种双方被迫完成的任务和被迫履行的责任,没有感情推动和维系的师生活动,依靠外在压力的作用,影响了学生作为“人”的能动性,其热情的压抑,甚至丧失,创造性

4、的压制,影响了学习质量,掩埋了学生们的特长,也让竞争益发畸形激烈。“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教育本来就应该是充满感情的事业、充满爱的事业。如果把教育变成枯燥的、单纯的知识传授,而且用分数去激化其中的利害关系,把正常的做人,生活必须的情感素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排斥在教育的过程之外,教育就会出现巨大的危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点是学生的品德、人格和情感教育。感恩教育是学生基础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学会“感恩”,改变现代家庭独生子女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学会懂得尊重他人,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因此也要关爱别人、帮助别人,并且珍惜时间,珍视生命。让学生学会“感

5、恩”,其实就是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对周围给与自己帮助与关爱的人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当学生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就给自己一种行为上的暗示:我也应当这样做。这实际就是在进行爱的教育。“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应是一种人的内在精神品质:推己及人,对人怀有仁爱之心,同社会协调发展,与自然和睦相处。我们力求通过感恩教育这一途径,在实现育人的突破上积极探索。在学校通过开展系列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启发人性的自觉,唤醒和培养人的“善良之根”,教会学生怎样“做人”。“积土成堆,德始足下”,感恩教育,作为一种感化教育,关键是在日常不断地熏陶教化,不是靠理性的灌输, 不是一阵风式的活动,而是贯穿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从

6、生活性问题入手,以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开展系列感恩主题教育,让学生而是靠心灵的感受,感知家长、教师的辛勤付出,明了父母对他们无私的关爱以及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眷顾,培养学生能牢记不忘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促使学生更好的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发愤图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他人和社会,进而在全校范围内乃至在社会上形成德育功效上的渗透辐射。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内容、立体化的教育模式,做到知、情、意、行一体化的统一,逐步培养学生责任感和感恩意识。通过活动,唤醒学生的感恩心理,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心理品质得到熏陶,学习兴趣得以提高,良

7、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形成,培育学生的健康心态,进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一、优化环境,启迪熏陶由于学生生活在关爱之中,并不一定感受到关爱,有时对父母老师们的关爱看作是对其的约束和限制,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在感恩系列活动中,先通过挖掘学校环境中蕴含的教育因素,进行必要的整合,找准切入点,创设“尊重、信任、理解、关爱”的教学气氛,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唤起学生心灵深处“感恩”的善根,可以使学生在无痕迹的教育中得到有关感恩的知识,进而体会关爱,学会关爱。1.搜集古今中外与感恩教育主题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相关的古诗词或中外名人名言,悬挂、张贴在学校、教室合适的位置,积极营造出“感恩”的教育

8、氛围,以氛围来影响人培养人塑造人;2每人找一篇能体现父爱母爱之情的作品并有情感的朗读,感受别人的父爱母爱。让学生在优美的文章和音乐中体验人间之爱,把爱的协奏曲推向高潮,使父母与子女的亲情关爱得到升华。3.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团会,讲一讲“父母的辛苦和劳累”、“同学和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教师对学生的无私奉献” 等,让学生对家长、教师、同学的关爱有切身的认识,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4.算算亲情账:算一算自己进入高中后,平均每天学习了多少小时,又浪费了多少时间,并对自己入学来的学习等方面的收获作出自我评价。假定自己毕业后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计算学习毕业后的

9、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目的是要让学生们体会父母的不易,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通过这些环境影响,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在身边发现关爱,体验关爱,理解关爱,并了解感恩的意义。二 具体回报、实践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关爱不是通过语言或理论的单纯说教表现出来的,大多是通过行为举动表现出来,感恩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以具体的行为或举动教育人,才能真正影响人、感化人。因此,实践性是感恩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会、体验社会、父母、老师、亲友、同学的关爱,用心来感受生活中的感恩之情。让他人给予自己的大量无私的爱,给学生心灵以震撼和

10、人格的陶冶。1.调查父母老师一个阶段的工作、家务、休息的时间,理解做父母的艰辛。使学生知道感恩图报,懂得体贴父母,让学生体悟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2.用“心理换位”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感恩”活动中,用学生为父母所做的一系列事情来激发广大同学的家庭责任感。如假期父母做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换位体验父母长辈的辛苦,把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变成是自己应该做,是尽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我给老师改一次作业,我当一天班主任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着“父母的养育恩、老师的苦口婆心教导、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与友善”,引导学生在相互理解中体验“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美德。 3、生生

11、爱心传递。让学生之间互相传递关爱,给困难的学生一句宽慰的话,送上一个真诚的微笑。多赏识同伴,放大同伴的闪光点,懂得谦让,体验给予的快乐,体验关心与被关心的快乐。同学们在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班风良好的基础上的班级氛围之中,身心愉悦,有利于他们的情感交流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到锻炼。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带领学生进入敬老院,给迟暮的老人带去关爱;组织学生向残疾人、向希望工程、灾区等献爱心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学会如何关爱身边的生命。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体验到了关爱的价值,心中自然涌动起对感恩的敬畏和珍惜。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体会到做父母的责任、义务,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而强

12、化自己的责任感,改变以往过于依赖父母的习惯,增进对父母的感情,更加理解父母,尊敬父母;同时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愉快的精神状态,增强孩子的效率感,更加珍惜学习机会。三、增强感悟,巩固提高通过认识和实践,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关爱,深入地了解父母的艰辛和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得到升华,把自己的感恩活动变成一种自觉行动。1.开展我的父亲母亲征文活动,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感谢您,老师演讲;作一组歌颂“母爱”的诗,参加班级赛诗会、朗诵比赛,以写感想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感恩的情结;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感恩的价值观。在阅读、收集、学习和不断的感悟

13、中,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父母的艰辛和对自己成长的关心,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痕迹,为学生情感的升华打下必备的基础,从而使他们学会关心和爱护别人。2对学生在感恩活动中的点滴变化作出肯定的评价和积极的鼓励。一个温柔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话语,并把学生在学校中点滴变化通过一封信告诉家长,感谢他们培养这么优秀的孩子,同时把对家长的期望和要求告诉家长,并要求家长反馈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请求家长协助学校进行教育工作。使家长能更主动、更有效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学生付出的感恩活动得到肯定,自豪感油然而生,并积极投入更多的热情去回报。3开展“今天是你的生日”的生日晚会活动,营造温馨亲情氛围,让

14、学生在班级中也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同学们的关爱之情。让同学们在祝福中学会关爱他人同时自己也享受着快乐。从而构建和谐的班集体。4.家长接待日和家访活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接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每双周与家长预约,肯定学生的优点,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活动中的变化,对学生给于鼓励,促进学生对付出关爱的快乐。使他们的实践付出不是一时的任务,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感恩。家访活动主要是全面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学生的家庭情况,向家长通报学校的教育要求和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家长交换教育孩子的意见,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让他们懂得感恩教育是关系到孩子未来前途和命运的大事。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活动,让学生的良好品德得到培养,带来学生持久的感恩图报的品质,学生怀着感恩的心专心学,认真听,成绩自然有明显进步,从而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