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悲喜剧看狄更斯作品的感伤情调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47KB
约4页
文档ID:17383445
从悲喜剧看狄更斯作品的感伤情调_第1页
1/4

从悲喜剧看狄更斯作品的道德情调《圣诞颂歌》一个吝啬的老商人,名叫斯克路奇先生他对可笑的庆祝活动如圣诞节不屑一顾,在圣诞除夕的那一天,他还让他的雇工一直干到最后一分钟到了夜里,三个小精灵来扰乱他的休息:过去圣诞精灵,现在圣诞精灵,未来圣诞精灵这三个精灵带着他周游全市,让他瞧一瞧穷人家庭和睦友好的气氛,给他看一看铁石心肠的人下场如何,结果斯克路奇忏悔过去,带着强烈的愧疚悔过心理,变得慷慨大方,充满感情,真心的对人对事,主动的关心人帮助人让我们看到是人与人之间所需要的信任和爱关于改变与转变穷苦生活到发财的那以后,改变了斯克路奇先生的善良、真诚、热情和奋发向上,关心人的柔情,关怀儿童的善意良知身边的人一个一个都相继地离去,亲人爱人伙伴,留不住也无心留,被金钱冲晕头脑,忘了自己最初的梦想这难道是上帝太公平公正,得到必须得以失去为前提,得到了财富却失去人心斯克路奇是可恨的可他也是可怜的,拥有那么多的财富,却成为金钱的奴隶,终日为它奔劳算计,得不到片刻的享受,挣扎于其中,算计被人也在算计自己狄更斯塑造的斯克路奇在最严寒的冬日,也只用一小块炭,不冻死便满足在守财和吝啬中给自己画上一个牢牢的笼,将自己和所有人都隔绝在笼外,笼里是他守护的钱,他最高的崇拜者。

圣诞节是童话中的节日,故而选择在圣诞这天转变这个钻进钱胡同里的可怜人,实在是一件美丽的重生励志感人净化的故事斯克路奇在圣诞节见到了一个鬼魂三个精灵一个是自己过往的伙伴合伙人马利,马利劝他放下执着,述说着自己曾经的后悔“只为钱而活的生活就像生活在枷锁中,是沉重的负担” 接着,三只精灵,过去、现在、未来带领他重温了往昔的温馨暖人现在的冷漠无情和未来的残酷落寞于是顿悟前非,大力帮助穷人,成为一名慈善的好人,一夜变矣,改变花了半身,而转变只是一念之间大爱真情是永恒不变是照亮人世是解蔽心灵是开放胸怀是关心人生的终极主题,让善的人更善,让恶的人重回正路,找回自己丢失的本性《圣诞颂歌》故事结构以及情节也许很简单,人物也许太童话,可是它传递出来的爱,于大悲大喜、大是大非中展露出来的爱,使人对善充满无尽的信仰,对恶生出无限的厌恶崇尚人性的真善美,自动呢摒弃恶与贪,通过现实真实的小说来净化人心,抚慰大众,好人终还是有好报,处于低谷终有回升的时候,对生活充满乐观的信心上帝总会给你改过的机会,圣诞,这就是宽恕最大最好的礼物《雾都孤儿》:小说的主人公奥列夫,是一名生在济贫院的孤儿,忍饥挨饿,备受欺凌,由于不堪棺材店老板娘、教区执事邦布儿等人的虐待而独自逃往伦敦,不幸刚一到达就受骗误入贼窟。

窃贼团伙的首领费金千方百计,企图把奥利弗训练为扒手供他驱使奥利弗跟随窃贼伙伴“机灵鬼”和贝茨上街时,被误认为他偷了一位叫布朗洛的绅士(恰巧是他父亲生前的好友)的手绢而被警察逮捕后因书摊老板证明了他的无辜,说明小偷另有其人,他才被释放由于他当时病重昏迷,且容貌酷似友人生前留下的一副少妇画像,布朗洛收留他在家中治病,得到布朗洛及其女管家比德温太太无微不至的关怀,第一次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窃贼团伙害怕奥利弗会泄露团伙的秘密,在费金指示下,塞克斯和南希费尽心机,趁奥利弗外出替布朗洛归还书摊老板的图书的时候用计使他重新陷入了贼窟但当费金试图惩罚毒打奥利弗的上时候,南希挺身而出保护了奥利弗费金用威胁、利诱、灌输等手段企图迫使奥利弗成为一名窃贼,成为费金的摇钱树一天黑夜,奥利弗在塞克斯的胁迫下参加对一座大宅院的行窃正当奥利弗准备趁爬进窗户的机会向主人报告时,被管家发现后开枪打伤窃贼仓惶逃跑时,把奥利弗丢弃在路旁水沟之中奥利弗在雨雪之中带伤爬行,无意中又回道那家宅院,昏到在门口好心的主人梅丽夫人及其养女罗斯小姐收留并庇护了他无巧不成书,这位罗斯小姐正是奥利弗的姨妈,但双方都不知道在梅丽夫人家,奥利弗真正享受到了人生的温馨和美好。

但费金团伙却不能放过奥利弗有一天一个名叫蒙克斯的人来找费金,这人是奥利弗的同父异母兄长,由于他的不肖,他父亲在遗嘱中将全部遗产给了奥利弗,除非奥利弗和蒙克斯是一样的不肖儿女,遗产才可由蒙克斯继承为此蒙克斯出高价买通费金,要他使奥利弗变成不可救药的罪犯,以便霸占奥利弗名下的全部遗产,并发泄自己对已去世的父亲的怨恨正当蒙克斯得意洋洋的谈到他如何和帮布尔夫妇狼狈为奸,毁灭了能证明奥利弗身份的唯一证据的时候,被南希听见南西见义勇为,同情奥利弗的遭遇,冒生命危险,偷偷找到罗斯小姐,向她报告了这一切正当罗斯小姐考虑如何行动时,奥利弗告诉她,他找到了布朗洛先生罗斯小姐就和布朗洛商议了处理方法罗斯小姐在布朗洛陪同下再次和南西会面时,布朗洛获知蒙克斯即他的已故好友埃得温利弗得的不肖儿子,决定亲自找蒙克斯交涉,但他们的谈话被费金派出的密探听见塞克斯就凶残的杀害了南西南西之死使费金团伙遭到了灭顶之灾费金被捕,后上了绞刑架,塞克斯在逃窜中失足被自己的绳子勒死与此同时,蒙克斯被布朗洛挟持到家中,逼他供出了一切,事情真相大白,奥利弗被布朗洛收为养子,从此结束了他的苦难的童年为了给蒙克斯自新的机会,把本应全归奥利弗继承的遗产分一半给他。

但蒙克斯劣性不改,把家产挥霍殆尽,继续作恶,终被锒铛入狱,死在狱中邦布尔夫恶有恶报,被革去一切职务,一贫如洗,在他们曾经作威作福的济贫院度过余生关于善良与邪恶:作品中的奥列夫如果作为一个主人公,不得不说他是一个不典型且微小的主人公他在里面是一条线索,是牵连整个故事的一条线索,在他身上或许其它性格看得不那么清楚,但是在他身上对善与爱的坚持,却显得格外的突出于伟大就像小说刚开始他作为一个婴儿出身,而母亲因为太虚弱的身子承受不起生他所流失的血液,母亲就在那么一瞬间消失了,所有应该享受的母爱仅仅只有一个包含千言万语深深难言的吻此时在他身边便已经包围着邪恶和冷酷,但他以一张白纸的纯洁接受所有的不平和欺压,不管在什么时刻,依旧保持自己那一颗仁慈忍受和宽容感恩的心告诉我们宽恕他人,相亲相爱,真诚的感谢与感恩,便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上帝总是保佑那些善良仁慈的人故事中的情节并不复杂,一派是善良如奥列夫布朗洛等一派邪恶如蒙克斯费金等,还有一位独特的南西小姐,在善良和邪恶之间徘徊,最后身死但却将邪恶绳之以法这样两条线,彼此围绕着奥列夫争斗缠绕,最后以邪不压正,所有的邪恶的罪有应得,所有的善良都得到善有善终,彰显人性的真善美,嘲讽邪恶虚伪阴险黑暗的人必将自食恶果,走向毁灭。

在这样的两条线索下,彼此争斗,现实险恶同道德力量相互碰撞,最后以美好的结局宣告道德从未远离,以皆大欢喜的结局来净化人的心理,人性的真善美得到特大号的表扬《雾都孤儿》这部小说,里面邪与善纠缠,悲与喜交接,共同主宰人物的命运,牵动读者的心,从而使得读者的情绪得到充分的勾动,随之或喜或悲通过情节的方式来制造戏剧冲突,故事具有逼真性,感悟到的是合情合理的不可能文本中有这么一句话“人性这东西是多么可爱啊!同样的性格,即可以在显赫人物身上得以体现,也能在卑微的小人物身上得到体现,公平合理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在出身那刻都是一张白板,诺亚和奥列夫同为生活在下层中最卑微的人物,蒙克斯和布朗洛同为生活在上层中的显赫人物,而他们的心他们的人性却是多么的千差万别我们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也许同社会环境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在于我们的选择我们的追求,每个人所走的每一步都决定着你下一步的走向,可以说是你自己决定你成为你是怎么样的人我们不能决定的是生命的长度是出身的地位,可是我们能够决定的有生命的深度有生活的意义,有的是我们所能抓住把握的现在从悲喜剧的结构框架显现道德的净化自从亚里士多德提出悲剧的定义“情节一般是好人由福转祸,结局一般是悲剧,能够引起我们的哀怜和恐惧” ,而这样的悲剧所牵动的情绪会使人产生强烈的震憾,这种过份强烈的情绪当通过宣泄而达到平静时,便能使人恢复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

悲剧真正的道德作用应是通过尖锐的矛盾斗争场面,从而认识到人生事相的深刻方面而在古希腊喜剧则只是一种诙谐剧,难称大作一直只是一种嘲讽娱乐取消的戏剧种类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爪里尼提出创作了一种全新的戏剧种类,悲喜剧混杂理论,也可以称为严肃喜剧悲喜剧能够像悲剧一样,为人物设置必要的危机来加强戏剧性,但并不带来死亡,至多只是一些紧张感;悲喜剧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但拒绝产生悲剧效果悲喜剧处理人生,也采用喜剧的思维方式,但必须坚持节制的原则,以免流于滑稽,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风格在悲喜的张力中表现邪恶与善良的对立矛盾,使人看到道德最后胜利的喜悦和感恩法国启蒙运动家狄德罗对悲喜剧有新的一个称呼叫“市民剧” ,用日常语言写普通人的生活情调多为感伤,略带道德气味,宣扬道德品质,从坏人看到自己曾经做过的坏事感到愤慨,对自己给旁人造成的痛苦感而感动同情忏悔狄更斯小说注重道德教化,宣扬人性善良,使人物在挣扎在困难中赢来自身人格的伟大胜利,从而获得喜悦,也使读者得到净化得到升华,唤醒对同类人的同情通过戏剧把自己的小我同人类的大我同一起来,对共同的命运起共同的哀怜和恐惧,使得戏剧的道德作用格外重大我准备分析狄更斯作品中的悲剧性以及作品最后的喜剧结局,同市民剧一样有着浓重的道德意味来分析狄更斯的作品,剖析出作品的主题艺术特色以及整个作品的道德意味,以及人文关怀伦理价值。

以上便是我这半期看书的情况,和对论文的大体构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