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调研报告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73768213 上传时间:2021-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生涯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职业生涯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职业生涯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职业生涯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职业生涯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生涯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生涯调研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职业生涯取向现状及对策摘要: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创业就成了一个各界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自然而然地,职业生涯的取向就会有所不同。就现状来说,现在的大学生主要是分为两种人一种是一毕业就找工作,不管工作的好坏,等有了好工作时再跳槽。而另外一种则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是工资太低,因此继续进修学习修得博士或是硕士之类的再找工作。由于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选择创业,这里就不作分析。关键字:职业生涯,职业,学习,现状,取向,对策,价值。正文:一:调查部分(一)、调研对象和和范围与依据。我们对了华南农业大学和海洋大学及韩师学院做了调查,但主要是通过委托外校的朋友在学校里对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进行调查。做

2、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我们都在汕大,对汕大有所了解,而我们对于外面的大学不怎么了解。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班的同学有好一些都在学校之内做了调查。因此,为了不加大同学们的工作量,所以选择对外校进行调查。(二)、调查后发现的结果。在华南农业大学内做调查时,有接近一半的参与者对于职业生涯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对于自己的取向也有了一定的定位。很可惜就是还有接近三成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职业生涯与自己的取向,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迷茫性。在韩师学院进行调查时,情况也不怎么好,由于是师范学院,有六成左右的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有一定的规划,定位都基本有了。可惜的是,还有大约三成的人对于自己的取向没什么定位

3、,尽管知道自己以后的职业。剩下的那些学生就是只知道现在学习就没错的,剩下的事情没什么值得考虑。大概情况就是这样。在海洋大学的调查收获比较大,首先是对职业生涯的了解上,学生有约八成是了解的,而不了解的绝大多数是大一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上,他们考虑到了自己的劣势,做了一定的规划与取向,值得一提的是,这八成学生中其实有一些学生还是不怎么知道要怎样去实现自己的规划。剩下的学生就是吗每天都过得不怎样,有点迷惘,对很多事都不感兴趣。(三)、调查后的感想与推理毋庸置疑的是:大一大二学生很多都是不了解职业生涯这一概念,虽然对于自己的以后的职业有一定的了解且做好了一些准备,但其实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来说是没

4、什么帮助的。也就是说对职业生涯的考虑不足,很难作出有用的应对措置。由此可以推出我们学校的学生估计情况跟华南农业大学差不多,有一些大三大四学生虽然已经有了工作,甚至在企业里工作,很多的毕业生其实都是没有什么职业生涯规划,只是按部就班,有工作做就行。值得欣慰的是:有些学生是先找一份普通的工作,以后再找到更好的就再换工作,早就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二:职业价值观取向现在的毕业生职业价值观取向相比几十年前很不同。现代的职业者存在以下问题1、 普遍拥有技能证书,但工作实习经验不足。技能证书是国家或者相关机构对于个人某方面技术、能力的认证,拥有技能证书往往对于个人的求职有相当大的作用。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

5、在校大学生普遍拥有1 张以上的技能证书(95.2)。大学生认为有用的技能证书依次是外语等级证书、职称证书(会计类、经济类)、计算机等级证书;与此相对的是,在校大学生比较缺乏工作实习经历,有超过六成(60.7)的被调查大学生没有工作实习经历。即使排除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没有工作实习经历的大学生比例也是偏高的。这种偏重考取各类技能证书而轻视工作实践的做法会对大学生日后的工作、就业或创业带来负面影响,必须引起重视。2、 工作意愿较强,对择业面临的困难有理性的认识。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工作意愿,有近七成(69.8)的被调查大学生选择在毕业后马上参加工作。而在选择不马上工作的大学生中,有一半以

6、上(58.5)是因为想继续读书,提升学历或技能,也有一部分(22.6)是因为想出国留学或者在国外工作,而只有极少部分(3.8)是因为家庭条件好而选择不马上工作。对于择业所面临的困难的认识,有超过一半(51.2)的大学生认为最大的困难是社交能力不强和缺少社会关系,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最大的困难是毕业学校名气不大、学历和专业不够好,这也表现出大学生对于自身以及就读学校和专业对未来就业的影响有着理性的认识。3、 就业信心较强,对收入的预期较高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比较强,有超过六成(60.1)的被调查大学生对自己今后就业有信心或者非常有信心。而对自己工作后首月的收入(扣除三金后),大学生表现出

7、比较高的预期,有四成二(42)的被调查大学生对首月收入的预期在3000 元以上,其中有一成多(11.1)的被调查大学生的预期在5000 元以上,另有近五成(48.9)的被调查大学生的预期在1500 到3000 元;与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前几年发布的毕业生平均薪酬相比,此次调查显示的大学生对于首月收入的预期是比较高的。4、 择业标准呈现多元化,外资公司、国家政府机关是首选单位,普遍认可职前培训的必要性此次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的择业标准主要有四个,依次是发展空间大、薪水高、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稳定。与前三年的同类调查数据相比,闸北大学生的择业标准由少到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对于毕业以后工

8、作单位的选择,在校大学生比较偏爱外资公司(44.6)和国家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36.9),对于进入民营企业、从事蓝领技术工种或者自由职业的热情则相对小很多。此外,大学生普遍认为职前培训是必要的, 他们最希望参加的培训内容是面试技巧、人际关系处理、就业形势分析,而他们现在最希望得到的服务是社会实践、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岗位推荐,这也表现出在校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外,为日后工作做准备的各种需求比较强烈。5、 创业意愿仍不够强烈,创业行业范围不广,对创业政策了解不多。创业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意愿有所欠缺,仅有三成多(30.2)的大学生有创业的意愿,在有创业意愿

9、的大学生中,对于创业行业的认识稍有不足,范围比较狭窄,仅仅局限在创意产业、零售业和IT 行业;对于创业的条件和困难,他们的认识则比较深刻,缺乏资金、缺乏社会关系、没有专业技能、担心风险问题、没有合适创业项目都是大学生眼中阻碍他们创业的困难,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校大学生逐渐认识到了创业门槛逐步提高的趋势;正是因为对创业的困难有足够的认识,大学生希望政府对他们创业提供帮助,他们主要希望得到资金、创业培训和开业指导、市场需求方面的服务和信息。此外,对于政府鼓励和支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在校大学生也了解不多,很了解这种优惠政策的大学生少之又少(3.2),大多数人(57.4)只是有一个

10、一般的印象,而也有很多(33.5)被调查大学生表示并不是他们不愿意了解这些政策,而是缺乏了解的渠道。三、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对策通过调查资料分析得出:现在的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还是朦朦胧胧,其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在校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没有一定的了解,因而不知道怎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就是说是宣传力度不足。其次,现代社会的教育风气不够好,没能培养出一些能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取向的学生,培养出来的只是会考试的学生,限制了学生对于自己的了解。第三,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如电脑更新,网游等束缚着大学生,限制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第四,现代社会的进步过快,文化的脚步跟不上经济,导致人才浪费。基于

11、这些问题,着眼于拓宽解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本人认为一方面要加大教育力度,培养能自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另一方面,要对现代的大学生有一定的正确的引导,使他们能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利用大学生使文化脚步赶上经济脚步,使社会更加协调发展。1、 加大教育力度,培育出能自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学生,而不是培养出只会考试的学生。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并多开展相关活动来增加学生的兴趣。2、 学校方面和学生组织应该多举行能吸引学生的活动,引导学生多走出宿舍,参加活动,增加他们对活动的热爱。从而让他们有动力去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的活动。同时给予学生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3、 政府方面,首先要加大对学生的文化熏陶,适当的放慢经济的步伐,加大文化的建设步伐。针对时代特征,实施一些可行的方案。参考文献:调研报告格式和模板。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训练组名:HERO*NEOS组员:陈伟安,徐冬梅,关子豪,吴舒,蔡卓伦,苏荣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