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汽车产业发展规划9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3756242 上传时间:2021-03-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汽车产业发展规划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汽车产业发展规划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汽车产业发展规划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汽车产业发展规划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汽车产业发展规划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汽车产业发展规划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汽车产业发展规划9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来源:首都之窗日期:2011-11-05目录一、当前面临的竞争形势和挑战(一)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变革(二)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由大转强的发展阶段(三)北京汽车工业面临的挑战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总体思路(三)发展目标三、重点工作(一)推进自主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抢占高点,打造国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三)面向国际,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四)营造氛围,推进汽车二三产业融合(五)合理规划,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六)全球布局,推动产业外向型发展四、保障措施(一)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和建设(二)制定并完善新能源汽车发展支持政策

2、(三)增强产业持续融资能力(四)拓展产品市场(五)促进人才集聚序言经过多年发展,北京汽车工业已成为拉动北京工业增长、带动城乡就业、推动工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力量。“十一五”期间,北京汽车产销、产值年均增速均超过20%。2010年,北京汽车工业实现产值近2000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5%,整体竞争力和对工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未来五年,是北京汽车工业夯实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阶段,是实现由追赶者向竞争者、由国内竞争向参与国际竞争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抓住机遇,推动北京汽车产业跻身于国际一流,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

3、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和国家及北京市汽车产业相关政策编制。规划年限为2011年至2015年。一、当前面临的竞争形势和挑战(一)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变革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突出表现为:跨国企业兼并重组加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际汽车产业加快向低成本国家转移;汽车出口市场差异化发展,美日韩等一类市场汽车进口标准趋严、俄巴印泰等二类市场提高汽车进口的本地化要求、亚非拉等三类市场需求空间仍较大等。据预测,2011年至2015年,全球汽车产量预计将保持增长,年均增速约为3%左右。(二)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由大转

4、强的发展阶段1、产业规模将持续快速增长。未来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汽车新一轮更换需求的到来,据预测,2015年国内汽车产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年均增速在10%左右。2、自主创新全面加快。“十一五”以来,国家和各大企业对自主开发更加重视,自主品牌企业得到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国内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提高。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突破传统汽车重点技术,“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技术水平将继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将明显增强。3、外向型发展趋势明显。“十一五”期间,一批国内汽车企业积极走出国门,通过国际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探索并实施全球资源重组,扩大了中国汽车

5、产业在全球的影响力。进入“十二五”,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各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意愿将更加强烈。加紧开拓海外市场,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将是大势所趋。4、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刺激消费的同时,也明确提出要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推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预计“十二五”期间,兼并重组将成为国内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征和手段。(三)北京汽车工业发展面临全新挑战国内的区域间竞争正在加剧。各地汽车项目相继启动,区域汽车产业间的竞争渐趋白热化。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力度加大。随着一批汽车扩能项目的开工,国家对汽车产能进行调控的预期逐步增强。外向型发展

6、面临着国内外竞争对手挤压。初期需面对国内企业同质化竞争,后期面临日、韩、德等国老牌企业封堵。此外,价格竞争优势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而逐步削弱。建设世界城市对汽车产业提出更高要求。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建设需要外向型的世界级产业作为支撑。北京汽车产业拥有外向型发展的基础,下一步需加快发展,融入全球汽车产业,丰富世界城市的内涵。同时,北京汽车产业仍需加快解决自主品牌轿车实力不强、零部件基础薄弱等内在问题。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抓住机遇,营造发展氛围,举全市之力,推动北京汽车产业高端化、全方位、外向型发展,使其成为北京工业和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将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汽车研发

7、制造城市,为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做出贡献。(二)总体思路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夯实产业基础,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加快产业调整升级。推进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展,巩固并扩大商用车竞争优势,提升合资合作水平,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强化本地配套能力,推动汽车二三产业融合,同时着眼全球,实现产业外向型发展,打造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三)发展目标2015年,北京汽车工业产值力争达到5600亿元。具体目标为:区域竞争地位稳步提高。2015年,北京汽车工业产值在国内省市和主要城市排名进入前列,努力带动并实现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成为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撑

8、作用进一步增强。2015年工业增加值率力争达到全市工业平均水平,对全市工业和首都经济的贡献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力争培育一个产值3000亿元以上跨国企业集团、三个千亿元以上整车企业、若干个百亿元零部件企业。北汽福田成长为世界级商用车企业。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在国内轿车市场占据一定份额。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应用规模国际领先。在整车集成及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领域具备国际一流水平。同时跟踪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其他技术产业化。资源利用率更高。规模以上工业耗能总量和新鲜水耗用总量分别控制在135万吨标煤和2500万立方米左右。三、重点工作(一)推进自主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紧建设和推进一批重

9、大项目,增强产业竞争力。1、 提升自主品牌整车产业实力。加快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推进北汽自主品牌2、 乘用车高端基地建设,塑造北京自主品牌中高端轿车形象。支持将北汽有限公司打造为3、 国内一流的越野车、军车、SUV产品生产基地。支持北京长安汽车公司建设成为长安汽4、 车在国内的中高端轿车和电动汽车研发制造基地,以及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的5、 生产基地。推动北汽福田公司一批重点项目尽快建成,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品结构,提6、 高盈利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汽车企业。2、增强零部件自主研发制造与配套能力。调动央企、市属国有企业积极性,发挥其资金、管理等优势和本市产业资源,在京

10、建设高端零部件基地,主动打造产业链。支持重点零部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提高在发动机、变速箱等动力总成系统,转向、减震与制动等底盘系统,电子电控等三大关键零部件系统领域的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围绕整车企业,在东北、东南、西南等区域打造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推动北汽动力总成基地、福田发动机、长安动力总成等项目建设,提高本地动力总成系统配套能力。吸引一批央企在京布局制动、转向等底盘系统产业。立足高端,统筹资源,充分利用本市电子信息、装备、软件等优势产业基础,加强国际合作,强化关联产业协同效应,迅速壮大车载电子设备产业。重点突破功能性汽车电子产品,加速提升汽车电子产业竞争力。(二

11、)抢占高点,打造国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与在京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引入国际一流先进技术,高水平、多技术路线地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建设电动汽车全绿色产业链。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整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兼顾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密切跟踪燃料电池及其他先进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将北京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电动汽车研发制造中心。掌控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关键技术。加大研发投入,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方式,重点突破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抢占技术高点。完善产业链建设。推动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建设电动汽车生产线。促进合资整车企

12、业明确在京电动汽车发展规划,加快关键技术本地化。以整车企业为龙头,培育动力电池、电机、电动助力转向、电动助力制动、电动空调等关键零部件及电池隔膜等上下游产品在京形成产业链,带动充电设备、检测设备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到2015年,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电机等研发制造企业。创新电动汽车示范运营模式。探索电动汽车整车租赁、电池租赁等多种商业运营模式,建立电动汽车租赁服务、电池梯级利用与回收再利用体系,形成一批电动汽车服务企业和专业化电池回收企业。在公交、公务、公安、环卫、出租、邮政、物流等领域扩大示范运行,逐步推广私人购买电动汽车,使北京成为国内外在用电动汽车最多的城市。同时,统筹规划,科

13、学确定充电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布局,完善标准制定,集中力量开展充电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产业协调发展。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为电动汽车充电,使绿色能源贯穿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全过程。促进电池的梯级利用,通过增加电池储能、电池回收等产业链环节,分摊电动汽车电池成本。(三)面向国际,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1、不断提升合资合作水平。促进福田戴姆勒项目成立合资公司并尽快投入运营,提高产品竞争力,抢占国内外市场。支持北京奔驰公司引入新车型,进一步提升零部件本地化率,充分发挥奔驰品牌优势,拓展国内外市场,成为国内高端乘用车品牌标杆企业和德国奔驰海外重要的乘用车与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推

14、动北京现代公司三工厂建设,扩充产品线,推进深度本地化,保持并提高市场竞争力,力争进入轿车企业第一阵营。适时引进其他有竞争力的国际汽车企业在京发展。2、建设面向全球供应的高端零部件产业体系。支持德国奔驰等在京建设面向全球市场的发动机等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推动重点企业适时开展国际并购,统筹利用国际资源,在京建设国际性汽车零部件公司总部、高端零部件产业基地和全球研发中心,进一步提升本地研发制造水平及配套能力,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形成国际竞争力。(四)营造氛围,推进汽车二三产业融合利用本市在汽车等相关产业形成的环境和市场优势,提高北京作为重点汽车企业集团总部的控制力、影响力,吸引跨国汽车企业总部、研发

15、机构落户北京,建设国际性汽车总部、研发、服务贸易中心,提升世界级城市的品牌形象。发挥首都在政策制定、产品研发、标准修订、检测认证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在京建设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契机,大力发展汽车研发、设计等生产服务业,带动本市汽车销售、服务、物流等领域企业的发展,推动汽车有形市场、汽车超市等新型销售模式的发展,支持企业建立汽车金融公司。营造汽车文化氛围,努力提升汽车交易、汽车展会、汽车赛事、汽车媒体等领域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跟踪并促进车联网发展,在商用车应用领域率先突破。(五)合理规划,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统筹空间资源,强化手段,加强产业布局的主动性,严格土地集约利用,在北部、东北部、东南部、西南部等地区,优化整车布局,建设新能源汽车、高端零部件、专用车等特色产业基地,并充分发挥北京的地域优势,带动周边省市地区的协调发展,成为环渤海区域汽车产业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