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南片)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9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3756237 上传时间:2021-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南片)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9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 质量 B. 速度 C. 路程 D. 时间2. 在国际单位制中,物理量的单位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下列各组物理量的单位中全部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A. 米(m)、秒(s) B. 牛(N)、秒(s) C. 千克(kg)、米秒(ms) D. 米(m)、米秒(ms)3. 如图所示为某列车车厢内可实时显示相关信息的显示屏的照片,图中甲、乙两处的数据分

2、别表示了两个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平均速度 B. 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瞬时速度 C. 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平均速度 D. 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瞬时速度4.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才有惯性 B.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C. 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D. 两个物体只要速度相同,惯性就一定相同5. 如图所示,一匹马拉着车在公路上加速前进。关于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马车加速前进,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B. 只有马车匀速前进,马拉车的力才等于车拉马的力 C.

3、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始终相等 D. 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6.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C. 质量大的物体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 D.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7. 如图所示,李欣用手拉着小车静止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为F,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为N,则A. F=,N=mgB. F=mg,N=C. F=,N=mgD. F=mg,N=8. 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

4、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B. 乙图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C. 丙图中,即将被踢起的足球一定不能被看作质点D. 丁图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9. 如图所示,一光滑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将木板由图示位置开始绕O点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在此过程中A. N始终增大,N始终增大B. N始终减小,N始终减小C. N先增大后减小,N始终减小D. N始终减小,N先减小后增大10. 中国运动

5、员董栋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蹦床项目中获得冠军,成为中国蹦床项目的首位“大满贯”得主,如图所示为他在比赛中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空中上升和下落的过程中,董栋都做匀速运动 B. 在空中上升和下落的过程中,董栋都处于失重状态 C. 在与蹦床接触的过程中,董栋受到的重力发生变化 D. 在与蹦床接触的过程中,董栋受到的弹力始终大于重力11. 以10m/s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因故紧急关闭发动机,之后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减速滑行了一段距离,其加速度大小为2ms。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的第1 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是8ms B. 在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的第1 s内汽车

6、的位移大小是9m C. 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匀减速滑行的时间为10s D. 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匀减速滑行的距离为25m12. 如图所示,用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将静止在斜面底端的物体加速向上推,推到斜面中点时,撤去恒力F,之后物体恰好运动到斜面顶端并返回。已知物体从底端运动到顶端所需时间以及从顶端滑到底端所需时间相等,物体回到底端时速度大小为10ms,则A. 恒力F与物体所受摩擦力之比为2:1B. 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所受摩擦力之比为3:1C. 撤去恒力F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0msD. 物体在沿斜面上升过程与下滑过程中加速度相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

7、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3. 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4N和7N,则这两个力合力的可能值是 A. 3N B. 4N C. 11N D. 14N14.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此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 物体在第1 s内的加速度大小是8ms B. 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8ms C. 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是8m D. 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比后4s内的平均速度大15. 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有关部门规定:对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所携带的物品实施安全检查。如图所示为乘客在进入地铁站乘车前,将携带的物品放到以恒定速率

8、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使物品随传送带一起运动并通过检测仪接受检查时的情景。当乘客将携带的物品轻放在传送带上之后,关于物品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物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物品受到静摩擦力B. 由于物品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物品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C. 当物品受到摩擦力作用时,物品一定受到弹力作用D. 当物品受到摩擦力作用时,摩擦力方向与物品运动方向相同三、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1619题每空2分,20题每空1分,共20分)16. 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关系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理想实验。下列为相关实验内容:减小斜面2的倾角,小球沿斜面1滚下,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在斜面2上仍能达到释放时的高度

9、。将斜面1与斜面2对接,让一个静止的小球沿斜面1滚下,小球将滚上斜面2。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继续减小斜面2的倾角,直至使它成为水平,小球沿斜面1滚下,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 请根据伽利略的设计思想进行排序_(填写相应序号)。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把可靠的事实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揭示了力是_(选填“改变”、“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7. 刘刚通过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长度变化的关系,他应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_成正比。实验中刘刚在弹簧下端悬挂5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12cm,已知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且弹簧原长为10cm,则他所用弹

10、簧的劲度系数为_。18. 在做“探究共点力合成规律”的实验时,可以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再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之后只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使其伸长,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写相应序号)。同一次实验中O点的位置允许变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要正视弹簧秤刻度。实验中需要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和弹簧秤所施加拉力的方向。19. 张军在做“测定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他挑选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则

11、计数点C对应的瞬时速度为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0. 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时,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让重物通过轻绳拖动小车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小车质量用M表示,重物质量用m表示,加速度用a表示。(1)实验时需要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这样做是为了消除_的影响,使小车所受合外力F等于绳对小车的拉力。(2)实验中由于绳对小车的拉力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重物所受的重力,会给实验带来系统误差。为减小此误差,实验中要对小车质量M和重物质量m进行选取,以下四组数据中最合理的一组是_。(填写相应序号)M=200g,

12、m=40g、60g、80g、100g、120g、140gM=200g,m=30g、35g、40g、45g、50g、55g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M=400g,m=10g、15g、20g、25g、30g、35g(3)实验中某同学先保持重物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测出了相应的加速度a。为便于得到a与M的关系,他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你建议他做a与_的图像。(4)甲、乙两同学用同一种方法做实验,即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改变重物质量m,测出了相应的加速度a。正确操作后,他们根据各自测得的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2所示的aF图像。他们得到图像不同,其原因是他们选取的

13、_不同,但他们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此结论是:_。四、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35分。解答时应画出必要的受力图,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原始方程。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1. (6分)一个小球自距地面5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小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取g=10ms2。求: (1)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小球刚接触地面时的速度。22. (8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115N的木箱。现用与水平方向夹角=37斜向上的力F拉木箱,使木箱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已知F=25N,sin37=0.6,cos37=0.8。(1)画出木箱受力

14、的示意图;(2)求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大小;(3)求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3. (10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牵引力F=28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m/s。 (1)第一次试飞时,飞行器飞行t=8s时到达高度h=64m。求飞行器所受阻力f的大小; (2)第二次试飞时,飞行器飞行t=6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牵引力。求此次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24. (11分)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一块木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其质量M=2.0kg。质量m=1.0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的最右端。现对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木板与小物块发生相对滑动。已知F=6N,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0,g取10m/s。(1)求木板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2)在F作用1s后将其撤去,为使小物块不脱离木板,木板至少多长?【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错选,多选不得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ADCDDADBBC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选对但不全者得2分,错选,不选者不得分)题号131415答案ABCBCCD三、填空题(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