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心开始 (2)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73748458 上传时间:2021-03-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沟通从心开始 (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沟通从心开始 (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沟通从心开始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沟通从心开始 (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沟通从心开始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呼唤着教育的革新,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这对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都面临着新的考验。为了使孩子们摆脱错误思想的影响,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多跟他们进行精神沟通,促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健康成长,已显得极为重要。一、 精神沟通是父母教育好孩子的前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责任重大,要想孩子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远大理想,自觉努力学习,将来有所作为,就必须多花时间同其沟通,让良好的素质植根于孩子的思想中。一些父母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他们以采用物质刺激的方法,把孩子的学习与经济挂钩,试图以物质赐予激励孩子积极上进,勤奋好学。在平时与学生的交谈中了

2、解,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考试成绩达到满分的奖励少则10元,多则50、100元不等。甚至以买孩子最想得到的东西为诱饵,我班上(08届六年级)就有一位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在周记中写道:为了爷爷的手机、为了爸爸的5000千元钱、为了妈妈的手提电脑我必须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实验中学。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不但未能促使孩子正真认识到学习文化知识是为了陶冶情操,增长才干,以便将来创造财富,服务社会。相反地,让一些孩子由此滋生了虚伪心理,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甚至弄虚作假地“提高”卷面成绩,以赢得父母的丰厚奖励。也有这样的一些家长,一年到头走南闯北,忙于生意,忙于出差,无暇与孩子沟通,了解其内心世界,也无暇检查其作业,督

3、促其学习,甚至连家长会也抽不出时间参加。但每逢“六一”节、孩子的生日,他们却能从百忙中抽出时间陪孩子到公园玩,到商场大购物。家长以为这样做,可以给孩子一些补偿,以为孩子就什么都不缺了,就会安分守己,专心学习。其实精神沟通远比物质赐予重要,这点连天真无邪的孩子都知道。无数活生生的事实已经证明,凡能了解孩子们内心精神世界,能及时抓住孩子的思想脉搏,做好精神沟通工作,孩子的精神面貌就佳,积极向上的愿望就强,学习自觉性就高,思想品质就好,就能健康地成长。相反,让孩子在不健康的环境中生活,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大,学习成绩与思想品质也往往不尽人意。所以,做父母的应多找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多与他们沟通,及时排除

4、他们的思想障碍,及时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把好的发扬光大,把坏的尽早摒除,才能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因为“任何的成功都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二、 精神沟通是联结师生情谊的纽带,是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主要活动对象是学生,其职责是教书和育人,也就是说,教师既要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向学生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是,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常常有这样的一些情况,有的教师知识渊博,口才雄辩,但学生的成绩却不尽人意,原因何在?这跟教与学双方未能很好地配合有密切关系。单有教师本身深厚扎实的专业

5、知识是远远不够,还须学生好学。假如学生不主动接受、吸收知识,老师再高明也是于事无补的。要让学生,这就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对立敌视呢还是融洽合作?若教师不善于和学生建立真诚合作的关系,师生之间存在着情感的隔阂,教与学不能协调配合,结果只能使教学工作事倍功半。若教师与学生能精神沟通,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老师,同时教师也自己的学生,教与学之间建立起民主、和谐、平等的关系,学生自然就会自觉、主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学任务也就顺利完成,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感慨自己虽不止十次、二十次第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但效果甚微,有对牛弹琴之感,甚至感叹现在的学生不可思议,自己的所作所为分明是他们着想,但换

6、来的是学生的反叛,工作做得越多,师生关系越紧张。这又是什么原因?可以这样说,其中缺少的正是师生之间的沟通。这样的教师虽多次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但未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学习目的、情感爱好等。师生之间在感情方面缺乏双向沟通,教师教的是“矢不中的”,学生不能理解教师良苦用心,怎么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接受女教师的批评、建议呢?所以,教师应多些了解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老师是他的良师益友,老师所做的而一切都是为他着想。如能这样,学生就会诚恳地接受老师的而教育,自觉地纠正自身的缺点,从而安下心来认真学习,达到提高成绩完善自己的而目的。还有这样的情况:有的老师对听话的、爱学习的学生总格外喜爱,对常犯

7、错误、学习成绩差的而学生则厌恶,甚至对其失去信心,放之任之。像这样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得到的效果简直如登天之难。当然,我们应当承认,教师也是人,又是也难免摆脱不了对好学生加倍宠爱,对坏学生深感厌恶;但我们更应明白,教师又是人是,其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因此,若一贯都采取偏爱的态度对待学生,那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当这部分差生看到老师总把荣誉送给其他学生,对自己则冷眼相对,视若仇敌,他们的心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创伤,不满的情绪随之而生,这时,就会倚烂卖烂、破罐破摔,变本加厉,造成更坏的恶果。因此,对这样的而学生,教师虽不能单有恨铁不成钢纸感,更应该有惜琢成玉之心,只要能把握好时机,心平气和地向他们进行沟通,多了解其家庭、社会背景,及其思想愿望,多了解他们的苦衷,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爱之以诚,他们就会感到老师并没有瞧不起他们,对他们也同样充满爱和希望。这样师生之间的鸿沟就会消失,老师的爱熔化了孩子们身上的杂质,“烂铁”也终有一日会变成“钢”的。由此,无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还是家长与孩子之间,进行精神方面的双向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面对的被教育者不但有物质方面的而需要,更需要精神方面的支持和理解。沟通从心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