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与冷却说课稿3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3748445 上传时间:2021-03-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热与冷却说课稿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加热与冷却说课稿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加热与冷却说课稿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热与冷却说课稿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热与冷却说课稿3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热与冷却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中的第三课加热与冷却。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学法及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具体展开。 首先说教材: 加热与冷却是在学习了冷热与温度,热的传递的基础上所开展的新的一课。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教学内容:即加热与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和对物体体积的影响。本课重点研究对体积的影响。即:热胀冷缩。最后结合生活实际,拓展应用,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 加热和冷却是学生常见、熟悉的现象,具有很多的感性认识,也有很强的研究兴趣。另外,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

2、法。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锻炼学生模仿实验、设计实验、亲自动手实验以及根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的科学素养。 依据上述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物体受热或受冷后会发生形状、体积和其他方面的一些变化 2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知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应用。 4知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史。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感官进行实验、操作、推理认识自然事物变化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

3、活。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把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产生变化作为教学重点。 把发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作为教学难点。教学准备:一堂课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做了如下准备工作:教师:课件材料、已做好的蜡画、蜡烛、火柴、酒精灯、寒暑表、体温计、乒乓球、热水、烧杯等学生: 蜡烛、纸、火柴、酒精灯、空易拉罐、木筷、厚棉布、固体体胀器、玻璃瓶、中间插有细管的橡皮塞、红墨水、塑料瓶、气球、水槽、热水、冷水等。说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法确定如下:从教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了“探究-研讨”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对实验进行

4、观察、研讨、推论、验证,以及进一步寻找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产生什么样的变化,从而让学生学会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还同时运用了任务驱动、激趣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从学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用实验研究物体的 加热和冷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充分发挥他们的动手、动脑、动眼功能,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 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计的理念是将学生定位于观察者和科学探究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进行猜一猜、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说

5、一说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思维分析、动手实践、有序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请同学们欣赏几幅老师做的画。(实物展示)然后我会提一些列的问题:好看吗?用什么做的?知道怎么做的吗?你们想做吗?通过展示蜡画,引出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活跃的课堂气氛,自然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二) 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实验一: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1、做蜡画每个同学都亲自制作自己喜欢的蜡画。与此同时,我会播放背景音乐,当音乐停,时间到。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蜡烛从始至终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会发生和蜡烛相似的变化。以此来

6、加深加热与冷却会对物体的形态产生影响。接下来,我会用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干冰,讲解加热和冷却不只对固态和液态产生影响,而且会对气态产生影响。这样就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诠释了加热与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以此来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这个环节是第一个动手探究活动,教材只是要求学生观察蜡烛受热和冷却后发生什么变化,比较单调,修改为自制蜡画,思考制作蜡画的过程中隐藏着什么科学知识。这个设计既让学生们对蜡烛受热、冷却有了亲身的感受,而且还暗示孩子们: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就隐藏在很多的科学知识,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你就能够发现。 实验二、加热和冷却对物体体积产生影响。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决定先从现象明显

7、的液体入手,再研究借助物体来判断热胀冷缩的固体,最后是完全借助材料研究的气体。 (1) 液体的热胀冷缩首先实物出示装有蓝墨水的小瓶,然后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把小瓶放入热水中加热,吸管中的液面可能会有怎样的变化呢?然后演示实验证明同学们的猜测。然后请同学们分析为什么吸管中液面会上升?最后得出结论:蓝墨水受热体积膨胀了。同样的方法证明:蓝墨水受冷体积收缩了。进而得出结论:蓝墨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在此时下结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似乎有点仓促,不符合科学的严谨性。所以之后呈现酱油、酒精和醋来让同学们分组实验来证明它们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最后总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这样做既可以合理利用

8、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让同学们体会到分工合作,交流分享的重要性。另外此处的实验还为了让同学们模仿实验,为后面自主设计研究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奠定基础。 (2) 固体热胀冷缩首先我会实物出示一个铜球,然后让同学们猜一猜把铜球加热,它的体积会膨胀吗?同学们很可能会说:会膨胀。我会追问:你能用肉眼观察到铜球的变化吗?然后我会出示铁圈, 再利用铁圈来验证铜球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这个实验比较经典,但是很危险,作为演示实验既能有效地进行提问,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又能控制实验的时间,在加热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交流,直观而形象,先出示铁球,再呈现铁圈,为学生的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借助材料的实验做思维铺垫。(

9、3) 气体的热胀冷缩 首先我会用大屏幕呈现准备好的一些实验材料。如:玻璃瓶、带吸管的胶塞、气球、针管、瘪的乒乓球、带盖的饮料瓶等。接下来请小组讨论,根据所需选取适当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空气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然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选择相应的实验材料进行试验。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空气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这个教学环节是在学生们观察实验、模拟实验基础上的一个升华。通过所给的材料,经过思考、讨论、分析,最终做到自主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这是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的尝试,真正做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以上三组实验完成以后,此时我会总结

10、:通过以上三组实验我们知道,液体、气体和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此时设疑,并举出反例:水在低于4时,体积逐渐变大,最后变成体积更大的冰。以此来告诉学生们科学的严谨性。 (三) 总结拓展,学以致用 提问: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回忆所学并进行总结。最后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解释一下以下现象: 1、在夏天的时候,自行车车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 2、夏天架设电线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绷得太紧? 3、铁道预留缝隙又是为什么? 让同学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达到学以致用,并激发学生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目的。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简要说明,浅谈了我的做法和意图。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