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旱地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73465077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旱地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旱地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旱地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旱地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旱地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随着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人口的增长和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 , 农田土壤质量恶化和耕地被占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 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 , 需要对耕作、施肥以及灌溉模式进行调整 , 实现粮食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有研究指出 , 有机肥与生物炭不仅能替代化肥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 , 提高粮食产量 , 而且对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因此 ,研究有机肥与生物炭对我国黄土塬区小麦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 阐释有机肥与生物炭在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改良和作物产量提高方面的潜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在陕西长武地

2、区 , 以冬小麦品种长旱 58 为材料 , 设置有机肥、生物炭、补充灌溉等耕作模式 ,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 , 对不同耕作模式对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含水量、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要素以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得到以下结论 :1 、补充灌溉提高了小麦开花期和收获期的土壤含水量 , 开花期 0-100 cm 土层含水量变化较为明显 , 其中孕穗期灌水(W2)和拔节期 +孕穗期灌水 (W3)略高于拔节期灌水 (W1); 收获期 W3各土层含水量均高于其他处理 , 尤其在 50-200 cm 土层最为明显。施用生物炭降低了收获期 50-10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

3、 , 不同用量间无明显差异 ; 而施用生物炭 4995 kg/ha(C2) 提高了收获期 0-5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 在复合耕作模式下 , 施用有机肥 (T3) 增加了越冬期和返青期土壤表层 (0-40 cm) 的土壤含水量 ; 而施用有机肥 (T3) 、生物炭 (T4) 与生育期 3 次灌水 (T2), 三个处理间在 50-10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没有明显差异 , 说明有机肥和生物炭具有良好的保水作用。 2、施用有机肥对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 (WUE)没有明显地影响 ; 而补充灌溉降低了小麦的 WUE,其中 W2处理下 WUE显著降低 ; 施用生物炭提高了小麦的 WUE,C2处理下小

4、麦的 WUE显著提高 ; 复合耕作模式下 , 施用有机肥和生物炭均提高了小麦的WUE,而 T4 处理下差异更为显著。说明有机肥和生物炭具有一定的节水作用。 3、单独施用有机肥在本年度对小麦产量没有明显影响 ; 而补水灌溉本年度降低了小麦的产量 , 其中 W2处理下小麦产量显著降低 ; 与秸秆还田相比 , 施用生物炭后小麦产量提高 ( 分别提高了5.8-21.0%),其中 C2 处理下小麦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复合耕作模式下 ,T2 、T3、T4 处理下小麦产量均有所提高, 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本年度的实验说明有机肥和生物炭的施用可提高小麦产量, 其中生物炭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4、施用有机

5、肥明显提高了小麦的穗粒数, 而对小麦的穗数和千粒重没有明显影响; 本年度补水灌溉降低了小麦的穗数和千粒重, 而穗粒数在 W1处理下显著增加 ; 生物炭明显提高了小麦的穗数和穗粒数, 而千粒重有所减少 ; 复合耕作模式下 ,T3 、T4 处理下小麦的穗数和穗粒数增加, 而千粒重在 T3 处理下减少。说明有机肥和生物炭可能通过增加小麦的穗粒数来提高小麦产量。综上所述 ,有机肥、生物炭的施用和补充灌溉均对土壤含水量有一定的影响。但施用一年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效果不显著, 并且试验当年试验地区出现罕见的恶劣天气 , 主要包括开花期遭受严重霜冻、灌浆期遭遇特大冰雹灾害、收获期连续强降雨 , 对试验产生一定影响 , 部分试验结果出现偏差 , 以及试验缺少纵向比较 , 因此还需通过连续施用对其作用进一步研究。气 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