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土木工程省教学成果(改)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73464519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土木工程省教学成果(改)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2年土木工程省教学成果(改)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2年土木工程省教学成果(改)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2年土木工程省教学成果(改)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2年土木工程省教学成果(改)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土木工程省教学成果(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土木工程省教学成果(改)(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 申 请 书 成果完成学校 西京学院 成果完成人 任芳 罗相杰 李建峰 马斌 张海龙 成 果 名 称民办本科院校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申请等级 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成果科类 工学08 申 请 时 间 2012 年 11 月 陕西省教育厅 制一、成果简介成果曾获奖励情 况获奖时间获奖种类获奖等级奖金数额(元)授奖部门成果起止时 间起始: 年 月 完成: 年 月 主题词土木工程;技术人才;多元化考核;校企结合成果内容概述民办本科院校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主要以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为依托,突出民办院校工科人才培养特点,将多元化考核融

2、入人才培养过程,校企结合培养全人格发展、适应社会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成果主要内容:(1)探索并构建了一套目标定位准确、课程体系合理、实践教学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培养特色鲜明、经济高效实用的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培养目标,结合行业市场需求和我院专业实际情况,建立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技术体系,制定可行的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2)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组和调整,建立了科学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加强了课程建设,编写出版一批适合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优秀教材,突出实用性和行业性,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同时,建设了校级

3、精品课程35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平台,建成土木工程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省级教学团队、建筑工程实验中心、土木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加强了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教学师资,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开放建筑工程实验中心为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的共享平台,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大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借鉴“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4)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

4、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科学合理,使“双师型”教师人数达到教师总人数的30%,培养省级教学名师12名、校级教学名师35名,建设土木工程专业省级教学团队。建立健全了促进教师专心教书、学生刻苦学习的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专业综合改革、有利于教师静心教书和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管理办法和评价体系,科学、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5)教学成果改革与实践建设形成了土木工程专业“51”民办本科院校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即一个省级特色专业、一个省级教学团队、一个省级工程实验中心、一个省级创新实验区、一个省级校企合作平台及一个完善组织制度保证体系。二、成果内容成果内容包括:(一)、基

5、本内容1、准确定位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探索并构建一套目标定位准确、课程体系合理、实践教学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培养特色鲜明、经济高效实用的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使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职业素质过硬、创新意识明显的鲜明特色。2、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建筑工程行业的市场需求和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技术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积极探索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自主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3、按照

6、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技术体系,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内容进行更新、充实和完善,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对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和调整,建立科学合理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编写出版一批适合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优秀教材,突出实用性和行业性,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三年内,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校级精品课程35门。4、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教学师资,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开放实验室,增加综合性、设计性、自选性和协作性实验,完成建筑工程实验中心(为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室、校内实习基

7、地和实践教学的共享平台)的扩建、充实和完善工作,把该中心建设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科)。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科学合理,使“双师型”教师人数达到教师总人数的30%,培养省级教学名师12名、校级教学名师35名,把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省级教学团队。6、深化教学管理改革,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将教学的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促进教师专心教书、学生刻苦学习的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有利于教师静心教书和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管理办法和评价体系,制修订科学、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7、加强土木工程专

8、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借鉴“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成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把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成西京学院重点、名牌、特色专业。(二)、创新点1、构建一套校企联合办学、工学结合,目标定位准确、课程体系合理、实践教学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培养特色鲜明、经济高效实用的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对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和调整,建立科学合理适合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同时改革教学方式、教学体系、教学管理及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

9、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导型向学生主动型转变;3、注重工程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等途径,把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4、突出民办院校工科人才培养特点,将多元化考核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校企结合培养全人格发展、适应社会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三)、成果应用情况教学成果改革与实践建设形成了土木工程专业一个省级特色专业、一个省级教学团队、一个省级工程实验中心、一个省级创新实验区、一个省级校企合作平台及一个完善组织制度保证体系的“51”民办本科院校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

10、系。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校企合作平台省级工程实验中心省级创新实验区省级教学团队完善组织制度保障体系图1 民办本科院校“51”人才培养体系1、土木工程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成果及应用(附件1)该建设成果确定了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架、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的组成。体现专业特色,培养应用性人才,实现四个培养目标(1)体现本专业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和专业课教学特色;增强工程实践环节的融入,保障学生与工程实际的密切接触;保障教学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校企结合与产学研结合的特色。(2)加强土木专业发展趋势及土木人才供求关系的研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加强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多、应用能

11、力强、职业素质硬、创新意识广四方面要求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土木专业必需的职业技能,实现毕业就上岗。制定课程规划,改革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1)深入研究每门拟设课程的设置目的,以及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学习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的构建课程体系。(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注重所授课程与实际工程实践环节的结合,将工程设计流程与日常教学相融合,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3)着力开展重点课程与精品课程建设,拟用3年时间,完成5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已完成一门省级精品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以此带动其它课程建设,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整体教学水平。(4)以提

12、高综合素质为基础,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优化教学内容,整合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形成实践性强、先进技术含量高的课程体系。推进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根据现有师资状况,通过三年的努力建设,师资结构达到如下水平:表1 师资结构三年计划目标项目数量或比例专任教师总数45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2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80%具有中级职称或高级技工证书的专职实验实训人员50%兼职教师35推进实验室改革建设,提供实训基地 (1)对实验室进行扩容完

13、善,实现实验室建设目标的系统性、配套性、全面性。(2)积极借用公办知名院校的师资力量全程参与实验室建设,制定科研课题,进行科研交流以实现多赢。(3)在生产实践中寻求科研课题,结合工程实例制定实验命题和实验指导书,为学生提供实践培训基地,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教学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完成课堂实践、生产模拟实践、生产一线实践三个阶段的学习实践任务,实现以下目标:(1)科学制定自主式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和实施方案,实现教学目标内容规范、教学合理和评价方法科学。(2)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变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

14、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各环节的过程和质量控制。2、土木工程专业省教学团队建设成果及应用(附件2)西京学院工程技术系土木工程专业拥有一支教学水平较高、科研水平较强的师资队伍,其中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80,省级教学名师1名(蒋红英教授获2010年度陕西省教学名师)。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承担二十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相关课程的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近年来专职教师在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为了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教学水平、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专业建设水平,我们从土木工程专业教师中抽出精英组建了19人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团队承担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原理与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工程测量、土木工程制图、建设工程法规等。团队人员构成: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共有19人,其中学术带头人3名。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职称8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高级工程师1人),中级职称7人(讲师6人、工程师1人),初级职称4人;学历结构方面,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14人,占团队教师人数的74%,其中博士6人,硕士8人,学士5人;年龄结构方面,60-66年龄段1人,49-60年龄段7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