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冬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3446841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冬校本教研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1冬校本教研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1冬校本教研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1冬校本教研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1冬校本教研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冬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冬校本教研工作计划(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冬学段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紧紧围绕课程改革,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校本教研管理水平和校本教研质量,探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二、总体目标: 以新课改为导向,使教师们领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或困惑,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致力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使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纵深发展,凸显个体价值,倡导团体合作,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校本教研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

2、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校研、反思交流”等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 集体备课:主备教师要提前几天把主备教案发到组内教师手中,副备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案,并提出修改意见,作为一度调整方案用红笔注上。在集中时讨论交流,进一步完善教案,经过大家讨论形成的共识作为二度调整;上完课后写出教后反思作为三度调整。反思交流:通过前一阶段组内讨论形成的教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进行反思交流,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主题教研:以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为研究内容,确立一个教研主题进行研究,组内每人至少围绕主题选择主备单元中的重点内容上一节公开课

3、,通过说课、听课、评课、反思、 教学论坛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谈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广益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理论学习:围绕教学主题组内教师还不明白,这时候需要理论指导。理论学习做到组内学习与自己自学相结合,通过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四、主要工作措施: 1、本学期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是挖掘课程资源、促进有效学习。 2、各教研组要围绕校本教研主要形式积极开展活动,落实好集体备课、反思交流、主题教研、理论学习的四项活动,在活动时把集体备课与反思交流活动结合起来,主题教研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每次教研活动,相应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动、共同进步。教师要树立品牌意识

4、,人人上一节最佳课活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勇于展示自己。 3 、以中心校为龙头,以主题研究为载体 ,根据年级科目的特点,从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问题来确定教学4、通过教学观摩、专家讲座、名师教学示范、案例分析、谈心得体会等活动为教师搭建参与教研的平台 5、鼓励“闲聊式”教研方式,提倡同伴互助风气。同事间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就某个教学问题或教育现象,进行闲谈,发表评论,并努力获取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另外,就个别教师工作中碰到的难题,提倡同伴积极协助,共同解决。 6、由于校内资源有限,仅凭校内力量不可能完全解决学校、教师在教研中所遇到的问题,必须有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为此我们将开展“土洋结合”的专业

5、引领活动来培植一支过硬的队伍。“洋”即邀请专家、进修学校教研员、课改知名学校教师来做专题报告;“土”即每次公派出去参加研讨会教师回校后进行内外化,内化为知识为其他教师做专题讲座,外化为教学行为为教师开观摩课。 7、教师的成长需要有表演的舞台,锻炼的机会。不同教师各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思想,我们采取有效途径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一是师徒结对。通过结对,给双方明确任务和内容,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帮助他们更快地转换角色,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二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落实好骨干教师与教研组联系制度,骨干教师必须参加联系组的一切教研活动。为了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本学期学

6、校领导与教研组建立联系制度,要求班子成员每学期下教研组听课指导不得少于20次。三是领导听课制度,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听课,听推门课,及时指出教师的优缺点。 校本教研不是目的,而是在活动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养成反思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从而打造一支思想与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1年2月北城明德小学校本教研计划(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本学期遵照教研室的工作意见,继续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加大校本教研力度,拓展教研思路展开多种教研形式,重点解决学科具体问题,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教研思路:专业引领,同伴互动,自我反思。教研方式:以“六

7、定”模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定作课人、定交流、定反思。积极开展六步骤校本教研程序,即: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修改试教-观摩研讨-总结反思-再次执教。主要工作:1、积极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形成教研互动、资源共享,探索省时、高效快捷方便的教研新路子,提高教研效益,形成校本教研特色。通过研讨,形成“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特色。本学期每个教研组(即每个学科)选拔一名教师现场讲课,让全体教师反复观看、热烈研讨,可以通过找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面对面展开讨论。要将每次研讨专题和研讨过程记录清楚,做到不走过场,切实解决学科具体问题并切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课堂教学继续凸

8、显“三实”,即: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中,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强化三个“着眼于”和“三主一中心”的思想。即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发展、着眼于学生探索未知能力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积极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进一步开放课堂教学、组织合作学习,关注教与学的随机生成、重视学生的亲身感悟,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方向。3、鼓励集体备课。提倡同学科教师特别是新教材实验教师,要充分发挥“滚动教研”的方式,即:发挥上一个年级带下一个年级的龙头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以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减少教学

9、弯路。4、以教科研为龙头,带动新课程改革。本学期,我校准备每个教师承担一个课题,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学期初课题组要制定课题研究阶段工作计划,确定每个月的研究内容和具体措施。实验各阶段各课题组都要向学校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学期末学校将举办一次课题研究经验汇报交流会。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探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一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每位学科带头人负责指导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二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学科教学,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和参加义务劳动。三是以城乡学校交流为载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20032004年第一学期校本教研计划一、指导思

10、想以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与理念为导向,以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为重点,以制度建设和条件设施为保证,构建并完善我校培训的工作模式。二、主要内容和措施 1、 继续成立“教学合作组”,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会诊式的“临床研讨”。 结合本学期的“新秀杯”教学赛,在学校展开教学预赛,每位预赛的老师自定案例主题,根据所定的主题,根据所定的主题展开一个子课题的课堂教学。同时,我们在聘请专家讲座,指导的基础上,组建一个由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家长及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的教学合作小组,根据教师的案例主题进行客观而立体的“备听测评”的全程性研讨,并随机填写一份“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状态观测表,以检测教师的课堂教学,上完后

11、,执教老师填写上课的工作档案,由“自我构思探讨的案例内容教学合作组(专家)评议自我反思检测效果”几部分构成,以对比推动课堂教学。 2、创设“三格”分层培养运行机制。 我校本学期开始根据教师不同的学历、资力、年龄、和教师的实际能力,将实际分层培养、分类指导。 (1) 人格培养:就是对新毕业的师范生、转入学校的年轻教师进行的培养,使他们尽快成为合格教师,适应新的岗位。具体做法:一、引导他们作好角色转换,对他们进行加强工作责任的教育,进行组织能力的培训;二、狠抓常规教学。在备课与上课,作业与辅导,听课与评课等方面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三、师范结对。为新老师配备12名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老教师,在教学、班

12、主任、少先队工作等方面进行结帮带。 (2) 青年教师的“上格”培养。参加工作5年以上的年轻教师是最具潜力的群体,把他们培养好,将是学校的一笔财富。 a给青年教师树立榜样,宣传先进教师的事迹,充分发挥校内一批优秀教师的作用。b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开展各种教育活动。通过观摩、研讨、竞赛、评比等形式给他们创设展示自我的天地,搭建成长的舞台。学校本学期开展教学打比武“五个一”活动:“一篇教案设计,一节优秀课,一篇好的说课,一份课件设计,一份优秀案例”。 c创设有利条件,鼓励成长进步。如果有外出听课,外出培训等活动,学校将不吝惜资金,尽量安排相应的教师参加。 d针对性地指导。对于素质较高、能力强、思想上进

13、的年龄教师以及老教师,学校给予重点培养,使其尽量成为骨干。3、骨干教师的风格培养。学校要发展必须有一批具有现代化教育思想观念和风格特色的教师,以他们为龙头带动学校的发展。对骨干教师应鼓励支持他们冒尖,鼓励支持为领头雁,鼓励支持一马当先。措施:压担攻关,外学内培,学历深造。压担攻关:学校坚持科研为先导的发展策略,要求骨干教师勇于承担课题,学校则在各方面给予支持,为他们的研究工作创造条件。外学内培:支持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培训。要求外出培训学习的教师回到学校之后把自己学到的先进经验向全校教师做以汇报,汇报课的形式对全校教师进行辅导,使广大教师及时了解教育改革的发展形式和要求。学历深造:知

14、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为了是骨干教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鼓励他们进行学历进修学习赵庄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学多新的问题应运而生,面对这些问题,校本教研体现了它的实效性、针对性与灵活性,而实效性是校本教研的本质特征与生命,在指导教学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本学期,我校本着科研兴校,以科研促教研的原则,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目标,以促进每个学生发展为宗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如下:一、总体目标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中心,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师

15、素质,提高学生素质。二、 确定教研课题及研究重点围绕我镇总课题继续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本学期,镇总校制定的语文课题是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研究,数学课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活动有效性策略研究,我校围绕这个课题又制定出详细的教研计划,并力求要有实效性。三、 制定本学期校本教研的规划本学期,校本教研活动活动注重教师讲课、评课及组织教研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为提高教师讲课,我们力求每周都深入课堂听课,并开展校级公开课活动,然后组织评课,活动后要善于总结,写出心得体会。四、开展实效的校本教研活动(一)结合教学常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1)备课:本学期使用电子备课,组织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探索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在备课中力求突出重难点、解决策略、设计意图、课后反思。要求教师及时认真写反思,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努力向40分钟要质量。(2)讲课、评课:深入课堂听课,及时评课,从听课入手,努力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