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10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3442611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10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C)。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9,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2“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还有(C)。A后天的饮食因素B居住条件因素C后天的环境因素D教育因素3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D)。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4(B)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

2、涅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B)。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6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B)。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7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C)。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C)。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9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D)。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10问题是给定信息

3、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A)。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11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D)。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12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B)。A焦虑B强迫行为C强迫观念D强迫恐惧13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D)。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14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B)。A对象不同B概念不同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15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

4、个体(A)。A成就水平的测验B能力形成的测验C结构的测验D智力发展的测验16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B)。A爱好B忠诚C热爱D兴趣17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D),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ASB量表B斯坦福量表C韦克斯勒量表D比纳量表18(C)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A直接强化B外部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性强化19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的是(A)。A认知结构和态度B智力和学习环境C年龄和学习材料D学习目标和态度20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是(A)。A标志动作

5、并组织活动的进行B巩固与进一步概括动作表象C外部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D改变动作方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ABC)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反思过程D互动过程E管理过程2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ADE)。A专制型B开放型C说服型D放纵型E民主型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ABCD)。A强化B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C消退D惩罚E分化与泛化4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BDE)。A效果强化B直接强化C间接强化D替代性强

6、化E自我强化5以下代表人物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的有(CDE)。A桑代克B贾德C安德森D加特纳E吉克6陈述性知识又叫描述性知识,如(ABCD)。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7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即(BDE)。A动作的定向阶段B认知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D联结阶段E自动化阶段8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CDE)。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计划策略D监视策略E调节策略9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哪些方面人手?(BCD)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B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C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D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E结合具体学科,

7、教授思维方法10当教师进行说服时,应当只提出正面的材料的有(AC)。A低年级学生B高年级学生C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D培养长期稳定的态度时E说服对象原本有相反观点时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_强迫观念_是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2教师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_教学环境的设置_以及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3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_行为与结果_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4教师的威望是由其资历、声望与_才能_、_品德_等决定的。5教学环境包括

8、_物质_环境和 社会 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6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 场依存 。7学生大多数成绩不良的实质问题是 在知识技能的掌握或应用上存在障碍 。8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 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9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即 感性概括 和 理性概括 。10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 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学习: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

9、相对持久的变化。3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4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教师如何使操作原型成功地内化成心智技能?要想使操作原型成功地内化成心智技能,教学中必须注意:(1)动作的执行应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能颠倒。(2)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即用出声或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完整地描述原型的操作过程。然后,再逐渐缩减。(3)在这一阶段也要注意变换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得以进

10、一步概括,以便广泛适用于同类课题。(4)在进行由出声到不出声,由展开到压缩的转化过程中,也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不能过早转化,也不宜过迟,而应适时。2 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3 应当如何理解品德的含义?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11、和倾向。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再次,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指认识与行为的统一。4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根据研究者的不同观点,可以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5简述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

12、关;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有激励作用、生动活泼,富于想象并热心于自己学科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3)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罗森塔尔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六、论述题(本大题其2小题。每小题9分其18分)1论述应当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案要点】学习动机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

13、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2试述青年期的心理特点。【答案要点】青年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精神生活空间扩大。青年期突破了少年期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的活动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青年人开始独立与社会交往,在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中,社交结构也由简单向复杂化发展,跨越了一个较大的心理跨度。青年离开家庭、跨入社会,同时,开始了以智力生活为重要特征的精神生活。他们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了解过去,观察现在,预测未来,无限地扩展视野。其二,心理发展显著,认识能力明显提高。随着实践活动的明显增加,青年的

14、思维活动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从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出现了特有的独立批判性和创造性。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理想、信念、人生观初步形成。由于自我意识基本成熟,青年的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以及对别人与社会的评价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当然还不成熟和全面,所以还会产生种种复杂的矛盾。其三,性机能成熟。性的问题,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问题。由于性机能成熟的前倾,出现了很多与此相联系的一系列内心情感体验。但因缺乏必要的性科学知识,对性冲动又缺乏心理上的准备,从而产生神秘感和好奇心、羞耻心及不安感等心理矛盾,随之又会产生对异性的向往和爱慕。这是青年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其四,情感日益丰富。青年的情感发展日益丰富。他们的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都有很大发展,爱情的体验也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