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73294779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 _模板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2、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含义。2、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课前准备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把它们制成动画课件。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引入新课(关于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课件。)1、画面中讲的是什么事?(战争给儿童带来了悲惨地生活。)你有什么感想?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

2、我们一起享受春天。二、自学诗歌,完成以下要求1、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查阅工具书。3、想一想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意思?三、检查自学情况1、请几位学生逐节读诗歌,注意正音。注意:“茵 ”的读法。2、检查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3、诗歌主要讲了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心声,希望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有洁白的教室,平稳的课桌,都能在鲜花中读书,共同享受美好的春天。表达了人们对世界和平的期盼。四、学习一至四小节1、自由读第一小节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诗中“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注意读出节奏。3、齐读第二小节,思考这一小节讲什么?4、

3、默读三、四小节,学生读后交流:课文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指导朗读一至四小节。五、学习第五小节学生自由读第五小节,讨论交流:作者的心声是什么?六、总结课文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韵律和节奏。3、 “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七、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组织学生读课后阅读链接,感受呼唤和平这是世界人们的共同心愿。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战争中的儿童的资料,坚定学生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信念。板书设计:16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有洁白的教室世界和平的期盼平稳的课桌鲜花中读书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于金玲一 、教学目标:

4、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2、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3、学会本课11 个生字, 13 个生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 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了解它毁灭的经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三 教学准备:1、利用计算机教室,网上查询相关资料。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四、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交流网上搜集的资料;理清.写作思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提出并解决部分疑难问题。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自读自悟法;合作讨论法;感情朗读法。

5、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二、介绍、交流网上搜寻的资料。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部分资料。三、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1、找出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结合课文理解字词。2、默读课文,说一说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把写圆明园被毁灭的句子找出来。3、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找出疑难问题,小组提出来。四、检查自学情况,个人汇报与小组汇报相结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自主、合作学习课文,探究写法,练习从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讨论法;感情朗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揭示课题。2、出示 . 件: 明园平面 。上 ,我 初 了 文, 明园有了初步了解, 能 大家介 一下?3、 文,提出你不理解的

6、 。4、梳理 。A 什么 明园是我国园林 的瑰宝,建筑 的精 ?B 什么 明园是当 世界上最大的博物 、 ?C、 明园 什么被 ?D、教 相机板 :园林瑰宝;建筑精 ;博物、 ;化 灰烬;不可估量。二、展 , 我 采用自主与合作相 合的学 方式,重点来研究 几个 。我 先来解决第一个 。要解决 个 ,我 就要看看 文哪些地方是写园林与建筑的。三、自主学 第二、三自然段(一) 默 文, 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园是园林 的瑰宝,建筑 的精 ? 手划一划重点 句。(二)指答。1、如果学生 到第二自然段,引 理解“ 世 名 ”“众星拱月 ”两个 。A 、相机出示 . 件: 明园 构示意 ,理解“众

7、星拱月 ”的意思。板 :众星拱月B、 明园布局独特、 世 名,真不愧是我国园林 的瑰宝,建筑 的精 。大家再 原文, 出你的喜 、 美之情。2、相机出示 . 件(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 明园中,有金碧 煌的殿堂,也有玲 剔透的亭台楼 ;有象征着 街市的 “ 街 ”,也有象征着田园 光的山 村野。A 指 理解。教 相机板 :有 也有。B 教 小 :景 各有特色,各有 格,大家回 体会, 出你的喜 之情。C 指 、范 、 。3、相机出示 . 件 (第三自然段24 句 ):A 指 理解。相机把描写的景物名称用不同的 色着重 示。B 园中景 多而 美, 格各异,大家回 文, 出你的喜 之情。C 出示

8、. 件,欣 明园有代表性的景 ,教 相机介 、激情;学生用自己的 言描述景 ,抒 情感。D 学生 感想。教 板 : 爱E 教 小 : 明园真不愧是我国园林 的瑰宝,建筑 的精 ,它是我国古代 人民血汗、智慧与才能的 晶。F 自由 、范 、指 。4、相机出示 . 件: “漫步园内 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A 指 理解。教 指 :漫步在 明园中,你有怎 的感受呢? 出 种感受。B 指 ,范 , 。(三)、 . 一自然段先后写了什么,理清.写作 序。(四)、引 背 , 累 言。A : 我 把 些 美的 言 累起来,把 明园的美景常留心中。B 教 出示 . 件 (背 提示 ), 背 。C 生 背。四、

9、小 合作学 第四自然段。(一)出示自学提 :1、 什么 明园是最大的博物 、 ?划出重点 句。2、小 交流意 。3、 有感情朗 。(二)小 :1、 第一 。重点抓“上自 下至 ”、“最 ”等 ;相机板 :上自、下至。2、怎 通 朗 大家都感受到 明园的确是最大的博物 、 ?3、指 、 、 。 渡 : 明园真是太美了! 然而,就是 一座 千千万万 者的双手一 一瓦修建起来的 世 名的皇家园林,竟在三天之内化 灰烬。是 了可 的 明园?五、学 第三段。出示 . 件: “他 把 烟云 罩整个北京城”。( 1)默 ,找出你 最能突出英法 罪行的 , 从 些 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指 ,重点理解 “

10、凡是 ”、 “ ”、 “ 在 ”“任意 ”等 。相机板 :掠、 、 。( 3)出示 明园 的 片。( 4)你 有什么感受?板 :恨( 5) 着 种情感, 。六、学 第一段。先后出示 . 件:A 明园的 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失。B 明园的 是祖国文化史与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 失。(1)指两人 ,比 两段 有什么不同?抓两个“不可估量 ”的作用。(2)作者 什么 写? 你用具体事 一 。(3)指 、 , 出惋惜之情。七、 . 全文:从内容体会思想。出示. 件 “勿忘国耻,振 中 。”通 的学 ,我 前面提到的 解决了没有?八、作 布置: 在有人建 在 明园的旧

11、址上重建 明园,恢复它的原貌。 个 ,你有什么看法? 下 。第三 教学内容:召开小小 会,把个人或小 意 行 面. 。教学方法: 法; 合法。教学 程:1、 入:板出 主 :“重建 明园 ”2、召开 会。教 指 学生 方法:提出 、分析 、解决 。A 正反方分 在 内介 自己搜集的 料,交流意 。B 正反方开始表述各自的 点。C 正反方 斥 方 点。D 教 肯定双方 点,要求双方以个人或小 位写出 面. 。3、教 巡回指 明园的 教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 道https:/搜集整理,版 作者所有, 注明出 !当 机遇 的 候的教学 一、教材 明 是一篇精 文, 叙了周恩来同志在 机遇 ,把自己的 包

12、 叶挺的女儿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品质及对革命后代的深切关怀。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 叙述周恩来同志让伞包的经过, 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反映周总理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 是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读懂重点词句,学习并积累生动的词语;结合画面想象当时的情景,感受周恩来同志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周恩来同志让伞包过程的描写, 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和高尚精神是教学的重点。二、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延安、重庆、层层叠叠、一股寒流、螺旋桨、掠过、鼓励、融化、欢腾 ”。积累运用生动的词

13、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4.学习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表达方法。三、教学建议1.课前, 教师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 上网、查阅资料、 访问等 )收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交流,加深对周恩来同志的认识。2.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有关词句的妙用。注意让学生把周恩来同志的动作、 语言和当时飞机遇险的危急情况联系起来思考体会, 使学生从周恩来同志的言行中受到感染和教育。(1)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可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写飞机遇险、情况严重的四句话,在危险程度上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当周恩来同志听到哭声后,他是怎么做的?结合课后 “思考 ?练习 ”2,引导学生从“立刻”、“摇摆不定 ”、“几步跨到 ”、“马上解下 ”、“给小叶背上 ”这一系列词语中,领悟出周恩来同志在生死攸关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