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六篇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73290072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六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六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六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六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六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六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六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六篇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奇妙的石头碰碰响一、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这次活动的选材就来源于生活石头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无生命的物质同时也是幼儿经常接触的事物比如在几次户外活动时我看到有几个孩子特别喜欢去捡石头玩用石头在地面上、墙面上、花坛边等各地方敲一敲一边玩一边兴奋地叫同伴一起过来听石头敲击所发出的声音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成课程于是就设计了这个小班的科学活动奇妙的石头碰碰响 希望通过游戏引起孩子们对探索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的兴趣引导他们在 “玩中学”在“玩中求发展”就如纲要中所说:“要引导幼儿

2、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发现和感觉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说目标从“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意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纲要精神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目标:1 、感知石头的基本特性乐意参加玩石头的游戏体验玩石头的乐趣2 、尝试自由探索发现硬的物体和石头碰撞可以产生响亮的声音而软的物体与石头碰撞则没有声音并愿意大胆表述三、说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难点为“通过探索发现硬的物体和石头碰撞可以产生响亮的声音而软的物体与石头碰撞则没有声

3、音” 在活动中我采用了探索比较法来解决难点通过两次探索比较让幼儿发现这一特性四、说准备1 、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两块石头;若干件硬的物品(木头积木塑料积木金属勺子);若干件软的物品(海绵毛绒玩具毛线团);厚垫子桌子等2 、经验准备:已学习节奏乐闪烁的小星星五、说过程我通过三个环节“感知特性探索比较拓展经验”来达到活动的目标1 、感知特性一开始以“石头展览会”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观察发现石头不同的颜色、 形状、质感对石头的基本特性有一定的了解为后面的环节做好铺垫2 、探索比较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难点所在通过两次探索比较让幼儿发现硬的物体和石头碰撞可以产生响亮的声音而软的物体与石头碰撞则没有声音并

4、愿意大胆表述第一次以集体共鉴的方式初步感知软硬物体与石头碰撞产生的不同现象; 第二次通过自主探索幼儿运用已有经验的判断进行初步猜测经过探索验证进一步感知这一现象3 、拓展经验这是活动的延伸环节进一步增强幼儿对探索石头的兴趣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奇妙的声音一、教材分析:生活中各种声音无处不在到处充满着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比如拿个勺子敲敲会发出当当的声音用铃鼓碰碰会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大班孩子们喜欢这些声音乐意表现这些声音他们有了辩听、 探索各种各样声音的能力本次学习活动 “奇妙的声音” 就是想在幼儿的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给孩子们有个提升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主动地探索自然中各种奇妙的声音激发幼儿探索的

5、能力活动的重点: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东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能辨别生活中常见物体发出的声音活动的难点:让幼儿感知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知道是由物体相互碰撞震动而产生二、教学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 、引导幼儿了解声音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2 、感知声音是由物体相互碰撞震动而产生的丰富幼儿对声音的感性认识3 、对生活中各种现象有探索兴趣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 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我做了以下准备:1 、各种声音的录音带(铃鼓的声音、翻书的声音、筷子的声音、小碗的声音等等)2

6、 、提供了多种物品让幼儿探索如:打击乐器、书、纸、积木、小鼓、小棍、筷子、碗等三、教学方法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幼儿寻求声音的操作活动中运用观察指导法对他们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困难予以帮助指导完成活动目标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

7、参与尝试本次活动有两次的操作过程; 一次是让幼儿自由探索声音是如何产生通过物体的碰撞、 震动感知第二次是通过各种方法模仿声音感知声音的乐趣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这个方法贯穿在幼儿操作活动的始终四、活动过程一、猜测活动猜一猜听一听(指导语:你听见了什么声音)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幼儿猜猜发出的声音这时老师不作回应二、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声音的形成(指导语: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刚才猜测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

8、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1 、刚才你猜对了几种声音(操作后回答)2 、你用什么东西发出了怎样的声音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小结:许多东西都可以发出声音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不同第二次探索:幼儿自由在活动室内“寻找”声音 , 再次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及发现1 、谁有办法让各种东西都发出声音来 (幼儿随意走动寻找并制造声音然后说出自己的做法)2 、声音是来的呢(动振动)小结:物体间相互碰撞、振动产生了声音三、配音游戏活动感受乐趣游戏可以这样玩1 、播放不同的声音幼儿辨听并模仿这种声音(鸟叫、风声、马蹄声)2 、让

9、幼儿利用自己的手、脚和口发出声音(跺脚、拍腿表示马蹄声)3 、用准备的材料发出声音(摇动纸张等模仿风声;摇塑料袋模仿下雨等)这一环节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欲望让他们对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活动推向高潮延伸活动:活动结束给幼儿再次提出悬念:辨别噪音和美妙的声音让幼儿到生活中去倾听寻找给此活动留下更多的回味幼儿园小班说课稿认知活动1 和许多说活动教材认识“ l ”和“许多”是幼儿认识数活动的开始比较适合于3 岁左右的孩子根据他们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认知活动“ 1”和“许多”只学习“ 1”和“许多”相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较抽象和枯燥但伴随着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

10、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选择了“小兔采蘑菇”作为小班幼儿学习区别“ 1”和“许多”的教材并帮助他们初步理解“ l ”和“许多”之间的关系在整个教材中所涉及的动物形象 “小白兔” 孩子们很熟悉而且其中的活动简单比较形象直观满足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初浅的数概念说活动日标1 活动目标在生活中孩子们也会常常接触到“ 1”和“许多”等这样的数现象但对这些数现象模糊不清不能很准确地理解“ l ”和“许多”之间的关系为了帮助孩子能够进一步地掌握理解“ 1”和“许多”特制定以下两条目标:(1) 在游戏中让幼儿初步感知“ l ”和“许多”两

11、个不同的量(2) 培养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并学习用语言进行表达2 活动重点:在游戏中让幼儿认识“ l ”和“许多”3 活动难点:感知“ 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分析】本次活动重、难点体现一个“认识”和“感知”的问题所以把认识“ l ”和“许多”作为整个活动的重点通过让幼儿根据兔妈妈所给的任务进行认识“ l ”和“许多”的关系活动的难点定位在感知“ l ”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因为在教育幼儿学习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一个由易到难的规律在认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感知体现了幼儿学习数的发展过程这样才具有一定的递进性让幼儿知道1个 1 个和起来就是许多个许多可以分成 1 个 1 个增强了幼儿的数概念 “l

12、 ”是自然的单位“许多”是含有两个以上元素的集合它们之间有一个量的区别在目标中还强调了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达 “l ”和“许多”两个量符合小班幼儿的思维发展要求也促使幼儿在表达过程中理解“l ”和“许多”两个方面的意义说活动准备1 前期准备:了解幼儿的喜好2 活动材料准备(1) 兔宝宝和大灰狼的头饰、篮子及蘑菇若干(2) 合适的活动场地为幼儿提供宽敞的活动空间(3) 场地布置如图: ( 表示小兔出发的位置 )说活动延伸1 活动一: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水果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种水果是 1 个种水果是许多个 ( 教师根据需要可更换图片的内容 )2 活动二:区域活动中提供小卡片听指令找出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

13、请你找出是 l( 许多 ) 个物体的卡片3 活动三: 找找自己身上什么东西是 l 什么东西是许多并告诉同伴和老师 4活动四:教师带领幼儿找找教室和室外的物体什么是1 什么是许多请幼儿回家找找家里的什么东西是1 个什么东西是许多个【分析】起到加强巩固作用让幼儿通过进一步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感知“ l ”和“许多”加强理解“ l ”和“许多”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中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说活动特色1 活 情景游 化活 中老 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 特点采用了 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 幼儿在有趣、 直 、形象的情景中始 以角色身份参与游 既符合小班幼儿好 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在有趣的游 中体 并感知了“ 1”和“ 多”引起幼儿 数的好奇和探索 趣2 活 内容整合性在活 程中以小兔采蘑菇 主 融人 知( “l ”和“ 多” ) 、 言 ( 我拿了;我采了 ) 、社会 ( 伯伯借 子 小兔 突出关 ) 、健康 ( 下蹲、跳等基本 作 ) 等方面3 活 自主性教 以兔 的形象 幼儿参与活 打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界 活 中没有 硬的 定 自由的活 空 幼儿 松地学 本 幼儿园小班 稿科学活 会跳舞的罐宝宝 内容一、 意 我班幼儿年 普遍在 34 左右思 呈 出直 行 思 向具体形象思 展由于小手肌肉 育 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