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菊花)_三年级语文教案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73288049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菊花)_三年级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菊花)_三年级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菊花)_三年级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菊花)_三年级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菊花)_三年级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菊花)_三年级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菊花)_三年级语文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菊花) _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 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的大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许多同学都喜欢背诵古诗,谁来背一首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 “菊花 ”。(板书:江畔独步寻花杜甫)2解题。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二)看图、读诗1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图上

2、都有什么?你能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图意吗?2读诗。自由读指名读,纠正字音。(三)学生自学1出示自学提示。一边读诗,一边看图理解诗的意思。重点理解 “花满蹊、留连、恰恰”。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一下。2学生自学、交流。(四)理解诗意1出示全诗,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词或句。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说出诗的大概意思即可,给以适当鼓励、评价)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 千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蝴蝶在花丛中留恋不舍, 时时戏耍飞舞,可爱的黄莺在花间不断地欢唱。3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怎样的感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给人一种清新优美的感受)(五)有感情地

3、朗读,并背诵1带着对春景的喜爱之情来朗诵这首诗。2背诵这首诗。(六)扩展1自学、讨论杜甫的另一诗绝句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交流(如果喜欢,可以抄在摘抄本上)。(七) .总结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教学步骤:(一)复习1齐背江畔独步寻花。2分层次让单个学生背诵。(二)谈话导入第二首诗菊花唐代有一位诗人叫元稹,一次在欣赏菊花的时候,有感而发,以菊花为题,写了一首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菊花元稹)(三)学生自学1出示自学提示。理解 “秋丛、绕舍、似陶家、篱、更”等词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和同学讨论、交流。2学生自学。(四)理解古诗1出示全诗,大

4、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词或句。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明确:一丛丛的秋菊环绕着屋舍好像是陶渊明的家,我沿着篱笆,欣赏菊花不觉太阳已渐渐地西斜。不是在所有的花中我最喜欢爱菊花,而是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了。3这首诗前两行描写了什么?后两行呢?你有什么感受?明确:前两句着重描写了诗人欣赏菊花的情景,后两行是作者的感触,菊花开过后就再也没有花了,作者对菊花作了热情的赞赏。(五)有感情地朗诵菊发并背诵带着对菊花赞赏的感情朗诵。(六)把两首诗结合起来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七) .总结(八)课堂练习1理解词语。江畔:蹊:留连:恰恰:秋丛:2理解诗句的意思: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

5、边日渐斜。3默写两首古诗。(九)板书设计5 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菊花杜甫元稹黄四娘家/ 花/满蹊,秋丛绕舍/似 /陶家,千朵万朵 /压 /技低。遍绕篱边 /日 /渐斜。留连戏蝶 /时时 /舞,不是花中 /偏 /爱菊,自在娇莺 /恰恰 /啼。此花开尽 /更 /无花。.教案点评:重点是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古诗, 最后达到熟练背诵的目的。 在背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 让学生结合对词语的理解, 自己去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最后,老师再结合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写作上的一些特点。针对这种教学思路,同时设计了配合 .教案的多媒体演示 .课件,用来辅助老师教学。语文教案古诗两首

6、(江畔独步寻花菊花)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23.我家跨上了 “信息高速路 ”教学设计( A 、 B 案)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 “络、庭、敝、恋 ”4个生字,会写 “络、箱 ”等 14 个字,正确读写 “网络、遍布、五湖四海 ”等词语。2.能正确朗读课文。3.读懂本课内容,抓住文章的要点;初步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用途及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课前准备1.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和设计好的表格,实物投影仪。2.有条件的同学上网操作,尝试网络各种功能,如下载资料、网上娱乐、发送电子邮件等。A 案第一课时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1.(板书课

7、题)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题,说一说你最想知道什么?(如,什么是“信息 ”? “信息高速公路 ”指的是什么? “信息高速公路 ”通往哪里? “我家 ”是怎样跨上 “信息高速公路 ”等问题)2.教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学习目标,激起学生自主阅读解决问题的兴趣。自主阅读,初步感知1.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字词,可以查字典,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2.自己想办法练习将课文读通顺,如同桌互读、请人听读、自我练习等。3.思考同学们上课时所提出的问题,在文中进行勾画批注。检查自读情况自选方式来汇报自己的自学情况,如,当小老师教认生字词; 请好朋友一起轮读课文; 解答课前别人或自己提出的问题。小组合作,深入

8、学习1.组员搭配上体现互补,每组保证有一名略懂电脑的同学。2.下发表格,要求各小组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将讨论结果填入表格,同时,组内人员要分工明确。我们小组读懂的网络功能我们还知道的网络功能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学习成果,向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如:1.可由中心发言人将表格放在实物投影上,介绍本组读懂的和课外了解的网络功能,并就不懂的问题请教其他小组。 (教师亦可适时参与解答)2.可由组员配合,一人读相关段落,一人概括课文所介绍的网络功能;一人详细介绍自己如何了解的网络其他功能,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3.可由操作计算机较熟练的同学上机,边演示边介绍网络功能,并随时回答其他同

9、学的提问。4.教师在各组汇报中发现问题,进行.总结指正或进行演示。读读写写情不自禁五湖四海寄信第二课时电脑网络迫不及待几秒目不转睛应有尽有恋恋不舍笑眯眯信箱老鼠领悟警察盯着博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交流体会1.出示:进入网络,就好像跨入了信息高速路。找出文中类似这样打比方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体会。2.交流体会,深入认识网络的神奇及作者兴奋的心情。“电脑网络如同一个遍布全球的蜘蛛网,把每个国家、每座城市甚至每个家庭都连在了一起”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信息。“进入网络,就好像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网络为人们便捷高效地提供信息。“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网络使世界各

10、地的人没有了距离,身在家中却可广泛联系。“我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向我敞开了 ”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将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我听了更加喜欢这个新朋友了”网络功能的神奇、信息的丰富赢得“我 ”的青睐。联系实际请上过网的同学交流一下收获。有感情朗读课文1.任选一段能够表现网络功能神奇和作者兴奋心情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2.以挑战赛的形式让更多同学展示朗读水平。布置作业有条件的同学课后请亲自跨上“信息高速路 ”,查一查有关机器人的资料,准备与同学们交流。B 案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多媒体 .课件,展示汽车行驶在公路上、火车行驶在铁路上、 轮船行驶在江河中的情景。想想:信息也有行驶的道路

11、吗?它行驶的道路会是怎样的呢?教师板书课题。2.相互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看看哪些字容易读错或在字形上容易混淆。一些不容易读准的字音,可多读几遍。 “屏 ”是多音字,还读 “bng,”如 “屏息 ”; “铺”容易读错,注意提醒学生不要读成 p;“贺 ”读 h,不要读成 hu;“恋 ”不要读成 ni n;“宜”的本音是 y,在课文里读轻声。2.指名朗读课文。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与“我 ”的活动有关的语句。4.投影出示以下表格,引导学生读书后填表。我做了什么看到什么心情感受进入访问网站发电

12、子邮件5.全班交流。6.根据表格中所填的内容,说一说课文所记叙的事情,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练说,互听互评,再推荐代表在全班说。研读质疑,合作释疑1.自主读书,针对文中“我 ”的感受,提出问题。如“我”的疑惑: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艺儿到底是什么呢?网络真的这么神奇?“我 ”为什么会发出 “真神了! ”这样的赞叹? “我 ”为什么会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大门一下子打开了?为什么下了网,我的心思还在那神奇的网络世界里?2.联系上下文,小组合作释疑。3.教师参与交流并予以提示。如,引导学生画张网络示意图,看谁能把“爸爸 ”解释的 “电脑网络 ”画出来;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及自己的体验,理解 “地球变小了 ”“知识大门敞开了 ”的含义。交流感受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信息高速路对自己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2.谈谈自己知道的网络知识、网络的用处。上过网的同学交流上网的感受。23.我家跨上了 “信息高速路 ”教学设计(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A 、B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教学目标 :1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