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知识综合练习_六年级数学教案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73287886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何知识综合练习_六年级数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几何知识综合练习_六年级数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几何知识综合练习_六年级数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几何知识综合练习_六年级数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几何知识综合练习_六年级数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何知识综合练习_六年级数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何知识综合练习_六年级数学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几何知识综合练习_六年级数学教案 _模板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 页练习七第10l8 题,练习二后的思考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经学过的一些几何形体的面积或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2使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学过的立体图形的面积、表面积、体积计算。教学难点: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揭示课题1口算。出示练习二第10 题,指名学生口算。2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过几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今天我们来练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好有关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的能力。二、基本题练习1练习圆柱的体积计算。(1) 提问: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 ?(板书:圆柱 v=Sh) 求圆柱的体积要知道什么条件?(2) 做练习二第 1l 题。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三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检查学生是怎样想的。2练习平面图形面积计算,(1) 做练习二第 12 题。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每个图形面积计算的算式。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让学生说说按怎样的公式列式的。(2) 提问: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怎样得到的?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怎样得到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追问:正方形面积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 ?指出:我们在得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通过剪、拼的方

3、法,经过图形的转化,得出了相应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所以,这些计算公式之间是有联系的。3练习表面积和体积计算。(1) 求第 13 题前两个图形的表面积。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结合提问:求表面积就是求立体图形的什么?(所有面的面积总和 )长方体表面积是怎样算的 ?这道题还有什么简便的方法 ?圆柱体表面积是怎样算的 ?指出: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所有面的面积的总和, 所以要先求各部分的面积, 然后相加。 这里长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都可以用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2) 求第 13 题前两个图形的体积。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求体积的算式。指名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要求说一说每一步求的什么

4、, 注意突出第一步求的底面积。 追问:求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指出:长方体其实也是一个柱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其实都是用底面积乘以高。4练习容积计算。(1) 提问:容积指什么 ?容积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2) 做练习二第 14 题。集体订正。三、综合练习1 讨论第15 题。提问:第15 题的问题要求压路的面积,其实这是求的什么?为什么?(转动一周的压路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必要时可以通过演示让学生理解)2 讨论第16 题。提问:水面高是水杯高的多少?这道题可以怎样想?(指名23 人口答:根据容积和底面积求出水杯高,再根据水杯高和水面高的关系求出水画的高度)3做练习二第17

5、 题。(1) 让学生读题,提问条件和问题。(2) 提问:要求体积,先要求什么 ?你能求出另一个圆柱的底面积吗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3)提问:这两个圆柱中哪个量是相等的?(板书:底面积=底面积 )你认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 ?指名板演, 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追问:这是按照什么列方程的?指出:题里告诉我们两个圆柱底面积相等,所以根据底面积相等可以列出方程来解。四、讲解思考题让学生读题。提问:圆钢全部浸入水中,水为什么上升 ?圆钢的体积和哪部分水的体积相等?求这部分水的体积缺少什么条件 ?圆钢路露出水面 8 厘米,为什么水下降 4 厘米 ?下降部分水的体积等于圆钢哪部分的体

6、积, 你能通过下降部分水的体积求出储水桶里面的底面积吗这道题究竟要怎样做呢,请大家课后想一想,试一试。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二第家庭作业:练习二第仙人掌(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5、16、 18 题。11 题两小题,第13石景山小学蒋新华题一小题。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3了解仙人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1解仙人掌是一种生命力的奇特的植物,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2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板书设计:18仙人掌顽强奇特尤其赞美教学过程:一:导入并回忆第一课时了解的部分内容1 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仙人掌的特征呢?(出示课件,

7、全班一起回忆。 )不怕恶劣的环境自我保护再生力强花朵鲜艳二学习课文(一)理解课文内容(读中悟情)1仙人掌给你留下的总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呢?(1)出示课文第一句 “仙人掌,嘿,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2)对比读第二句,有什么不一样?出示 “仙人掌,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学生能感受到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一个“嘿 ”字,更能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3)读出作者的赞叹之情,解决 “嘿 ”的读法。( “嘿 ”在生字表中的读音为一声,在此处因为表达的意思和情感的不同,声调可以有所差别。通过朗读,使学生悟到更能表达赞美之情。)3从哪方面你能感受到仙

8、人掌是生命力顽强的奇特的植物?请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画一画重点词句、写一写批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自悟)4全班同学在一起交流,先告诉大家你是从哪方面感受到的?再简单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很可能没有按照课文的顺序谈感受,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言安排学习的顺序。)第一方面:不怕恶劣的环境朗读重点句:对于生活环境,似乎它从来就不讲究,任你什么硗瘠的泥土,它一扎下了根,似乎就在快乐的叫喊道: “这地方好得很,你就瞧我在这里繁荣生长吧!”朗读指导层次:(1)学生在谈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出自己的感受(2)出示课件(一株仙人掌在硗瘠的泥土上生长,绽放着艳丽的花朵)如果它有语言,会向人们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想像一

9、下。(学生谈自己的想像, 对仙人掌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3)同学们像想的太好了,这句话你们已经理解的很深刻了,你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这句话,一定读得很好。(出示朗读重点句,学生自己练习朗读)(4)指名读( 5)你们都能把快乐地叫喊读出来吗?咱们一起试一试。师生对读(学生读仙人掌的话)( 6)我们要是不看着书,你站起来快乐地叫喊,再加上手势,一定能把这种感受读得更好。(学生背仙人掌的话,教师读前边的语言)第二方面:自我保护朗读指导层次:(1)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注意学生朗读时“什么野兽 ”“什么害虫 ”的读法,比较,找到最佳读法。)(2)全班

10、同学自由练习朗读。(3)指名读。(4)把自己的感受读一遍给同桌听。第三方面:再生力强朗读指导层次(1)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2)教师范读,学生评读( “不 ”“落地生根 ”为评读的重点)(3) 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4)指名朗读( 5) 这样顽强的奇特的仙人掌, 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多好呀! 把这部分背下来。(学生练习背诵)( 6)谁来背?要是带着感情就更好了。指名背。( 7)你 想背。那好,老 起 ,你 看我的手 ,一起接着往下背, 着感情更好。第四方面:花 朗 指 次( 1) (看 件,激情。 )仙人掌开花,有的一株上开一 ,有的开几 , 有的甚至要开十几 呢!(2) 在你 再来 部分,一定

11、能把 种感受 出来。(学生自己 朗 )(3)指名朗 (二)感悟 文的写作方法( 中悟法)1 篇文章与以往学 的状物的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 文,勾画 人句3 所画的句子4文章用 人的写法有什么好 ?5 人称朗 , 把文中的 “它” 成第一人称 “我 ”。你 一 着什么感情?(自豪、 傲)6同学 喜 哪方面就 人称地朗 哪方面。7指名 一方面8全班合作 全文,分 指名4 名同学 人称 四方面,其他同学 开 一句和“ 代的人 . ”一句9 我 在生活中 然不可能成 一株人掌,但是 你能接着往下 ?(学生:但是,我 可以学 仙人掌地精神;但是,我 可以做像仙人掌一 的人; )9文章的 尾,抒 了

12、作者的 美之情,前面 什么 要写松柏、梅竹、 花、 菊呢?(在 比中更能表达作者的 美之情。)(1)10那我 就一起来 美仙人掌!出示: 的奇特的植物。”( 出 美之情)三、 言 (在 累、运用中升 学生的情感)“仙人掌,嘿, 真是一种生命力 1出示 “仙人掌,嘿, 真是( )的植物! ”从 文中 一些 、句子填在括号里来 美仙人掌。 (鼓励学生 累 言的同 ,表达出 仙人掌的 美之情)2运用 个句式, 从收集 的有关仙人掌 料中 句或内容,再来 美仙人掌。(根据学生的 言, 学生 介 介 )四、在作者的眼中,仙人掌尤其 得 美,在你的眼中也一定有 得你 美的植物, 美它的什么品格呢?留 同学 思考, 在下一 的作文 中, 再来学 文的写法, 写一篇作文。一、学 科目 : 数学二、学段 /年 :六年 第十二册三、学 : 一 四、教学目 :1、 知 目 :使学生加深 百分数的 ,能掌握生活中各 百分率的 算方法,能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 用 ,解决生活中一些 的 ,培养学生的知 迁移能力和数学的 用意 。2、能力目 :培养学生解决生 、生活中求百分率 的能力。3、创新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