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催化裂化培训学结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73272271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催化裂化培训学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催化裂化培训学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催化裂化培训学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年催化裂化培训学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年催化裂化培训学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催化裂化培训学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催化裂化培训学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催化裂化培训学结 催化裂化培训学结 反应再生岗位作为催化裂化的龙头岗位、核心岗位,同事又是最难掌握岗位。操作参数复杂、繁多,互相影响,不易理清它们之间关系;反应速度非常之快23s,事故发生也快,所以操作工必须在很短时间内保持镇静,妥善准确判断事故原因和进行事故处理,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风险意味着回报。越是困难、危险、复杂的岗位,越锻炼人,越磨练人,越造就人,越成就人!所以,要脚踏实地在兰州走到员工当中,向他们学习,向实践学习。不能夜郎自大,走不下去;更不能不加思索,盲目行动。下面就一年中内外操注意事项进行简要总结。 看钝化剂、硫转移剂加注是否正常。摸钝化剂容易堵,用蒸汽皮带吹。最近

2、直接把钝化剂管线切掉了,堵死了。(看来钝化剂还是有问题啊,要么就是柴油量少,稀释不够)。 卸油时,按说是应该在停泵后,把“mv5”打开,卸油。但是有时候不能把油压泄了。在一般操作中, _一般是在完全切到手动上面后,左右扳动“mv6”进行卸压。(在更换油管时和 _切换过一次)。 a. 提升管反应器出口温度不小于480,否则切断进料(紧急时投用进料自保,关闭进料喷嘴手阀,打开事故旁通付线阀),反应切断进料后,应停注金属钝化剂、硫转移剂。 b. 在任何情况下,沉降器料位和二再料位都不得压空,以防油气和空气互窜混合产生 _,难以控制时,应立即关闭待生滑阀和再生滑阀,切断反应器进料,开大喷嘴雾化蒸汽。

3、c. 切断进料有主风时,开大提升管预提升蒸汽,保证vqs线速,二再喷燃烧油控制二再床温在500550,尽量维持三器催化剂循环,若因vqs跑剂,则应切断催化剂循环,进行单容器流化,当二再温度低于400不能升高时,应立即卸剂停工,防止催化剂泥化。 d. 投用主风低流量自保后,应关闭外取热器下滑阀,停止取热,严禁向再生器喷燃烧油,并关闭燃烧油总阀,打开事故旁通阀副线阀,并检查相应的自保阀是否动作,若没有动作,手摇使其达到自保状态的位置。 e. 在反应沉降器内有催化剂时,必须保持分馏塔底油浆循环,否则应卸催化剂停工,油浆固含量高时,必须加大油浆外甩量及循环量,防止换热器被催化剂或焦粒堵塞,防止机泵磨损

4、。 f. 要保持一定的再生器与沉降器的差压,必要时启用气压机入口放火炬保持再生器与沉降器差压正常。 g. 在分馏塔内有油气的情况下,必须打冷回流控制顶温,以防反应器超压和分馏塔冲塔,严格控制塔底液面,防止液面超高憋压和油浆泵抽空,干锅。 h. 三器系统有催化剂时 _改次品罐,防止发生质量事故。 i. 反应切断进料后要立即 _锅炉房向装置送1.0mpa低压蒸汽,装置1.0mpa出装置控制阀改手动,视装置内蒸汽压力情况进行调整。 炼油厂的生产非常注重平稳操作,对于催化裂化反应岗位来说,平稳操作实质就是控制好三大平衡:物料平衡、压力平衡和热平衡。 1、物料平衡 所谓物料平衡就是指进入和排出反应再生系

5、统的各种物料的平衡。比如:原料与产品、单程转化率和回炼比、生焦与烧焦、供氧与需氧、催化剂的损失与补充、气体产量和气压机能力等。 2、热平衡 热平衡是指反应需热和供热的平衡。反应所需热量的提供主要是再生器烧焦放出的热量,通过催化剂循环传送到反应器。因此,两器只有保持需热和供热的平衡,才能保持一定的反应和再生温度。 3、压力平衡 压力平衡是指反应系再生统之间压力的平衡。压力平衡是维持催化剂循环的关键,也是保证装置平稳生产的关键。在生产操作中,我们是通过对三器差压的严格控制来维持三器的压力平衡的,这也就维持了催化剂的正常循环,若三器差压超过一定的范围,会引起催化剂的倒流,严重时会使空气窜入反应器,或

6、油气窜入再生器而造成严重的恶性事故。 4、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催化裂化的主要操作参数多,各参数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复杂,反应再生系统的三大平衡就是通过对各参数的正确调整来实现的。 无论是维持原来的平衡还是打破原来平衡而达到新的平衡,都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做到及时正确的调整。下面就对反应再生系统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 第一类为主调节参数 这类参数包括反应进料(包括新鲜进料、回炼油、回炼油浆、mgd汽油)、进料预热温度、反应温度、主风量、反应压力、再生压力、平衡剂活性。 第二类参数为特殊调节参数 这类参数实际是在平衡打破的情况下,作为紧急手段采用的调节参数,包括:反应喷汽油、再生器喷燃烧油、再生

7、器稀相喷水、予提升蒸汽、事故蒸汽等。 第三类参数为相应变化的参数 这类参数往往随着主调节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不直接调节。但是,不是不可调节,也不是生产中不需要调节,而是这些参数调节时需要对主调节参数作出调节改变这些参数的目的。需要调节哪一个或者哪几个参数,需要操 _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分析和判断。 比如二再温度,这是两器平衡的应变参数。它随着反应温度、预热温度、生焦量的变化而变化。为了维持一定的烧焦速度,求得一定的再生剂含炭量,就需要保持合适的再生温度。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原料油预热温度、再生剂含炭量或回炼油量来达到调节再生温度的目的。 这类参数包括:再生温度、催化剂含炭量、催化剂循环量、再生烟气氧含量

8、、稀密相温差、两器压差、再生藏量、取热器蒸汽发生量、反应时间、剂油比、回炼比等。 第四类参数为检测参数 在反应器或再生器上,为了观察床层的流化情况、状态,催化剂输送情况,内部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分布板、主风分布管,vqs情况,喷嘴等设计了许多检测参数,用来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指导操 _采取特殊手段进行某些问题的补救。如床层密度、床层料位、旋风分离器入口浓度、旋风分离器压降、分布管压降、滑阀压降、稀相管压降、粗旋压降、vqs压降和入口线速、力管和斜管推动力等。 3、日常操作参数 日常操作中,应该注意的参数有反应温度、两器压差、vqs线速、co含量、氧含量、一再稀相温度、二再密相温度、稀密相温差等

9、催化裂化培训学结 篇2 在洛阳石化的实习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把之前培训的理论和 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结合起来,在接下来的培训过程中注重学习 本单位和培训单位现场相似设备的结构学习和工艺特点分析,通 过了解设备,促使自己更加深入了解整套工艺技术的特点,学会 从整套装置各单元之间协调、 _的角度去操作和分析处理问题。 本月按计划重点学习了:lbzn 电液执行机构滑阀的简要原理及操 作;烟气管线高温蝶阀的操作使用和注意事项;辅助燃烧室的作用 及操作;催化剂小型自动加料器的操作原理;外取热器和内取热器 各自的结构、 优缺点和减少腐蚀的措施;液压柱塞隔膜型计量泵开、 停操作及故障处理;润滑油螺杆泵开停操作及

10、常见故障处理等。 下面就辅助燃烧室的作用及操作和催化剂小型自动加料器的 操作原理做以总结: 辅助燃烧室在开工时是用来烘干再生器衬里、加热主风和再 生器内催化剂,正常时作为主风的通道。本单位有两台辅助燃烧 室,一台用于反应器开工时烘干衬里,一台用于再生器开工时烘 干再生器衬里、加热主风和再生器内催化剂。 辅助燃烧室的投用: 1 检查现场各测温点、打火器、看火窗、燃料气火嘴等正常 或通畅。 2 分析辅助燃烧室中的氧含量不大于 0.5%。 3 通主风,调节好一、二次风的比例。 4 开燃料气开始打火, 点火后, 温度升高至 300后开燃烧油 和雾化蒸汽阀,关闭燃料气。 5 调节一、二次风使燃烧充分,炉

11、膛不超温。 6 按实际情况,按升温曲线进行升温、恒温和降温,注意燃 烧情况炉膛温度等。 主要事故处理有: 1 炉膛超温 原因:一次风量小,热量带不出去,燃料气量 过大。 处理方法:提高一次风量。 2 炉子突然熄火 原因:燃料气管网压力低;阻火器堵塞。 处理方法:立即关闭燃料气阀,主风继续吹扫;查明原因,及时 处理。 3 主风突然中断 原因:停电;主风机故障;主风机出口缓 冲罐放空阀失灵全开。处理方法:立即关闭燃料气,防止燃料气 大量入炉膛造成事故;打开压缩风吹扫几分钟;待正常后,按步 骤重新点火。 催化剂小型自动加料器的操作原理: 小型催化剂自动加料器主要有催化剂流化、输送系统、自动 称重系统

12、和加料、流化、出料、放空程序控制系统等 3 部分组成。 催化剂罐内的催化剂依靠重力从储罐内流出,经过加料阀进入流 化罐,流化罐 _在气动秤上,能自动称出流化罐内催化剂的净 重。当流化罐内的催化剂达到给定值时,气动秤把 _反馈到微 机控制系统,微机发出 _关闭加料阀。流化阀打开,放空阀打 开。这时流化风进入流化罐,催化剂在流化床上流化,随着流化 的进行,压力逐渐增大,当流化压力达到给定值时,出料阀自动 打开,放空阀关闭,流化后的催化剂进入再生器。送料的过程中, 流化罐内的压力逐渐降低,当压力降到给定之后,罐内催化剂输 送完毕,微机发出 _,关闭出料阀,打开放空阀,流化罐压力 降到常压,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的加剂、流化、输送、放空。 【催化裂化培训学结】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