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册复习教案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3219194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册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九册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九册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九册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九册复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册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册复习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作复习第一课时 一、复习重点 审题练习,选材练习。二、教学过程 1 下面几个题目哪个题目是写人的,哪个是写事的,哪个是状物的?请把答案写在括号里。 ( 1 )我常想起这件事( )( 2 )谢谢您,老师( )( 3 )我的课余生活( ( 4 )我能行( )( 5 )我的“小天地”( )2 用比较法审题,说说它们在选材范围和写作重点上有什么不同。 3 下列题目中,哪个词语规定了文章的中心,请在下面加点。 ( 1 )我尊敬的一位老师( 2 )我迷上了 _( 3)欢乐的校园( 4 )我喜欢的一篇课文4请根据文章的题目和要求考虑下边哪几个材料符合这次作文训练的要求。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要求:你和家里的亲

2、人或邻居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生很多事情,请你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 选材: ( 1 )有一次,在上体育课时,测验 60 米短跑达标项目,“我”总是过不了关,李宝莉同学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帮助我训练,我终于达标了。( ) ( 2 )有一天,下大雨,爷爷不顾他的腰腿疼,冒着大雨到学校给“我”送伞,“我”感动得哭了。( ) ( 3 )上自习课时,“我”因一点小事和孙萌吵了架。李老师耐心教育“我”,使我懂得了任何时候都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 ( 4 )有一天,爸爸、妈妈中午都不回来,让“我”一个人在家吃午饭,可“我”把钥匙忘在学校,邻居王奶奶把“我”叫到她家,照顾“我”吃午饭。( ) ( 5 )

3、邻居兰宏家被盗,街坊四邻都赶去询问,帮他家料理生活,就连病休在家的孙局长也赶到他家。( ) 第二课时一、复习重点 修改作文 二、教学过程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不论是谁,不论他写作水平高低,写完文章以后,肯定有不令人满意的地方。好文章的标准是没有止境的。多改几次,文章会越改越好,这叫精益求精。 下面我们以我爱我的老师这一题目为例,讲一讲怎样通过扩展内容,使文章中心突出,内容具体。 1 通过略写补充内容。 例 1 敬爱的李老师不但像慈母一般关心我,而且用她的爱心温暖着她的每一个学生。李想的父母出差,是李老师把她带到家中,解除她父母的后顾之忧;孙楠家里生活困难,是李老师替他交了春游的费用;万

4、鹏父母离异,是李老师在班里为他庆贺十岁生日。 2 通过心理描写使内容丰富。 例 2抬头望望窗外,已是满天繁星,我心想:刘老师家住知春里,回家既要买菜做饭又要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我怎么能再耽误她的时间呢?于是,我便对刘老师说:“老师我懂了。我回家自己做吧。” 3 通过联想突出人物形象。 例 3王老师赶快用自行车推着我向医院走去。望着王老师的背影,我不禁想起去年王老师送我参加市作文比赛的情景。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天,王老师把我送进考场,竟在楼道里等了我两个小时。 4 通过插叙紧扣中心。 例 4晚上,我带着作文去请教王老师。一进屋,便闻到一股浓烈的中药味,那一定是为刚出院的母亲熬的。记得在她母亲住院

5、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她几乎都是晚上到医院陪床,白天赶到学校上课,从未请过一天假。此时此刻,我真后悔来打扰她。“谁呀?噢,李杰吧!快进里屋,明天参加作文比赛,咱俩还得说说。”王老师热情的招呼,打断了我的回忆。 5 议论抒情强化中心。 例 5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想了很多很多。李老师就是这样每天从早到晚任劳任怨地工作着。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功名显赫的荣誉。课文相关人物评价一、教学目标:1复习本册中相关课文,并适度进行拓展。2通过复习课文,理解文中关键语句,领悟文中相关人物品德形象,在扎实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进一步理解领悟文章、感悟人物形象的能力。二、教学过程(一)课前学生阅读复习相关课文,

6、思考文中人物形象,做好相关摘录、记录。(二)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三)集体交流,相机补充。1、田老师是一位教学有方,既教书又育人的好老师。2、陶行知是一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3、法布尔是一位对事业执著追求,具有锲而不舍的探索、钻研精神的法国昆虫学家。4、邓小平是一位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5、高尔基是一位教子有方的前苏联文学家,创作有母亲、童年、在人间等伟大的作品。6、思科西是一位与艾滋病顽强抗争,被安南称为“艾滋病小斗士”的南非儿童。7、富兰克林是一位具有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的美国科学家。8、诺贝尔是一

7、位在炸药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瑞典化学家。他还用所有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奖”,奖给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诺贝尔奖后来还增设了“经济学奖”、“地球奖”、“环境成就”等3个奖项。曾有杨振宇、李政道、崔琦等华裔科学家获奖。9、谈迁是一位具有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的明末清初史学家,著有明史巨著国榷。10、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他访名医、尝草药,走遍大半个中国,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完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11、爱迪生是一位美国伟大的发明家,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12、齐白石是中国现代著名书画家,数十年来“不教一日闲过”,从没停止过作画。13、王

8、冕是元末明初的画家与诗人,他是个勤奋好学,孝敬母亲的人。14、孟浩然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作誉满天下。15、贾岛是唐朝著名诗人,他具有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16、辛弃疾是南宋词人。17、吴敬梓是清代小说家,著有儒林外史。18、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小说家,著有水浒传。19、袁枚是清代诗人,著有所见。20、伊索是古希腊寓言家,他编写了伊索寓言。(四)选择文中一人物试作详细介绍。成 语 归 类一、教学目标:1复习本册书中相关成语,并适度进行拓展。2通过复习成语,在扎实复习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成语的读悟能力。二、教学过程(一)请学生预先查找文中成语(二)课上集体交流找到的成语。身临其境

9、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坚韧不拔 鸟栖虫居 满载而归 凶相毕露 名副其实 金蝉脱壳 张口结舌张牙舞爪 形象逼真 乌云密布 犹豫不决 奸诈贪婪迫不及待 皓月当空 树影婆娑 无能为力 惊慌失措连估带猜 翻箱倒柜 惊叹不已 画龙点睛 滥竽充数自相矛盾 电闪雷鸣 家境贫寒 夜深人静 鼓鼓囊囊(三)人物性格(教学有方)的田老师 (关心学生)的陶校长(喜爱昆虫)的法布尔 (爱护动物)的朋加沙(滥竽充数)的南郭 (严肃认真)的贾岛(力大无比)的后羿 (美丽善良)的嫦娥(奸诈贪婪)的逄蒙 (英勇无畏)的李玉和(四)复习第八课课文成语故事1文中讲到了哪几个成语?2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四)集体合作成语归类A、关于

10、成语的来源:1寓言成语:杞人忧天,愚公移山,井底之蛙,愚公移山,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 鹬蚌相争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惊弓之鸟 杯弓蛇影2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海市蜃楼,天衣无缝,牛郎织女 3历史故事:草木皆兵,完璧归赵,纸上谈兵,破釜沉舟,指鹿为马 安步当车 暗渡陈仓 按图索骥 程门立雪 班门弄斧 兵不厌诈 4 名言警句: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来源于民谚俗语的: 投鼠忌器,唇亡齿寒,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从构词形式分析及内容特点分析: 1普通的格式是上下两截用对对子联在一起,如:远走高飞,四分五裂 低三下四

11、惊心动魄2数字成语 从一到十到百千万 (含有夸张性)一石二鸟,一针见血,一刀两断。二三其德,二桃杀三士,二姓之好,不二法门,接二连三,天无二日,心不二用。 三心二意,三头六臂,三五成群。 四通八达,四面楚歌,四分五裂。五花八门,五湖四海,五体投地。六神无主,六亲不认。七嘴八舌,七拼八凑,七零八落。八面玲珑,八面威风,八方呼应。九霄云外,九死一生,九牛一毛。十全十美,十恶不赦,十年寒窗。百发百中,百步穿杨,百感交集。千山万水,千丝万缕,千里迢迢。万众一心,万籁俱寂,万般无奈,万念俱灰,万劫不复,万象更新,万古长青。古诗词复习课(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复习本册书中古诗词,重点复习寻隐者不遇、所见

12、、清平乐 村居,并适度进行拓展。2通过复习古诗,理解古诗中关键词语,理解古今异义,并且感受古诗词中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天真烂漫,快乐无忧。在扎实复习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古诗的读悟能力。3抓住古诗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进行赏析,读写结合。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背诵课外古诗,加强学生积累训练。同学们,古诗词作为咱们祖国灿烂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历来被文人墨客所青睐,咱们在五年的学习生活中,也积累和学习了很多古诗词,你能将你最喜欢的背出来吗?学生背古诗,教师给予评价。2背诵课内古诗,扎实抓好课内训练。 本学期咱们也学习了一些古代诗歌,你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此处为了复习词牌名等,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13、?)学生单独背古诗。3走进复习重点,进行有效训练。这样的三首古诗词,老师把他们放在了一起,请学生再读诗歌。诗读完了,请同学们用你们的眼睛去观察,用你们的心去思考,看看这三首古代诗词都写到了什么人?(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板书:孩子4同样是写孩子,作者用了不同的称呼,你们还知道在古代诗歌当中对孩子还有哪些称呼。这些孩子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天真,活泼,可爱)板书:儿童 天真是啊,虽然是不同的称呼,但是给咱们带来的孩子的快乐是相同的,同学们,你们能读好这三首诗词吗?(学生个别读)咱们像刚才几位同学一样,好好的读古诗词,去感受孩子的天真烂漫。(学生齐读)。(拓展:一首课外描写儿童天真烂漫的古诗:宿

14、新市徐公店,屏显朗读)5过渡:古诗写得好,得益于诗人的反复推敲,这方面被世人称为“苦吟诗人”的贾岛做得最好,请同学们打开推敲这篇文章,好好读一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看看贾岛推敲文字时是怎么做的!学生读出所找的句子后请同学上台表演。贾岛就这么推啊,敲啊!这是文字表面的意思,你们能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吗?请你们再次好好读一读这两句话,看看你真正读懂了什么。所以“苦吟诗人”贾岛最后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下面,咱们就来看看这位著名诗人所写的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 A1、请一位同学读寻隐者不遇,教师说:这一天,诗人贾岛为了拜访一位隐士,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隐者居住的地方,看见了一位玩乐的童子,同学们,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请同座位之间互相表演后学生上台表演。表演的时候指导,(1、礼貌用语;2、古人问候方式;3、重点突出进行了三问三答)在贾岛和小童子对话的过程中,贾岛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贾岛的心情之所以会发生变化,全是因为小童子所说的( ),看来,诗人在这里注重了对话和语言的描写!教师板书。小结:看来,贾岛在写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时候侧重了对语言的描写。过渡:所见中袁枚在描写孩子的时候侧重的又是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