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73218276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单元 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一单元 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一单元 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一单元 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知识结构网络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仪器的识别名称用途使用方法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取用原则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量取浓酸或浓碱的取用连接仪器装置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的使用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给烧杯里的液体加热过滤一贴二低三靠蒸发药品的称量物质的称量液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洗涤仪器用排水法、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中考考点扫描1. 常用仪器的名称、图形、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试管、试管夹、玻璃棒、酒精灯、烧杯、量筒、胶头滴管、滴瓶、铁架台、量筒、集气瓶、漏斗、长颈漏斗、蒸发皿等。2. 药品的取用和存放(1)取用药品的原则(2)取用药品的用量(3)取用药品的方法(4)药品

2、的称量固体:用托盘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5)腐蚀性药品的取用(6)剩余药品的处理3装置连接及气密性的检查4物质加热(1)化学实验中物质加热的主要热源是酒精灯。(2)加热常用的容器有试管、蒸发皿、烧杯、烧瓶等。(3)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容器外壁不能有水。5玻璃仪器的洗涤6物质的溶解、过滤、蒸发和结晶7用集气瓶、水槽等进行排空气或排水的操作。8. 基本操作的运用实验(1)粗盐的提纯(2)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重点难点点拨1. 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原则:三忌原则:第一,不能用手接触药品;第二,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

3、气味;第三,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用量: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实验给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无说明,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剩余药品处理: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方法a.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横二送三直立”,即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如下图所示。 取用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应用镊子夹取,步骤:“一横、二送、三慢竖”,即将试管(或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试管(或容器)口以后,再把试管(或容器)慢慢竖立起来。b.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吸取法:取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如

4、下图所示: 取用较多量时,可用倾倒法,步骤: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朝向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如图所示: 注意:瓶塞倒放;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试管倾斜);标签朝向手心(防止残留药液腐蚀标签)。取用定量药品:取用一定质量的固体药品时用托盘天平称量,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时可用量筒量取。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体积数。 (2)物质的加热给液体加热可以用试管、烧杯、锥形瓶、蒸发皿,给固体加热应使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用试管加热时必须同时使用试管夹或铁夹夹持;用烧杯、锥形瓶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给试管中的液体加

5、热时的注意事项:试管夹应夹在离管口 13处(中上部);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13;试管与桌面成 45角,管口不得对着自己或别人;加热前先将试管的外壁擦干,加热时应先来回移动试管(预热),再用外焰加热试管底部。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试管夹应夹在离管口 13处(中上部);试管口稍向下倾斜;加热时应先给试管预热。(3)玻璃仪器的洗涤普通洗涤:若容器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向容器中加水,选择合适的毛刷,配合去污粉、洗涤剂反复洗涤,然后用水冲洗几次。难溶物的洗涤: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可洗去油脂,然后,再用水冲洗;氧化物或碳酸盐等先用稀盐酸洗后再用水冲洗。洗净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6、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4)玻璃导管、橡皮塞、胶皮管的连接 玻璃导管、橡皮塞、胶皮管的连接,关键掌握两个字润、转,即管口或塞用水稍加润湿,插入过程中应转动插入(如上图)。(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气体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管浸入水里,两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放开手后,导管口有段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如下图。 (6)气体的收集排水集气法适用于收集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特点:收集的气体纯度高,但会混有水蒸气。注意:当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的气泡冒出时方可收集。排空气集气法a.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b.向下排空气法

7、:适用于收集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特点:收集的气体较干燥,但纯度较低。注意:所收集的气体密度与空气的密度大小比较,可用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相比较。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必须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7)过滤所用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烧杯、漏斗。适用范围:分离液体(水或某种溶剂)中不溶性固体物质。操作要点:操作时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的折叠必须和漏斗的角度相符,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二低:滤纸的边缘须低于漏斗口约5mm,漏斗内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以防固体混入滤液。三靠:倒液时,盛装待过滤液体的烧杯嘴和玻璃棒相靠;液体沿玻璃棒

8、流进过滤器,玻璃棒末端和滤纸三层部分相靠;漏斗下端的管口与用来装盛滤液的烧杯内壁相靠,使过滤后的清液成细流沿漏斗颈和烧杯内壁流入烧杯中。洗涤沉淀:向过滤器里加适量蒸馏水,使水面淹没沉淀物,待水滤去后,再加水洗涤几次,即把沉淀洗干净。(8)蒸发所用仪器: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依据原理: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地挥发而浓缩溶液或蒸发结晶。注意事项:a.加热时要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发生飞溅;b.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9)粗盐的提纯(溶解、过滤、蒸发的综合应用)所用仪器: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漏斗、蒸发皿、酒精灯。操作步骤:溶解、

9、过滤、蒸发。玻璃棒在各步操作中的作用:a.溶解加速粗盐的溶解;b.过滤引流;c.蒸发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10)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称、量、溶解的综合应用)所用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操作步骤:计算(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称量(用天平称取所需溶质的质量) 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量) 溶解(将溶质和溶剂放入烧杯中,搅拌使之溶解)若所用溶质为液体,通常不采用称量而是根据密度计算出所需体积,采用量取的方法。(11)药品的存放及药品图标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集气瓶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正放;密度比空气小,倒放)。遇光、受热易分解的药品用棕色瓶

10、盛(如硝酸、硝酸银溶液)。盛碱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白磷存放在水中。易挥发、潮解、吸水的药品应密封保存,如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氢氧化钠、生石灰。有毒的化学试剂要有明显标志并密封后妥善保存。易燃物、易爆物要远离火源。认识常用化学药品的标志。(12)常见事故的处理 意外事故处理方法洒在桌面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浓酸、浓碱流到实验台上浓酸:加碳酸氢钠溶液 水冲洗 抹布擦干浓碱:加稀醋酸 水冲洗 抹布擦干浓酸、浓碱沾到皮肤或衣物上浓酸: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皮肤再涂上35的 NaHCO3溶液浓碱: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

11、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注意:实验中还应注意防暴沸,防倒吸,防炸裂,防失火,防中毒,防爆炸。中考热点预测本单元中考考查的重点是以下几点:1. 据提供的仪器图形填写仪器名称、用途,考查识图及使用注意事项。2. 考查对错误操作的识别,对错误原因及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的分析。3. 考查对意外事故的处理能力。4. 考查思维能力:分析反常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预测违规实验产生的后果,判断实验结果的合理性等。本单元知识为实验操作中最基本的要求,在中考中多作为一个综合实验中的一部分来考查。单独考察基本操作时,多以选择、填空形式考查,尤以天平、量筒、酒精灯的使用为重点。复习技巧点拨1. 了解常用仪器、名称、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了解常用药品的存放,认识常用危险品标志。2. 正确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区分正确操作与错误操作,并了解不正确操作造成的不良后果。3. 针对具体题目要求,能够正确的选择仪器、熟练的安装常见的化学装置组装成套,装置在实验中加以应用。4. 对称量操作进行评价,并对产生误差进行正确分析。知识要点试管玻璃棒酒精灯烧杯集气瓶铁架台(带铁夹、铁圈)量筒胶头滴管药匙漏斗蒸发皿托盘天平石棉网长颈漏斗橡皮塞各仪器对应的图片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药品的取用原则物质的加热和冷却药品取用时的注意事项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玻璃仪器的洗涤过滤蒸发溶液的配制药品的存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