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6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3204310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蕲春县第四实验小学 何国栋 一、教材内容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平面几何的最后阶,(教材6768页)它既是前面所学直观地认识平面图形及有关计算的延续和发展,又为今后逐步由实践几何转入论证几何作了渗透和准备。因此,在教学时,主要是让学生用转化的思想进行操作、观察和比较,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让他们初步学会用确切、简明的数学语言表述概念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初步接触归纳推导出公式并理解并掌握公式的应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具有一定的转化和类比推理能力,并具对圆和圆的周

2、长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易于在转化和类比推理方面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实现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但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学生很难跟以往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因此,在利用转化和类比推理基础上,要结合操作演示,让学生在学习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增加感性的认识,从而真正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且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

3、经过“感知动脑观察合作探究”等系列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泼的数学天地,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魅力,让学生领会图形转化的神奇和魅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注重情境创设,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实际情境,既创设了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又为后继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而且在直观的动画情境中很好地展示了圆的面积概念。使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中计算圆的面积的必要性,同

4、时也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兴趣。 2、注重实践操作,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习是学生的内部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其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其学习过程,学生的创造潜能,存在于学习过程、探究过程之中,而不存在于数学结论中,只有实实在在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探究过程,才能有所创造,培养学生自己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这节课的教学,紧紧抓住“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这一教学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归纳整理。通过学生的剪拼,转化,利用等积变形把圆面积转化成了其他的平面图形,进而归纳、概括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这种多角度的思考,既打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不仅知其然

5、,更知其所以然。 3、注重学法指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应用转化的方法 :本节课中,在求圆面积公式时,不是教师灌输式地教会学生S=r,而是由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猜测操作分析探究”,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转化”的思想,将圆变成已学的图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剪拼,然后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实现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从而推导出圆面积公式。整节课,始终围绕这个主题,从创设生活情境,到提出研究的方向与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推导出公式,教师只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适当进行点拨,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又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6、4、注重教具和学具的应用,有意识地突破学生学习知识的难点 利用圆的面积这一节的教学用具辅助课堂教学,有其直观、形象而又生动的特点,它能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同时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节课恰当地运用教学用具和教材学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圆形卡片学具 六、教学过程 关键词:情境 教具 学具准备 操作 转化 推导 猜测 观察 讨论 运用 交流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学校的花坛的半径为10米,我们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2,揭示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圆的面积”好不好? 板书:圆的面积 3,说一说 师:我们以前学过

7、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把你知道的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生答: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就用以前我们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来算一算圆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 1,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2、动手操作,尝试转化 1),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圆)什么叫圆的面积?能不能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 2),如果把圆平分成8等份、16等份,那请你们拿出自己动手剪开后的学具,用这些近似的等腰三角形小纸片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3),用教具演示,把圆平分成16份,让学生观察圆面积的“转化”。(圆近似成了长方形) 4)、通过上

8、面的操作,你们知道圆的面积公式推导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吗?从上面的操作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3、探究联系,推导公式 现在来看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联系?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呢? 1),猜测,再一次观察老师的示范 2),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每一组学生回答,并展示自己拼成的作品 3),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圆的面积采用的是“化曲为直”的“转化”法。如果把圆平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分得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 4),小组讨论总结出:拼成的长方形面积和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 5),观察,小组讨论得出公式:(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

9、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S =rr =r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下面我们就应用圆的面积公式来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问题。出练习让学生做,巩固所学知识 2、再次出示上课前提出的情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帮助学生订正 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全班汇报交流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既能达到巩固的作用,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正确认识,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一)组织交流 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 (1)本节所学的主要公式是什么? (2)如果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量? (二)总结 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一般都用到

10、“转化法”这种数学思想。圆的面积公式,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如计算:环形面积、圆形花坛的面积、麦田自动喷灌的面积、树干的横截面积、圆形蒙古包的面积、圆形凉亭的面积、圆形饭桌的面积、水桶底面积、圆锥沙堆的底面积等都用到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希望大家多留意观察身边周围的事情,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再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它,这样你的学习成绩会大有进步的! 七,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1) 长方形的积=长 宽 圆的面积 =周长的一半半径 S = rr =r 八、教学评价设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在教学评价这一环节力争做到:(一)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在复习旧知识时恰当评价学生的

1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在运用旧知识时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蕲春县第四实验小学 何国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在教学和设计中充分利用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在教学和设计中大胆运用以下环节:1,既然数学源于生活,那么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使学生感受到所研究的数学知识就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直观地唤起其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2,启发学生归纳出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是采用“割补法”、“旋转平移法”等数学“转化”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3,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体现了以学生为

12、主体的思想。尤其是让学生自己“剪”、“拼”,进一步使学生感知圆的边缘是曲线,拼成的图形边缘接近直线。体现了让学生在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中获取知识的新理念,这样跟进一步运用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把问题化归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利用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找到推导圆面积公式的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及创新意识,引导和帮助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让每个学生各方面都能有所提高和发展。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由于教学设备的不完善,使得这节课的教学还是显得有些呆板,特别是由于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使这节课的教学还不够生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以改进,在此,我希望得到各位教师的指导,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