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现况与展望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731896 上传时间:2017-07-1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生能源现况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再生能源现况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再生能源现况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再生能源现况与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再生能源现况与展望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生能源现况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能源现况与展望(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再生能源現況與展望 太陽能及風能產業洪秋安壹、中國大陸能源產業概況一、能源結構中國大陸缺油富煤,在傳統能源的利用上,煤炭佔據最主要地位,2007 年煤炭消費量約佔總能源消費量的 70%。在新能源方面,核能利用技術相對成熟,利用較多,2007 年消費量約佔 1%;風能利用近年發展迅速,但規模仍然偏小,2007 年消費量約佔 0.17%;太陽能電池目前中國大陸安裝容量較少,但在電池生產方面規模較大,2007 年約佔全球太陽能電池產量 15%-20%左右;潮汐能、生物能源等方面,目前開發利用規模偏小。圖 1:中國大陸與全球主要能源消費構成比例比較大 陸 2007年 主 要 能 源 消 費 構 成

2、比 例天 然 氣3%石 油20%水 電6%核 電1%煤 炭70%全 球 2007年 主 要 能 源 消 費 構 成 比 例天 然 氣24%石 油35%核 電6%水 電6%煤 炭29%資料來源:BP 能源統計二、主要能源發電成本比較表 1:中國大陸主要能源發電成本比較發電形式 煤炭 水電 核電 風電 太陽能發電成本(元/千瓦時) 0.21 0.06 0.25 0.28 3.28資料來源:金鼎證券整理上述各類發電成本具體估算條件如下:煤炭發電:以國投電力(600886)披露的資料,2007 年標煤單價 432 元/噸的情況估算水力發電:以長江電力(600900)披露的資料估算核電:根據部分核電站運

3、營資料估算風電:以內蒙古巴彥淖爾烏蘭伊力更風電場 300 兆瓦風電特許權項目成本估算太陽能:以多晶矽 200 美元/公斤的價格估算通過上述的成本比較,我們認為,煤炭由於不可再生性,存在價格上漲而提高發電成本的壓力,水電則受限於地理環境,二者目前已經發展成熟,潛力不大。核電、風電目前發電成本已經接近火力發電成本,隨著技術的成熟,有望在未來幾年獲得快速發展。而太陽能發電成本,則有望隨著多晶矽價格的下降而下降。貳、中國大陸風能行業分析一、風能產業鏈圖 2:風電行業大致產業鏈圖資料來源:金鼎證券整理風電產業鏈的大致情況是:鋼鐵、稀土等企業提供原材料,由零部件生產企業生產葉片、發電機、控制系統等零部件,

4、再由風機企業整合成機組,安裝到風電場,然後發電提供給專用物件或並網提供給普通的電力用戶。目前中國大陸涉及零部件和風機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中材科技(002080)提供葉片、天馬股份(002122)提供軸承、金風科技(002202)提供風機以及投資風電場。表 2:涉及風電產品的主要上市公司產品 涉及 A 股上市公司葉片 中材科技、鑫茂科技、九鼎新材、棱光實業、天奇股份、天威保變軸承 天馬股份、方圓支承風機 金風科技、東方電氣、上海電氣、華儀風電、湘電股份、天威保變資料來源:金鼎證券整理 二、風機行業分析1、全球風電發展迅速圖 3:全球風電裝機累計容量和年新增容量全 球 風 電 裝 機 累 計 安

5、裝 容 量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MW 全 球 風 電 裝 機 年 度 安 裝 容 量01000020000300001995 1998 2001 2004 2007MW-50%0%50%100%年 度 安 装 容 量 增 幅資料來源:GWEC(全球風能理事會)截至 2007 年底,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 93.86GW,佔所有發電裝機容量比例不足 3%。每年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持續快速增長,2007 年新增裝機容量19.87GW,同比增長 30.1%。累計裝機容量在區域分佈上,主要集中於歐洲(60.

6、8%) 、北美(19.88%)和亞洲(16.87%) ,但近兩年北美和亞洲的新增裝機容量增速超過了歐洲。根據 GWEC 的預測,到 2012 年,全球累計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 240.3GW。亞洲地區的風電裝機容量將從當前的 15.GW 增加至 66GW,增長 3.16 倍,屆時佔全球比例上升至 27.5%。歐洲裝機容量將達到 102GW,所佔比例下降至 42.4%。北美地區達到 61.3GW,所佔比例上升至 25.5%。2008 年至 2012 年,亞洲地區累計新增裝機容量約 50.2GW,佔全球新增容量的 34.3%,超過歐洲的 44.9GW 和北美的42.6GW。2、主要風電設備商圖 4:

7、2007 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市場前十大供應商市場份額2007年 各 設 備 商 在 全 球 新 增 風 電 裝 機 容 量 市 場 份 額GE Wind,16.60%Vestas,22.80%Gamesa,15.40%Acciona,4.40% 華 銳 , 3.40%金 風 科 技 ,4.20%其 他 , 10.50%Nordex,3.40%Enercon,14.00%Siemens,7.10%Suzlon,10.50%資料來源:丹麥 BTM 諮詢公司全球風電機組市場比較集中。2007 年前三大產商佔據近 55%的市場份額,前十大產商佔據近 90%的市場份額。佔據 22.8%份額的龍頭企業 V

8、estas,位於丹麥,當地風電裝機容量佔全國比例超過 20%,位居全球各國之首。中國大陸的金風科技和華銳風電分別以 4.2%和 3.4%的市場份額躋身前十。3、中國大陸風電發展現狀和市場容量估算中國大陸是世界上風電市場增長最快的國家,在過去七年年均增長速度達到56%。目前風電裝機容量約 5.9GW,位居全球第五。中國大陸研究指出沿海可利用風能約 1,000GW,內陸地區(主要是蒙古、新疆、甘肅等省區)可利用風能約300GW。圖 5:中國大陸累計風電裝機容量中 國 大 陸 累 計 風 電 裝 機 容 量 ( MW)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00 2002 20

9、04 2006主 要 國 家 累 計 風 電 裝 機 容 量 增 速 ( %)0204060801001202002 2003 2004 2005 2006德 國 西 班 牙美 國 印 度丹 麥 中 國 大 陸資料來源:GWEC,丹麥 BTM 諮詢公司,金風科技招股說明書根據中電聯的資料,2007 年中國大陸發電量 32,559 億千瓦時,其中火電比例約 82.86%,水電、核電、風電所佔比例分別為 14.95%、1.9%、0.17%。其 2007年發電量增長率分別為 13.8%、17.6%、14.1%和 95.2%,風力發電仍然處於發展初期,但增長速度較快。對比目前世界上主要風力發電國家,丹

10、麥風電裝機容量達到其國內總裝機容量的 25%,發電量佔 16%,領先於全球其他國家。德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風力發電也頗具規模,2007 年裝機容量增長率仍然分別達到 8.1%和 30.3%。相比中國大陸裝機容量僅佔 0.56%,仍處於較低水準。 表 3:主要國家 2007 年底風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佔該國比例德國 丹麥 西班牙 美國 印度 中國大陸裝機容量比例 17.0% 25.0% 18.7% 1.7% 9.0% 0.56%發電量比例 7.0% 16.0% 10.0% 1.0% 4.5% 0.17%資料來源:GWEC、EIA、中電聯根據中國大陸發改委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規劃目標,至 2010 年風

11、電裝機容量達到 1,000 萬千瓦,則未來三年新增容量達到 410 萬千瓦,按 3,800 元/千瓦(金風 750KW 機型售價)的價格估算,風電機組市場容量約 155.8 億元。若按6,400 元/千瓦(金風 1,500KW 機型售價) ,風電機組市場容量約 262.4 億元。根據中國大陸可再生能源委員會的預計,至 2015 年中國大陸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 5,000 萬千瓦,約佔全國發電裝機容量 5%的比例。按 3,800 元/千瓦的售價估算,至 2015 年風電機組的總市場容量約 1,670 億元,年均 200 多億元。若按 6,400 元/千瓦的售價估算,市場容量約 2,282 億元,年

12、均 285 億元。4、中國大陸風機行業競爭狀況截至 2006 年底,中國大陸風電累計裝機容量中,國外風力發電機組製造商佔總裝機容量的 65.92%,中國大陸產商市場份額僅 34.08%。不過近年中國大陸產商的市場份額迅速擴大,年新增容量市場份額從 2002 年的 25%增加至 2007 年的 55.9%,超過了國外設備產商。目前中國大陸產商的產能近 5,000MW,預計至2010 年將達到 10-12GW,其中近一半產能來源於華銳風電、金風科技和東方電氣三家產商。外商市場份額日趨下降,主要產商包括美國的 GE(瀋陽) 、西班牙的Gamesa(天津) 、丹麥的 Vestas 和印度的 Suzlo

13、n(天津)。2007 年大陸新增風電機組 3,155 台,裝機容量 330.4 萬 KW。從安裝的機組功率來看,750KW、850KW、1,500KW 成為新安裝機組的主要選擇,其安裝台數分別佔總新安裝台數的 34.7%、29.3%和 27.6%。1,500KW 機組將可能成為 2008 年以後主要安裝機型。從各廠商的情況來看,金風科技 2007 年安裝的 95%為 750KW 機組,華銳風電則全部為 1,500KW 機組,850KW 的機型則主要由外資的 Gamesa 和Vestas 生產安裝。截至 2007 年底,中國大陸風電機組製造商共有 40 家,其中國有控股公司 17家,民營企業 1

14、2 家,合資企業 7 家,外商獨資企業 4 家。這些企業中,已具備大批量生產能力的企業包括金風科技、華銳風電、東方電氣、浙江運達、南通航太萬源安訊能等 6 家;已具備小批量生產的包括上海電氣、華儀風電、湘電股份等 11 家;整機設計中的有保定天威、上海萬德、南車集團等 19 家;外資有GE、Gamesa、Vestas、Suzlon。在機組技術方面,主要包括雙饋式變槳變速機型(主流技術) 、直驅永磁式變槳變速機型、失速型定槳定速機型。圖 6:中國大陸年新增裝機容量的市場構成和 2007 年新增市場份額情況中 國 大 陸 年 新 增 裝 機 的 機 組 來 源 構 成75% 70%55.10%1.

15、60%42.20%55.90%41.30%30%25%3.70%0%20%40%60%80%2004 2005 2006 2007國 外 產 商 大 陸 產 商 合 資 企 業2007年 大 陸 新 增 容 量 市 場 份 額華 銳 ,20.57%其 他 ,1.58%Nordex,1.68%Vestas,11.16%GE,6.45%Suzlon,6.24%Gamesa,16.96%航 天 安 迅能 ,1.54%東 汽 ,6.72%運 達 ,1.98%金 風 ,25.12%資料來源:CREIA,GWEC, 2007 年中國風電產裝機容量統計5、中國大陸發展規劃根據中國大陸發改委的新能源發展計畫,預計至 2010 年將主要在沿海和三北地區建設 30 家 100MW 規模的風力發電場,以及在江蘇、內蒙古建設 3 座 1GW 規模的風力發電場。在廣東、福建、江蘇、山東、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等風力資源豐富地區,每個省區裝機容量將超過 2GW。6 個風力發電基地也都將建立起 GW 規模發電場。6、政策及技術壁壘根據發改委的要求,風電場的風電設備國產化率必須達到 70%以上才允許建設,設備的國產化率要求成為進入本行業的政策壁壘之一。對大型風力發電機組要求使用壽命在 20 年以上,新機組在投入使用前必須經過樣機的中試,需要可以併網的試驗風電場來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