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73076492 上传时间:2021-03-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全球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全球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全球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全球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全球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012020年全球新材料市场及发展概况据有关机构测算2019年全球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2.8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在积极发展新材料,尤其是发达国家,因为新材料是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也是决定一国高端制造及国防安全的关键因素。从材料结构来看,先进基础材料产值比重占49%,关键战略材料产值比重占43%,受3D打印材料、石墨烯、超导等新兴产业技术不断突破,前沿新材料比重有所上升,达到8%。022020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2.1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据有关机构测算2011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仅仅为0.8万亿元,到2019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

2、已增长至4.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20%。目前,新材料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从追求大而全向高精尖转型,北京、深圳、上海、苏州已经成为国内四大纳米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京津地区、内蒙古包头、江西赣州及浙江宁波等地则成为稀土钕铁硼材料的主要生产基地;武汉、长春、广州、厦门成为光电新材料的主要产业基地。尽管我国新材料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进入材料大国行列,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存在明显的短板与不足,具体表现为总体产能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端应用领域尚不能完全实现自给、创新能力不突出。以电子材料为例,从需求角度看,中国电子材料需求全球第一,从生产角度看,我国高端电子材料生产市场份额小于3%,高端电子材

3、料基本依赖进口。尤其是:碳化硅半绝缘衬底、导电衬底及外延片、MEM器件封装玻璃粉、高性能氮化物陶瓷粉体及基板、电子信息功能陶瓷材料等材料自给率基本为0%;光刻胶自给率不到5%,氮化镓单晶、氮化镓单晶衬底自给率仅为5%。2.2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布局我国新材料产业已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我国的新材料产业已形成集群式的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轴心,东北、中西部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分布,各区域材料产业的发展和空间分布都各有优势、各具特点。2020年全球新材料产业政策概况2020年全球新材料投融资概况2015-2018我国成立多个新材料产业基金。在政府支持与市场驱动的双重助力下,新材料领域的创业和投资也方兴未艾。2015-2018我国成立了多支新材料产业基金,目标规模超千亿。2019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国内仅显示材料产能扩充方面,已公布的投资超过400亿元,其中偏光片、PI膜、掩膜版等产能增加领先于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