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韩愈专练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173067057 上传时间:2021-03-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韩愈专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韩愈专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韩愈专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韩愈专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韩愈专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韩愈专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韩愈专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愈专练再与鄂州柳中丞书唐韩愈愈愚,不能量事势可否,比常念淮右,以靡弊困顿三州之地,蚊蚋蚁虫之聚,感凶竖煦濡饮食之惠,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为帅,出死力以抗逆明诏、战天下之兵,乘机逐利,四出侵暴,屠烧县邑,贼杀不辜。环其地数千里,莫不被其毒。洛、汝、襄、荆、许、颍、淮、江,为之骚然。丞相、公卿、士大夫,劳于图仪。握兵之将,熊罴貙虎之士,畏懦蹙蹜,莫肯杖戈为士卒前行者。独阁下奋然率先,扬兵界上,将二州之守,亲出入行间,与士卒均辛苦,生其气势。见将军之锋颖,凛然有向敌之意。用儒雅文字章句之业,取先天下,武夫关其口而夺之气。愚初闻时方食,不觉弃匕箸起立。岂以为阁下真能引孤军单进,与死寇角逐,争一

2、旦侥幸之利哉?就令如是,亦不足贵。其所以服人心,在行事适机宜,而风采可畏爱故也。是以前状辄述鄙诚。眷惠手翰还答,益增忻悚。夫一众人心力耳目,使所至如时雨,三代用师,不出是道。阁下果能充其言,继之以无倦,得形便之地,甲兵足用,虽国家故所失地,旬岁可坐而得,况此小寇,安足置齿牙间?勉而卒之,以俟其至,幸甚!夫远征军士,行者有羁旅离别之思,居者有怨旷骚动之忧,本军有馈饷烦费之难,地主多姑息形迹之患。急之则怨缓之则不用命浮寄孤悬形势销弱又与贼不相谙委临敌恐骇难以有功。若召募土人,必得豪勇,与贼相熟,知其气力所极,无望风之惊,爱护乡里,勇于自战。征兵满万,不如召募数千,阁下以为何如?傥可上闻行之否?计已

3、与裴中丞相见,行营事宜,不惜时赐示及,幸甚,不宣。愈再拜。【注】柳中丞:唐朝名臣、书法家柳公绰,太子太保柳公权之兄。曾参与讨平淮西吴元济之乱。童子:淮西镇的牙将董重质,擅长用兵,后辅佐吴元济。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屠烧县邑,贼杀不辜 辜:罪B. 而风采可畏爱故也 畏:敬佩C. 是以前状辄述鄙诚 鄙:鄙陋D. 本军有馈饷烦费之难 馈:赠送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出死力以抗逆明诏、战天下之兵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B. 与士卒均辛苦,生其气势 则移其民于河东C. 继之以无倦,得形便之地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D. 旬岁可坐

4、而得 攀援而登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开篇铺叙吴元济坐守三州的局势,接着通过朝廷重臣与柳公绰对此事态度的对比,热情褒扬柳公绰,表达对他的敬重与景仰。B. 身为唐朝的一名儒生,柳公绰性素强直,忠勇而有大臣之节,但韩愈对于他孤军挺进与敌寇死战的冒失行为与侥幸心理也表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C. 韩愈认为军队远征,军士疲弊,而当地有地位的人姑息敌寇,对此,他向柳公绰提出了在当地招募土人来应对敌寇的意见,并希望柳公绰能够采纳。D. 全文气势连贯,条理清晰,说理透彻,读者在文中可以看出面对中唐之后的藩镇割据,柳公绰对时局有极大的忧虑,也可看出他高度的责任感和身先士

5、卒的品质。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急 之 则 怨 缓 之 则 不 用 命 浮 寄 孤 悬 形 势 销 弱 又 与 贼 不 相 谙 委 临 敌恐 骇 难 以 有 功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握兵之将,熊罴貙虎之士,畏懦蹙蹜,莫肯杖戈为士卒前行者。(2)夫一众人心力耳目,使所至如时雨,三代用师,不出道。【答案】14. D 15. D 16. B 17. 急之则怨/缓之则不用命/浮寄孤悬/形势销弱/又与贼不相谙委/临敌恐骇/难以有功 18. (1)手握重兵的将领,勇猛的武士劲旅,畏惧懦弱,退缩不前,没有人愿意拿起兵器成为士卒的先行者。(2)一般普通人的身心想

6、法,是(希望)让到来的军队如同应时的雨水,夏商周三代使用军队作战,不超出(在)这样的想法。【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D“本军有馈饷烦费之难”的意思是自己的军队有运送粮饷耗费巨大的难题。“馈”译为“传输,运输”。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B“其”:代词,代士卒;代词,那里。C“之”:代词,代这件事;代词,我,指自己。D两个“而”都作连词,表修饰。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的能力。B“但韩愈对于他孤军挺进与敌寇死战的冒失行为与侥幸心理

7、也表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错。原文,“岂以为阁下真能引孤军单进,与死寇角逐,争一旦侥幸之利哉?就令如是,亦不足贵。其所以服人心,在行事适机宜,而风采可畏爱故也”。由此可见,作者不认为柳中丞是冒失的孤军挺进,他能服人心是因为他个人的人格及能把握时机。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急之则怨缓之则不用命”的意思是催促得急了就会有怨恨,缓了就不会服从。句中的“急之则”与“缓之则”对称,所以“怨”和“缓”之间要停顿,且“不用命”后也需停顿。“形势销弱”的意思是形势衰微。“形势”作主语,“销弱”作谓语,故应在“形势销弱”前后停顿。“临敌恐骇难以有功”意思是面对敌人时恐惧惊吓,很难有功

8、。句中“临敌”作状语,修饰“恐骇”,所以应在“临敌恐骇”前后停顿。“难以成功”意思很容易理解,中间不用断开。断句后,疏通语意为:催促得急了就会有怨恨,缓了就不会服从,浮躁而无所依靠,形势衰微。又不了解贼人的详细情况,面对敌人时恐惧惊吓,很难有功。【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1)句关键得分点为:“畏懦蹙蹜”,畏惧懦弱;“莫”,没有人;“杖”,拿起;“前行者”,先行者。第(2)句关键得分点为:“众人”,一般普通人;“所至”,到来的军队;“师”,军队;“是道”,这样的想法。参考译文:我愚钝,不能估量世事的局势情形,常常念及淮西,因为那凋敝残破的三州土地,(那里)奸邪恶人

9、聚集,感叹恶贼互相勾结,军队粮草供给充足,在董重质的辅佐下,坐在堂上自奉以为帅,拼死抵抗君王的明诏,迎战天下的军队,乘机追逐自身的利益,四处侵犯暴掠,屠杀百姓,焚烧县邑,杀死无辜的人,周围方圆数千里,没有不遭受他们毒害的,洛、汝、襄、荆、许、颍、淮、江等地,都为之骚动。丞相、公卿、士大夫,只知辛劳地图谋商议(懦弱不前);手握重兵的将领,勇猛的武士劲旅,畏惧懦弱,退缩不进,没有人愿意拿起兵器成为士卒的先行者。唯独您奋然做出表率,领兵来到界上,率领两个州的郡守,亲自出入于行伍之间,与士卒同甘共苦来壮大他们的气势。见将军凌厉的气势,有对敌的决心让人敬畏,用儒雅的文字文学的功业,取得居于天下武夫之前的

10、地位,使他们不敢开口说话,压倒了他们的气势。我刚听到这件事时正在吃饭,忍不住放下了羹匙筷子站了起来。难道我认为阁下真的是能率领孤军独自挺进淮西,与顽敌角逐,争夺在某一天里侥幸获得的胜利吗?纵然是这样,也不值得推崇。一个人能服人心的原因,在于他行事能把握合适的时机,而他个人的风采值得人们尊敬爱戴和佩服的缘故。因此我就在前面的书信中陈述了我(对您的)鄙陋的诚心,承蒙您眷顾,亲笔写信回复我,更是增添了我的喜悦与惶恐。一般普通人的身心想法,是(希望)让到来的军队如同应时的雨水,夏商周三代使用军队作战,不超出(于)这样的道理。阁下若果真能够实践这话,并能不懈怠地努力,得到有利的地理形势,军队武器和用度充

11、足,即使是原来所丢失的土地,十年后也可轻松地获得,更何况是小小敌寇,哪里值得挂在嘴上呢?努力去完成这件事,(我将)等待它的到来,幸运得很啊! 远征的军士,行军的士兵有羁旅离别的愁思,家中的亲人有长期离别不安宁的忧虑,自己的军队有运送粮饷耗费巨大的难题;本地有地位的人有姑息事件的忧患,催促得急了就会有怨恨,缓了就不会服从,浮躁而无所依靠,形势衰微。又不了解贼人的详细情况,面对敌人的时候恐怕会恐惧惊吓,很难有功。如果招募当地土人,定能找到豪勇之士,他们与贼人相熟,知道他们实力达到的程度,没有望风的不安,能爱护乡里,勇于为自己而战。征兵满一万,不如招募数千土人。阁下认为如何呢?如果觉得还可行是否可以

12、上听君王实行呢?我的计划已经和裴度将军商议过,军中的事宜,还望您到时候不吝赐教,是我的荣幸啊!答刘正夫书韩愈愈白进士刘君足下:辱笺,教以所不及,既荷厚赐,且愧其诚然,幸甚幸甚!凡举进士者,于先进之门,何所不往?先进之于后辈,苟见其至,宁可以不答其意邪?来者则接之,举城士大夫莫不皆然,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辈之名,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有来问者,不敢不以诚答。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惟其是尔。”如是而已,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

13、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夫文岂异于是乎?汉朝人莫不能为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为之最。然则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若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足下家中百物,皆赖而用也,然其所珍爱者,必非常物。夫君子之于文,岂异于是乎?今后进之为文,能深探而力取之,以古圣贤人为法者,虽未必皆是,要若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之徒出,必自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有文字来,谁不为文,然其存于今者,必其能者也。顾常以此为说耳。愈于足下,忝同道而先进者,又常从游于贤尊给事,既辱厚赐,又安得不进其

14、所有以为答也。足下以为何如?愈白。10.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辈之名 接:接待,此处可理解为“笼络”B. 宜师古圣贤人 师:以为师C. 虽不为当时所怪 怪:奇怪D.忝同道而先进者 忝:有愧于11.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来者则接之今后进之为文B.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辈之名 则共观而言之C.为文宜何师 以古圣贤人为法者D. 然其所珍爱者 然其存于今者12.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苟见其至,宁可以不答其意邪?如果看见他来了,怎么可以不回应他的诚意呢?B. 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名声存在的地方,就是诽谤指向的地方。

15、C. 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并不是一定要文章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且以那样的方式结束。D. 必自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必定是出自这样做的人,而不是出自遵循寻常世俗之见的人。13.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14. 请分条概括本文在学习“为文”问题上作者所持的观点。【答案】10. C 11. D 12. C13. (示例)古代圣贤所写的书完全保存了下来,文辞各不相同,应当效法谁呢?至于圣君治国之道,不用文士也就罢了,若重用文士就一定会看中那些有才能的人。14. (示例)本文中韩愈认为应以古代圣贤为师,且重在学习圣贤的思想而非言辞;为文不要太关注难易,贵在“能自树立”(或:不因循守旧,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参考译文:韩愈复信进士刘君足下:蒙你惠书求教,显示出我(在学问上)所不及之处,既多承赐与,且惭愧我确实如此。这真是非常幸运的事啊!凡是要举进士科的人,无论哪个进士出身的士大夫家,哪家不可以去拜访?前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