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1教案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2940720 上传时间:2021-03-1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力学1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结构力学1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结构力学1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结构力学1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结构力学1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力学1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力学1教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莱阳农学院教案2005 2006 学年第 二 学期课 程 名 称结 构 力 学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时数50开课院(部)建筑工程学院教研室结构教研室授 课 班 级土木工程2004级主 讲 教 师冯 秀 梅职 称 讲 师教研室主任冯 秀 梅专业负责人二六 年 二 月莱阳农学院教案课程名称结构力学授课专业土木工程班级2004课程代码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限选课程();全校性选修课程( )授课教师冯秀梅职 称讲师单 位建筑工程学院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 验();田间观察()实际操作();讨 论();上机()考核方式闭卷( );开 卷( );课程论文( )具体操作( );多种形式结合( )

2、课程教学总学时数学时:50学 分 数2.5学时分配课堂讲授 46学时; 实验课 学时; 田间观察学时实际操作 学时; 讨 论学时; 上 机4学时教材名称 结构力学教程()作 者龙驭球包世华出版社及出版时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指定参考资料结构力学()结构力学作者张俊张长领吴大炜出版社及出版时间重庆大学出版社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授课时间第2周至第14周;星期三第1,2节、星期五第6,7节、备注注:表中( )选项请打“” 周次第 2周,第1次课;总第1次课 章节名称第1章 绪论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 验();田间观察()实际操作();讨 论();上机()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课堂板书教学目

3、的与要求通过绪论使学生了解结构力学的学科内容及学习任务。教学基本内容纲要一、明确结构的定义,从几何角度对结构进行划分。阐述结构力学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关系,同时确定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明确结构力学的基本任务。介绍结构力学计算方法应考虑的条件:(1)力系的平衡条件或运动条件;(2)变形的几何连续条件;(3)应力与变形间的物理条件(本构方程)。二、结构的计算简图及简化要点,掌握简化原则和明确简化要点:1、结构体系的简化2、杆件的简化3、杆件间连接的简化4、基础的简化5、材料及荷载的简化三、讲解杆件结构力学中杆件的分类。四、荷载的分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杆件、节点、支座的简化及计算简图的确定。难

4、点:各支座形式的传力形式。教学过程设计回顾前面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的基本知识,介绍本门课程的重点及学习方法,通过实例来介绍结构力学的计算方法及如何确定荷载、计算简图。作业、讨论及辅导讨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结构形式,明确各个不同的建筑形式中的荷载传递形式。课后小结板书清晰工整,对本节知识的重、难点的把握适度;教学方法应用灵活,课堂气氛活跃,达到预期的效果参考资料1、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结构力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2、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结构力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3、孙俊、张长岭主编结构力学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4、吴大炜主编结构力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5、 2000年9月5、阮澍铭,于玲玲 结构力学概念题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周次第 2 周,第2次课;总第2次课 章节名称第2章 平面体系的构造分析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 验();田间观察()实际操作();讨 论();上机()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课堂板书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学生掌握平面几何构造分析的方法教学基本内容纲要几何构造分析的基本概念,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体系的构造分析 难点:几何不变体系基本组成规则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第一节的内容引申到结构需要稳定的问题,如何判断结构的稳定问题就又此节开始介绍几何构造分析的基本概念,通过概念和实例进一步引出几何不变

6、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并通过例题讲解几何不变体系基本组成规律的应用。作业、讨论及辅导习题 2-2a、2-3d、2-4e.课后小结这一章是结构力学的基本部分,打好基础才是关键。课堂强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构造组成规律的掌握。板书清晰工整,对本节知识的重、难点的把握适度;教学方法应用灵活,课堂气氛活跃,达到预期的效果参考资料1、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结构力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2、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结构力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3、孙俊,张长岭主编结构力学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4、吴大炜主编结构力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5、阮澍铭,于玲玲 结构

7、力学概念题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周次第 3周,第1次课;总第3次课 章节名称第2章 平面体系的构造分析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 验();田间观察()实际操作();讨 论();上机()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课堂板书教学目的与要求加深对平面几何构造分析的规则的理解与应用。掌握平面杆件体系的计算自由度计算方法。教学基本内容纲要 瞬变体系、瞬变、无穷远处瞬铰的概念。 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1)一个点与一个钢片之间的连接方式 (2)两个钢片之间的连接方式 (3)三个钢片之间的连接方式 平面杆件体系的装配格式,平面杆件体系的计算自由度,体系的几何组成及静定性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8、: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自由度的计算。难点: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的理解与应用,利用规则分析的具体的平面体系。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提出瞬变体系、瞬变、无穷远处瞬铰的概念。然后引伸到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通过例题讲解规律的具体应用。作业、讨论及辅导2-7a、b、2-9c、2-11。课后小结本节课中的概念较多需要理解和记住,而且之间的区别要掌握。对本节知识的重、难点的把握适度;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在以后的知识中应用还很多强调学生掌握好此点知识。对比的教学方法应用灵活,课堂气氛活跃,达到预期的效果。参考资料1、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结构力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2、龙驭球、包

9、世华主编结构力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3、孙俊、张长岭主编结构力学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4、吴大炜主编结构力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5、阮澍铭,于玲玲 结构力学概念题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周次第 3 周,第2次课;总第4次课 章节名称第3章 静定结构内力分析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 验();田间观察()实际操作();讨 论();上机()教学时数授课方法和手段课堂板书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静定梁的内力分析方法。教学基本内容纲要静定梁截面的内力分量及正负号规定;静定梁指定截面内力的计算方法截面法;荷载与内力之间的微分关系;荷载与内力之间的增量关系;

10、荷载与内力之间的积分关系。用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梁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难点:利用内力与荷载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绘制和校核内力图。梁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教学过程设计静定梁截面的内力分量及正负号规定,静定梁指定截面内力的计算方法截面法;梁内力与荷载之间的各种关系。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如何用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作业、讨论及辅导习题:3-1c、f、g、h。课后小结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是结构力学求解内力的基础。把握好基础的知识才能为后续知识打下良好的开端。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参考资料1、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结构力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2、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结构力

11、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3、孙俊、张长岭主编结构力学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4、吴大炜主编结构力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5、阮澍铭,于玲玲 结构力学概念题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周次第 4 周,第1次课;总第5次课 章节名称斜梁及静定多跨梁的内力计算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 验();田间观察()实际操作();讨 论();上机()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课堂板书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静定斜梁的内力计算方法。静定多跨梁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教学基本内容纲要计算静定斜梁时荷载的转化方法,斜梁中弯矩、剪力、轴力的具体计算,通过例题来具体示例。多跨梁的内

12、力计算:从几何构造上来分析静定多跨梁,静定多跨梁通常分为附属部分和基本部分,常见计算顺序先附属部分后基本部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静定多跨梁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难点:多跨梁基本部分和附属部分的划分及受力特点,静定多跨梁的内力图绘制。教学过程设计斜梁的概念,通过例题来具体示例,计算静定斜梁时荷载的转化方法,斜梁中弯矩、剪力、轴力的具体计算。从几何构造上来分析静定多跨梁,静定多跨梁通常分为附属部分和基本部分,通过例题讲解多跨梁的求解原则及方法。作业、讨论及辅导习题:3-5a、b。课后小结本节内容在以后的毕业设计中能应用得到,同学们应很好的理解。对于多跨梁的计算问题应把握好其层次图。参考资料1

13、、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结构力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2、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结构力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3、孙俊、张长岭主编结构力学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4、吴大炜主编结构力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5、阮澍铭,于玲玲 结构力学概念题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周次第 4周,第2次课;总第6次课 章节名称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 验();田间观察()实际操作();讨 论();上机()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课堂板书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静定平面刚架的特征及应用、掌握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方法。教学基本内容纲要 刚架的特点,刚架中刚节点可以承受和传递弯矩,因而在刚架中弯矩是主要内力。刚架的支座反力求解。刚架中各杆的杆端内力,正确的选取隔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