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夹具综合试验指导书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2940622 上传时间:2021-03-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合夹具综合试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组合夹具综合试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组合夹具综合试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组合夹具综合试验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组合夹具综合试验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合夹具综合试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夹具综合试验指导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组合夹具设计性实验实验指导书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一 实验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工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成本越来越低,尤其组合夹具的使用,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果。因此,了解组合夹具的使用,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通过对组合夹具的组装实验,可以了解到组合夹具的使用范围,类型,初步掌握组合夹具的使用原则,设计原理、以及简单的装配技术。实验中,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机床夹具、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装备设计方面的知识,才能完成本实验。工艺规程的设计、组合夹具元器件的选择,组合夹具装配方案的确定以及自己动手组装组合夹具,这些都具

2、有设计性。加强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机械制图能力,是开设本实验的根本初衷。 二 实验所需设备1 十套典型零件的组合夹具组件,其中包括钻削类和铣(或刨)削类组合夹具,以及每个零件加工某道工序所用的基础件、定位元件、夹紧元件、以及钻套、钻模、对刀块等辅助元件。2 装配所用工具若干套。三 实验内容和要求1. 实验分组每班分成二个大组,每1620人为一个大组,每2人配合共同组装二套组合夹具。组合夹具组装实验用典型零件:(参见附图,单击图面可以放大阅读零件图)图号zhjj01:拨叉(钻铰孔) 图号zhjj02:叉子(钻铰孔)图号zhjj03:活塞(钻孔

3、) 图号zhjj04:底座(钻斜孔) 图号zhjj05:楔块(钻斜孔) 图号zhjj06:支座(刨面和槽)图号zhjj07:支架(铣斜槽) 图号zhjj08:鼓轮(铣斜面)图号zhjj09:滑块(铣双斜面) 图号zhjj10:托脚(铣开口槽)2实验任务:每个实验小组中必须任选铣剥类零件、钻铰类零件各一个,根据零件图的加工要求,合作完成拆装两套组合夹具,具体实验任务如下: 确定这两个零件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分析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并设计选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分析指定工序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定位原理、并选择合理的定位元件; 分析该加工表面的夹紧原理(夹紧力的方向、夹紧力的作用点和夹紧力的大小)

4、,确定夹紧方案,并选择合适的夹紧机构; 如需要设置钻、镗刀具的导向装置时,选择合适的钻模或对刀装置; 根据定位和夹紧方案,画出该零件的工序简图。 根据工序图的定位和夹紧方案,组装完成合理、完整的组合夹具装置。 每个学生选择一套组合夹具,对有关机械零部件进行实际测量和机械绘图,现场完成该套组合夹具的部件装配图和主要基础元件、支承元件、定位元件和夹紧元件的机械制图任务(只要求大致按比例绘图)、以作为设计性实验的主要成果。 学生做完实验后,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要求:组合夹具有关机械零件草图、装配草图必须现场绘制完成,经指导教师签字后有效,未经签字,实验报告成绩无效。3实验报告要求实

5、验报告,包含如下内容:1 画出零件图,并对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各表面的定位基准面、机械加工方法、定位原理并拟定工件的简要加工工艺路线;2 分析指定加工表面的定位原理和夹紧原理,并画出工序图;3 将现场测绘的机械零件草图部件装配草图以A4复印纸重新绘制成较规范图纸,附在实验报告后面。(经指导教师签字的零部件草图,随实验报告一起上交)4 做完综合设计性实验后的收获、体会与感想。4.注意事项: 实验前学生必须进行预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和实验指导书,分析工件定位、夹紧的概念,写出其中一个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画出指定加工表面的加工工序图、初步了解组合夹具的各种元件及用途,并写出预学习报告。学生通过

6、组合夹具的组装实验,初步了解机床与组合夹具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组合夹具的结构组成原理。通过对机械零部件的实际测绘,提高学生的机械制图能力和机械设计能力。实验时严格执行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实验过程中严禁戏耍打闹,确保实验安全顺利完成。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实验,指导教师只给学生答疑,但不提供具体的实验方案。四 . 实验步骤1.指导教师提供有关组合夹具设计性实验的实验指导书的电子文档,学生必须提前加以认真阅读,以熟悉实验要求和过程。学生必须写出预习报告。(学生应提前三天领取实验报告纸)2. 了解组合夹具各个元件的功能和作用;3. 每个学生任意选择铣、刨类零件和钻削类零件各

7、一个,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出工序简图;4. 根据工序图,选择组合夹具元器件,组装成合理完整的组合夹具。 5. 现场测量并绘制某套组合夹具的零部件装配草图。 6. 认真、详细地撰写实验报告。五 . 设计性实验教学的考核办法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注意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作为学生评定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工作表现和实验报告质量,给出学生的实验成绩(实行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分制)。实验成绩将计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综合考试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其中实验成绩占10)、(从机自04级开始执行)。六 . 组合夹具基本概念 (一)概述夹具,尤其是

8、机床夹具,在机械制造中应用很广。由机床夹具和机床、刀具、工件组成的加工工艺系统,能够根据工艺要求,迅速实现工件的定位和夹紧,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它们之间的正确相对位置。使用夹具,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加工精度。夹具是重要的机械制造工艺装备,其主要作用包括:1) 提高加工精度和保证产品质量。2)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加工成本。3) 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4) 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现代的组合夹具是伴随着大批大量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早期的夹具为专用夹具。随着近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零件的结构和尺寸参数亦发生变化,原有的专用夹具就要报废,必须设计新的专用夹具,显然,在经济上和生产周期上是非常不

9、合理的。为解决这个问题,从本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科技人员就着手研制能够适合单件小批量和成批生产的可多次重复使用的夹具,即组合夹具。组合夹具的使用范围:组合夹具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从不同生产类型讲,由于组合夹具灵活多变和便于使用,它最适合于品种多、产品变化快、新产品试制和小批量的轮番生产。对成批生产的工厂,也可利用组合夹具代替临时短缺的专用夹具,以满足生产要求。大批生产的工厂也可在工具车间、机修车间和试制车间使用组合夹具。近年来,随着组合夹具组装技术的提高,不少工厂也在成批生产中使用组合夹具,效果也较好。(二)组合夹具元件我国目前生产和使用的组合夹具,多为槽系组合夹具,其元件间以键和键槽定位。用孔

10、和圆销定位的组合夹具称作孔系组合夹具,也已在生产中使用。1 元件的编号 组合夹具根据其承载能力的大小分为三种系列: 16mm槽系列,俗称大型组合夹具; 12mm槽系列,俗称中型组合夹具; 8mm、6mm槽系列,俗称小型组合夹具。其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连接螺栓的直径、定位键槽尺寸及支承件界面尺寸。 组合夹具的分类编号原则和标记方法,按照原机械工业部标准(JB281479)规定如下:1) 编号方法元件分类编号以分数形势表示。1. 分子表示元件的型、类、组、品种,称之为“分类编号”。元件分大、中、小三个类型,用汉语拼音大、中、小三字的字头表示:D-大(Da)型组合夹具元件,即16mm槽系列组合夹具元件;

11、Z-中(Zhong)型组合夹具元件,即12mm槽系列组合夹具元件;X-小(Xiao)型组合夹具元件,即8mm或6mm槽系列组合夹具元件。元件的类、组、品种各用一位数字表示。第一位数字表示元件的“类”,按元件的用途划分,用数字19表示。1-基础件;2-支承件;3-定位件;4-导向件;5-压紧件;6-紧固件;7-其它件;8-合件;9-组装用工具和辅具。第二位数字表示元件类中的“组”,按元件的用途划分,用数字09表示。第三位数字表示“组”中的“品种”,按元件的结构特征划分,用数字09表示。2. 分母表示元件的规格特征尺寸,一般用LBH 表示规格尺寸。【例】 型别(中型),亦称12mm槽系列 类别,支

12、承件类 组别,支承件中的5号组 品种,伸长板中的4号品种 Z 2 5 4 18090302) 元件的分类组合夹具元件的分类,主要根据元件的结构、形状和用途而划分的。组合夹具元件,按其用途不同,可划分为八大类,详见表1表1 元件类别及用途序号类别作 用序号类别作 用1基础件夹具的基础元件5压紧件作压紧元件或工件的元件2支承件作夹具骨架的元件6紧固件作紧固元件或工件的元件3定位件元件间定位和工件正确安装用的元件7其它件在夹具中起辅助作用的元件4导向件在夹具上确定切削工具位置的元件8合 件用于分度、导向、支承等的组合件2.元件的名称、结构及尺寸标注要组装好夹具,必须熟悉各类元件的结构、尺寸和使用方法

13、,才能充分发挥各种元件的效能和特长,组装出刚度大、结构良好和使用方便的夹具。1985年机械工业部颁布了“12mm槽系列组合夹具元件”部标准(JB3930.13930.119-85)。各类元件名称、结构和尺寸标注如下。第一类,基础件:包括方型基础板、长方形基础板和基础角铁等;第二类,支承件:包括各种垫片、垫板、支承、角铁、V型角铁、伸长板和菱形板等;第三类,定位件:包括各种键、定位销、定位盘、角度定位件、定位支承、定位板和V型件;第四类,导向件:包括各种钻模板、钻套、铰套和导向支承等;第五类,压紧件:包括各种压板;第六类,紧固件:包括各种螺栓、螺钉、螺母和垫片等;第七类,其它件:包括除上述六类外

14、的各种用途的单件元件,如连接板、滚花手柄、各种支钉和支承冒、支承环、弹簧、二爪支承、三爪支承及平衡块等。另外还有一些组合件及组装工具和辅具等,可参见有关资料。(三) 工件在组合夹具中的定位与夹紧1.工件的定位 1)定位在机械加工中,为了保证工件各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工艺系统的各要素,即机床、刀具、组合夹具及工件之间,要有正确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工件相对于刀具或切削成形运动的相对位置关系,是由工件在组合夹具上的定位和组合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来保证的。工件在组合夹具上定位的任务是,既要保证单个工件相对于已经调整好刀具位置的准确性,又要保证一批工件相对于刀具位置的一致性。 工件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影响加工后工件各表面相互位置精度的重要因素。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除了与工件定位基准面的制造精度有关外,还取决于夹具元件定位精度和定位结构的合理性。实践证明,在组装组合夹具时,首先要熟悉和掌握工件在组合夹具中的定位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出定位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分析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