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09届高三调研考试Ⅱ生物试题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2939962 上传时间:2021-03-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2009届高三调研考试Ⅱ生物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盐城市2009届高三调研考试Ⅱ生物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盐城市2009届高三调研考试Ⅱ生物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盐城市2009届高三调研考试Ⅱ生物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盐城市2009届高三调研考试Ⅱ生物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2009届高三调研考试Ⅱ生物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2009届高三调研考试Ⅱ生物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2009届高三调研考试生 物 试 题执笔人:易兴无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第 卷 (选择题 共5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DNA单体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有关B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C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D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糖类2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理是 A促进细胞分裂B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促进染色体复制D抑制着丝点分裂3油菜种子萌发后期

2、,若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小于O2吸收量,其原因可能是 A分解了脂肪B酶的活性增强 C只进行有氧呼吸D无氧呼吸的强度大于有氧呼吸4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所示。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5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A苯丙酮尿症携带者B21三体综合征 C猫叫综合征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6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苍鼠被捕

3、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A小于92只 B大于92只 C小于161只 D大于161只7关于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生物的配子中携带A基因的概率为l2,携带b基因的概率为l2B乙图所示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C丙图所示患者W的父亲不可能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D丁图所示生态系统内的食物链不超过30条8植物细胞在含有各种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3H标记)。 经过一段时间后,将这些细胞固定,进行显微镜检查,利用放射自显影,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由此可以判断被标记的化合物是 A一种氨基酸B一种核糖核苷酸 C一种单糖D一种脱

4、氧核糖核苷酸9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 C升高CO2浓度D降低CO2浓度10用3H标记小白鼠(体细胞含20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和皮肤细胞的DNA分子双链, 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在前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后者第二次有 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H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为 A前者20和10,后者40和20 B前者40和40,后者80和40 c前者40和20,后者80和40 D前者40和20,后者80和8011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

5、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 )12、既能改变种群数量又可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 B年龄结构 C性别比例 D迁入和迁出13右图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部分变化示意图,此细胞处在有丝分裂的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14请根据下图,对表格中的说法进行判断 abc有性杂交后代d体细胞无性杂种植株单克隆抗体项目说法若a, b分别对应为骨髓瘤细胞和效应B细胞则d能产生单克隆抗体是b 的遗传物质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若d 形成有性杂交后代则a和b 融合形成d的过程叫受精作用若d 形成无性杂种植株 则

6、采用了细胞工程中的核移植技术若d 形成无性杂种植株,由于杂种细胞具有双亲叶绿体则可能培育出比有性杂交品种光合作用性能更好的植株A全部正确B三项正确C二项正确D一项正确15相同条件下,小麦植株哪一部位的细胞最难以产生新的基因 A叶肉 B根分生区 C茎尖 D花药16某同学利用发生了向光弯曲的燕麦胚芽鞘,制作成切片并观察。他绘制了背光侧和向光侧的细胞形态示意图(如右图所示)。结合课本知识可得出的结论是 选项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理是能促进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ABCD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细胞伸长17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 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 用CO2浓度

7、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B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CD点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DD点较B点CO2浓度高,是因为D点温度高,使植物呼吸作用强18研究者发现,1%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病毒之前,体内存在三种名为“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防御素”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防御素是由浆细胞产生的针对HIV病毒的特异性抗体C高温能够破坏其结构 D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人工合成防

8、御素后可用于防治艾滋病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克隆的是A试管婴儿的培育 B“多莉羊”的产生C用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培养植株 D分离香蕉幼芽细胞大量繁殖幼苗20下列关于固定化酶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将酶依附着载体固定在反应物上 B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C固定化酶中的酶无法重复利用 D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得分。21以下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H218O浇灌植物一段时间后,在H2O、CO2、(CH2O)、O2等物质中可检测到放

9、射性B.用3H标记的尿苷提供给植物,一段时间后,只有分生区可检测到放射性C.用15N标记某精原细胞的全部DNA,放入含14N的培养液中让其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精细胞中有50%是有放射性的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28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奥特曼和切赫研究和发现了RNA的催化功能,并由此获得1989年的诺贝尔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酶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 BRNA虽具有催化功能但不能叫做酶CRNA催化功能的发现说明酶不一定具有专一性 D酶都是在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23 通常利用下列哪些生物用作生物武器A炭疽杆菌 B酵母菌 C天花病毒

10、D肉毒杆菌24为了研究酵母菌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可能出现的结果有A细胞核内不出现3H标记B内质网是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C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膜上观察到3H标记D若能在高尔基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25下图中的图a和图b是细胞结构的模式图。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人体细胞不具有的结构 B都具有膜结构C可产生O2,也可消耗O2 D内浓度的高低,可影响细胞的渗透吸水第 卷 (非选择题 共65分)三、简答题26(7分)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

11、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用于示踪技术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是用于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14C、15N、18O、32P、35S等。(1)用32P标记的一个亲代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繁殖n代后,含32P的噬菌体占所有噬菌体的比例是 。(2)有光条件下,14C标记CO2进入细胞后,首先在 发生反应,在该结构中含14C的系列产物有 _ 。(3)用3H标记的氨基酸在豚鼠的胰腺细胞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时,含放射性物质依次出现在细胞的 、 、 中,然后经细胞膜分泌出细胞外。以上生物膜在 上紧密联系,协调配合,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4)用1

12、5N标记尿嘧啶,一段时间后在植物叶肉细胞中检测到放射性物质,含放射性物质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 、 、 、 。27(7分)下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请据图回答:(1)图中的_是感受器。(2)图中箭头表示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_处(填箭头旁字母), 该如何改正?_(3)图中表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_个。(4)若图中的有关感受器位于大腿,则图中所示的神经中枢位于_,经改正后的方向中,向大脑皮层传递信号的是_,由大脑皮层传来指令的可能是_。28、(6分)将1 g淀粉放在烧杯中加水煮沸,冷却后,取2 mL淀粉悬浮液和2 mL唾液装入一个玻璃纸袋(半透膜)内,扎紧袋口。然后将它放入盛稀碘液(浅褐色)的烧杯中,袋的扎口露出液面,在37条件下保持20 min左右。上述过程中依次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纸袋内最初无色逐渐变蓝色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而玻璃纸袋外的液体始终是浅褐色。请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1)最初无色的原因是_。(2)逐渐变蓝色的原因是_。(3)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的原因是_。(4)玻璃纸袋外液体始终是浅褐色的原因是_。(5)已知唾液的pH为6.8,胃液(含胃蛋白酶)的pH为2.0。若将唾液和胃液混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