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资料汇编之露地油松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72858686 上传时间:2021-03-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绿化资料汇编之露地油松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园林绿化资料汇编之露地油松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园林绿化资料汇编之露地油松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园林绿化资料汇编之露地油松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园林绿化资料汇编之露地油松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园林绿化资料汇编之露地油松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绿化资料汇编之露地油松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绿化资料汇编之露地油松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 容器育苗是指在装有基质的容器里培育苗木。主要用于裸根苗栽植不易成活的地区和树种,也适用于珍稀树种的育苗。我国容器育苗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用于桉树苗木繁育。油松因耐干旱瘠薄,树形美观,在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造林绿化中广受欢迎。油松容器育苗不仅可以直接用于渭北高原干旱地区造林,而且可以移植至大田培育成大径节的油松苗木,更好地服务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的优缺点及育苗造林技术总结如下。 1容器育苗的优缺点 1.1优点 采用容器进行育苗,不仅可以节约种子的用量,而且培育的周期短、栽植工

2、序简化,对植苗的技术方面的要求也不高,较易被工人所掌握并熟练应用,还可以节省除草及切根假植的费用。该技术对育苗地的要求不严,不需要土壤具有较高的肥力。同时,其不受到季节的限制,而且在栽植后无缓苗期,与裸根苗相比,具有生长快、郁蔽早等优点,不仅可以显著地缩短幼林抚育的年数,还可以提高所育苗的抗旱性及适应性。另外,所育苗木的根系不易受到损伤,与母土不分离,有利于促进造林成活率的提高。 1.2缺点 该方式育苗成本较高,单位面积苗木产量不高,育苗过程中费用高、费工、费时,且需要大量营养土作为育苗基质;该方式培育出的苗木长势矮小,易被杂草灌木所压,因此对育苗阶段的整地除草等措施要求较严格。 2油松容器育

3、苗及造林技术 2.1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捷、地势平坦、易于排水、通风透光、光照条件好、有良好灌溉条件的地块作圃地。不宜选择地下水位高、坡度大、易犯风和光照不良的地块。 2.2容器选择 由于我国育苗生产中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低,生产落后,实践中多采用塑料薄膜容器方式,其具有成本低廉、牢固耐用、保温保湿效果好、出苗早等优点。多采用单个株形有底塑料容器袋,规格7cm12cm,但在装基质时比较费工、费时。 2.3整地做床 在苗床上均匀地施入呋喃丹颗粒37.545.0kg/hm2、FeSO47H2O150kg/hm2。苗床多采用水平底床,宽度为1.2m,步道宽一般为3040cm,步道应高出地面20cm左

4、右。苗床周围要修排水渠,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淹。 2.4基质配制 挖取不带草种、害虫、未受污染的刺槐林下土、灌木林下土或荒坡表土,运回粉细,按土沙肥药为7.00.52.00.5的比例混合后并搅拌均匀,堆积约7d后装袋,避免出现烧苗现象。 2.5装袋摆放 基质与袋口装平或低于1cm,需保持10%15%的含水量,分层振实,逐行摆放,挤紧靠实,摆完后用细土或沙子填实袋与袋之间的空隙。 2.6选种及种子处理 一般应挑选长势饱满、无病虫害发生的油松种子进行播种,可用水选法进行挑选,然后进行浸泡消毒,可选择0.5%KMnO4溶液浸泡2h,再用清水反复清洗,最后将清洗干净的种子捞出并置于箩筐中,盖上湿毛巾。

5、每隔12d上小翻动种子,并用清水浇洗,直至有1/2的种子开始裂嘴时即可进行点种。 2.7播种 一般采取点种的方式进行播种。在点种前应对苗床进行消毒处理,可选择3%FeSO47H2O溶液喷洒床面1次,待床面稍干时即可进行播种。播种时用指轻压表土的中央,使之成穴状,每穴下种35粒。播种量不足可导致发芽不整齐,播种量过大发芽后易发生立枯病和猝倒病。点种的位置以容器袋1.01.5cm深处为佳,用手指轻压种子,使之与土壤充分地接触,检查无空袋漏袋后覆1层土,厚度控制在约1cm,若选择腐殖土进行覆盖,则效果会更好。点播完后采用淋灌方式浇1次透水。一般1kg种子可装1万袋。 2.8苗期管理 气温在12左右,

6、种子开始发芽;20左右时,发芽最快。以2025生长最旺盛,出苗前需保持地面湿润。采用喷灌方式,每周喷23次,干旱时适当多喷,湿润时减少喷洒次数。及时进行遮荫,可防止日光曝晒幼苗和鸟类啄食危害。高温高湿也易使油松患立枯病和猝倒病。温度在29左右时需遮荫,用遮荫网效果最好,以距地6080cm为宜。在苗床周围投放鼠饵毒杀鼠类,以防止其危害苗床。立枯病的防治上,在幼苗基本出齐时,用根腐灵与敌克松交替喷洒床面,或选择2%FeSO47H2O溶液喷洒,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如已有立枯病发生,应及时地将病苗清除,并在病区的周围撒上1圈FeSO47H2O粉末,以防止立枯病病害的蔓延。 2.9造林 容器苗的造林时

7、间可选择在春季的34月,也可选择在雨季进行造林,为了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应做到随起随造。用于造林的苗木应选择高度1020cm、苗龄1.52.0年以上的容器苗。起苗前35d应浇透水,以便于起苗。此外,还应注意在苗木的运输过程中防止苗木受到损伤。山地块状造林地的整理有3种方式,分别为穴状、块状、鱼鳞坑等,整地的规格均为30cm30cm20cm,栽植的株行距控制在1.5m2.0m,栽植的密度为3330株/hm2。撕裂塑料容器将苗木放入挖好的坑内,每穴栽植1株(袋),然后覆盖1层表土,并将苗木扶正并踏实,注意不要将苗木压倒或倾斜。连续抚育2年,每年抚育12次,以防杂草与苗木竞争养分。选择生态因子相同、地点不同的6个小班的裸根苗栽植和容器苗栽植,容器苗成活率平均达到93.5%,裸根苗平均成活率达72.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林业/苗木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