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生物 专题六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7285028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生物 专题六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轮生物 专题六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轮生物 专题六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轮生物 专题六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轮生物 专题六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轮生物 专题六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生物 专题六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生物组专题六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式考情动态分析从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可以看出,本专题中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考查次数明显偏多。有关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高考考查主要触及到生长素的发现、生理作用、顶端优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各个方面。有关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由于在初中生理课已较详细地学习了有关神经调节的内容,所以高中生物课则主要学习激素调节的有关内容及对神经调节加以延伸,增加了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传递)的内容。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之中,所以选修教材安排了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该部分高考命题以中档题为主。

2、复习本专题内容时要注意以下考试热点:生长素促进植物果实的发育;性激素促进高等动物的生殖发育;甲状腺激素促进动物个体发育;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与动物新陈代谢的联系;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联系以及免疫与非典、艾滋病等的有机结合。考点核心整合1.生长素作用的“二重性”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浓度 生理作用 二重性 实践应用低浓度(适宜)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植物发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培育无子果实;防止落花落果高浓度顶端优势抑制植物生长抑制植物发芽果树整枝修剪,棉花摘心;田间除草;根的向地性2.生长素的运输生长素的运输是一种极性运输,即只能由植物形态学上端运输到植物形态学下端,反之则不能

3、运输。如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可向下运输,根尖分生区合成的生长素可向上运输。这种极性运输在缺氧条件下会受到阻碍,说明运输时消耗能量,同时茎尖产生的生长素能大量地、逆浓度梯度向下运输,也说明了这种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生长素受单侧光照或地心引力的影响,能够在一侧分布多,另一侧分布少,这说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能横向运输。3.激素与植物的生长,果实的发育、生长和成熟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生长素能改变细胞壁的可塑性,从而促进植物细胞体积的增大而使植物表现出生长现象;果实的发育包括子房形成果实(发育)和果实的长大(生长) ,正常的果实发育所依赖的生长素来自发育的种子,没有受精的子房因没

4、有生长素而不能发育成果实,给未受精的子房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果实的成熟是果实发育到一定程度后,果实中产生乙烯,促使果实成熟。4.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是神经调节,其次是体液调节,在体液调节中主要是激素调节。事实上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完成的。(1)高等动物体内的激素种类繁多,但有以下特点:分泌的部位不同:有些激素是由整个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有些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的某些组织细胞分泌的,如胰腺中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生物组糖皮质激素、盐皮

5、质激素也属此类。成分不同:激素中一类是脂类激素,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内分泌腺分泌这些激素的原料是胆固醇;一类是氨基酸类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合成这类激素的原料是氨基酸,主要是赖氨酸;再一类是肽链类激素,常见的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这类激素不能口服,这是因为蛋白质进入消化道后,能被消化酶分解成氨基酸,失去其调节作用,所以应通过注射直接输入血液。同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主要特点:作用的时间较长、范围较广、速度较慢。(2)垂体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因为它不但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重要的是还分泌促激素,这些促激素一方面维持相关腺体的正常发育,另一方面促进相关腺体内激素的

6、合成和分泌。因此,垂体具有管理、调节某些内分泌腺及其激素分泌的作用,但垂体的活动又受到下丘脑的调节。(3)对某一种生理活动的调节,不是由单一激素完成的,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如糖代谢的调节。(4)神经调节有以下内容应予以注意:反射是人和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也是应激性的一种。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是完成调节的基础。反射从感受器产生兴奋开始,传导的兴奋叫冲动,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只能单方向传递。植物性神经是支配内脏活动的传出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也就是说,内脏器官同时受着两种神经的双重支配,而它们的作用又往往相反。高级神经中枢即大脑皮层

7、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建立的高级神经活动。大脑皮层特定区域调节特定的生命活动,比如,皮层语言区控制各种言语功能。激素调节的同时也存在神经调节,但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体内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家兔进入繁殖期的行为表现足以说明这种关系。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可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垂体激素,促垂体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促激素、促垂体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二是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维持水代谢平衡。三是下丘脑

8、通过交感神经可使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也可使其他内脏器官比如(皮下)毛细血管收缩;下丘脑还可通过副交感神经使胰岛素分泌增加等。所以说,下丘脑是整个内分泌腺的枢纽。5.血糖浓度调节在激素调节中,我们除了复习掌握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及性激素的功能外,还要重点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糖代谢过程中的作用,这是该部分考查的重点内容。链接拓展尿液中含有糖就是糖尿病吗?提示:尿液中出现糖有三种可能:一是正常人是一次食糖过多,多余的糖随尿排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二是人的肾小管出现病变,其重吸收能力减弱,原尿中的糖也可能随尿排出。三是人的胰岛 B 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血糖浓度持续较高,超过肾小

9、管的重吸收能力时,糖便会随尿排出,即糖尿病。胰岛素直接作用于胰岛 A 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但胰岛素可通过降低血糖浓度间接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直接作用于胰岛 B 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还可通过提高血糖浓度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协调控制下,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生物组胰岛不同类型的细胞分别分泌适量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共同完成对糖代谢的调节,从而维持正常浓度的血糖,即当血糖浓度升高(或降低)时,通过调节,使其降低(或升高)到正常血糖浓度。6.体温及调节人和高等动物具有一定的体温,且相对恒定,是进行新陈代谢(生化反应)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人体深部的温度

10、是比较恒定的,而表层温度随环境温度和着衣状况有较大的变化。人类在正常情况下,体温稳定在 37左右,实际测量时,直肠温度可代表人体深部温度(37.5),口腔温度比直肠低 0.20.3,腋窝温度又比口腔低 0.30.5。在一天之内,随着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水平的昼夜变化,体温呈现较小的昼夜周期性变动,一般清醒状态下,24 时体温最低,下午 28 时最高,体温昼夜差别不超过 1。女性比男性体温略高,并在月经周期中呈现规律性波动,即月经期和月经后的前半期体温最低,排卵日(温度最低)后迅速升高(约 0.5),这与性激素的分泌有关。人体产热是能量代谢的结果,安静时人体产热主要来自内脏(肝脏、肾等),运动时主

11、要来自骨骼肌,可比安静时高出 10 余倍。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常打“寒战” ,产热量明显增加。人体的散热主要通过皮肤(小部分通过呼气及排便散失),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汗液蒸发四条途径。当气温达到 35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通过汗液蒸发这一条途径。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能够维持相对平衡的缘故,体温恒定,保证了生命活动(酶活性)的正常进行。7.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明确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内环境的稳定性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稳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可变,但又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定是

12、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新陈代谢中许多酶促反应要求的理化条件是比较严格的,即温度、酸碱度(pH)和某些离子的浓度都必须保持在较为窄小的范围内波动,才能保证酶促反应正常进行;如果稳态机制发生了变化,如组织液中水分过多,则会出现组织水肿,尿素、无机盐等废物过多,会出现尿毒症等,这些症状轻则影响细胞代谢,重则丧失生命。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稳态并不是突然形成的,新生儿要经若干时日之后,稳态机制才能健全完善起来。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由多个器官协同完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稳态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来实现,主要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等。考题名师诠释【例 1】 (20

13、06 北京西城模拟,20) 过敏原和抗原刺激机体均可产生抗体,两种抗体的主要区别是()A.化学成分不同B.分布部位不同C.作用机理不同D.形成过程不同解析: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主要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与过敏原结合后刺激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过敏反应;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与抗原结合后,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从而使抗原失去致病力。答案:B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生物组【例 2】 (2006 广东高考,12)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2,4D 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2,4D 浓度( mg

14、L) 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0 05 13.510 26.215 46.520 53.625 53.730 43.035 30.2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2,4D 浓度超过 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B.2,4D 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C.2,4D 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D.2,4D 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 2025 mgL解析:生长素及其类似物(2,4D)能促进果实的发育,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未受粉的子房,可以获得无籽果实。题目给出的数据,显示了不同浓度 2,4D 对番茄子房发育的影响,从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4D 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是 2025 mg/L,超过

15、25 mg/L 时,对果实发育仍是促进作用,A 选项是错误。虽然 B、C 选项是正确的,但与题目要求不符。答案:D点评:是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器官作用的考查,只有明确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器官作用曲线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解答本题。【例 3】 (2006 广东高考,25)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红蛋白、O 2和葡萄糖葡萄糖、CO 2和胰岛素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B.C.D.解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递质小泡存在于神经细胞内,不属

16、于内环境的成分。答案:A点评:识记性题目,能正确区分胞内物质还是胞外物质即可。【例 4】 (2006 江苏高考,9) 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A.去掉顶芽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解析: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叫顶端优势,其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聚在侧芽部位,使侧芽部分的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在题目给出的选项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生物组中,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 ,仍有生长素向下运输积聚到侧芽,故不能解除顶端优势。答案:B点评:明确顶端优势的形成机理,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高抑低促)并记住相关的事例:根的向地性和顶端优势现象。【例 5】 (2006 北京西城模拟,15) 下图表示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