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哲学选择题常见成语俗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284020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哲学选择题常见成语俗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哲学选择题常见成语俗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哲学选择题常见成语俗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哲学选择题常见成语俗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哲学选择题常见成语俗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哲学选择题常见成语俗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哲学选择题常见成语俗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摸着石头过河+看准了 大胆尝试 大胆闯= 马哲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看到事物绝对运动的同时不否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恶辽远而辍广= 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客观性。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瑞雪兆丰年=农作物与气候环境联系密切(联系的普遍性)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从整体看问题若言琴上有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 关键部分对整体有决定作用勿

2、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矛主次转化+ 量变质变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矛盾的转化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吐故纳新=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唇亡齿寒=联系的观点对症下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因地制宜=矛盾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联系的观点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客观实际变化发展+ 根据实物变化发展改变做事方式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

3、见其损,日有所亏=重视量的积累千红万紫安排着 只待新雷第一声=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牵牛要牵牛鼻子= 抓事物主要矛盾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量变质变关系原理失败是成功之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福兮祸之所伏=矛盾的观点刻舟求剑=事物运动的观点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居安思危=矛盾同一性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矛盾特殊性积劳成疾=量变质变弹钢琴=两点论眉毛胡子一把抓、单打一= 一点论(错误的)近墨者黑,近墨者黑未必黑= 辩证地看问题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 发展的环节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辩证否定

4、观劈柴不照纹 累死劈柴人= 规律的观点庖丁解牛 游刃有余、揠苗助长 苗枯田荒=尊重规律是成功的关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改造客观世界要遵循规律各当时立法, ,因事而制礼= 一切从实际出发绝知此事要躬行、事非经过不知难=强调实践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量变质变见微知著 一叶知秋= 联系的观点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前进行 曲折性统一欲擒故纵 声东击西= 矛盾的转化物极必反 相反相成= 对立统一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相连结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 对立统一 +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苦尽甘来=矛盾相互转化尽信书不如无书= 辩证否定+ 反对形而上学 +革命

5、的批判精神。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

6、观。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13、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

7、物是没有的。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23、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25、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26、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27、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

8、断事物,以偏概全。28、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2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30、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1、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32、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33、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34、以卵击石;螳臂当车

9、;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35、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求进取。36、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37、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38、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39、满招损,兼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40、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41、人

10、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42、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43、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44、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45、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46、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47、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4

11、8、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49、十个指头按跳蚤;隔靴搔痒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50、白壁微瑕;瑕不掩玉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5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如果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不能认清事物的性质,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5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53、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54、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引起质变。55、当

12、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事物的量变超过临界点,就要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56、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57、因风吹火;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58、揠苗助长;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59、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结合起来。60、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强不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多思出智慧;61、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

13、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62、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的客观性;科学认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63、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64、屠龙妙术;纸上谈兵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65、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66、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成语谚语中的哲学道理2011-01-04 20:20:39|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1.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

14、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3、掩耳盗铃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又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也是这个道理。5.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

15、动也离不开物质。6. 人两次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说明客观事物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与此相反,有人提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走向了极端,否定了相对静止,是一种不可知论。7. 天行有常,不为饶存,不为桀亡。指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不因为饶是圣王而存在,也不因为桀是暴君而消亡。8.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不能成功。9.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体现了矛盾同一性原理。即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又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居安思危”等都包含着矛盾同一性原理。?10. 捡了

16、芝麻,丢了西瓜违背了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次,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又如,“眉毛胡子一把抓”,亦属此类。11. 唇亡齿寒? 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同唇齿相依。又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同属此理。12.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是说全局与局部不可分割,既要顾全大局,也不可忽视局部联系对整体的影响作用。否则,往往因局部的失败而酿成全局的失败。又如,“一只老鼠害了一锅粥“也是这个意思13.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这是说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又如,“后生可畏”、“后来者居上”以及韩非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等,都包含了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