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县商务局柳木文化产业汇报新编

上传人:1352****589 文档编号:172839806 上传时间:2021-03-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县商务局柳木文化产业汇报新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县商务局柳木文化产业汇报新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县商务局柳木文化产业汇报新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县商务局柳木文化产业汇报加快调转促步伐 促进转型升级(xx县商务局柳木文化产业情况汇报)2021年9月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实际,着力将占进出口份额85%以上的柳木文化产业打造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就业脱贫的首位产业、富民产业。围绕这一产业,我们积极弘扬柳木文化、唱响柳木品牌、加快转型升级、创新柳木工艺,xx柳编成功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先后荣获“中国柳编之都”、“xx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柳木文化出口额更是连年攀升,已成为xx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我县跨越发展、脱贫摘帽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截止

2、到2021年12月份,全县进出口总额30777万美元,同比增长18.78%,其中出口总额30163万美元,进口总额614万美元。67家柳木文化企业出口26017万美元,占总出口比值86.2%,同比增长20.9%。今年1-7月份,全年进出口总额30777万美元,同比增长18.8%。其中,进口额614万美元,同比增长5.7%;出口额30163万美元,同比增长19.1%。全县每年柳木加工为农民增加收入4.5亿元,税收达到1亿元。xx县柳木工艺品品种多样、用途广泛,约20大系列几万个品种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商品包装、家庭装饰、艺术观赏等各方面。xx柳木产品外向度高,近一半以上产品直接或间接出口,产品远

3、销北美、西欧、东亚、东南亚及港、澳、台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xx柳木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内外客商了解xx、走近xx、投资xx的名片,是xx170万人口发家致富、xx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民需产业,是繁荣走上幸福小康的优势产业,努力打造的首位产业。二、主要做法一是以规划引领外贸工作开展。严格按照柳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适宜加工的原材料种植区,链条完整的产业发展区,职能配套的研发、设计、检验检疫、培训中心,多维开放的销售物流中心,功能齐全的产业服务平台,地域鲜明的柳木文化旅游观光区”六个重点区域。目前,我县已成为全国四大柳木文化产品生产集聚基地之一。二是以政策扶持外贸产业发展。在用足用好用活上级

4、政策的同时,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柳木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实施细则,在政策上大力扶持柳木文化产业。在设立5000万元专项发展资金的基础上,每年新增1000万元用于对原材料种植、产品研发、参展物流等方面的扶持,增强柳木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20XX年开始,我县对参展的柳木文化企业给予摊位费50%的补贴,对境外参展企业除上级补贴外,每个标准摊位再给予6000元补贴。截止目前,已发放广交会摊位补贴费3000万余元。三是以创新带动外贸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柳木文化企业技改投入,大力扶持华宇、金源、利民、万家和、滕强等多家企业落实技改措施,着力实现柳木文化产品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生活类、艺术类、家居类、园林类

5、、观赏类等工艺文化产品转变。帮助柳木文化企业自主创牌,引导企业申报自主知识产权,全力做好“黄岗”、“华柳”等省著名商标晋升“中国著名商标”工作,不断提高xx柳木文化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四是以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xx柳编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与转型,已从传统意义的柳编产业转型发展为涵盖柳、藤、草、竹编、混编、铁艺、布艺的柳木文化产业。主要体现“四个打破”:打破了传统原材料途径。原材料从以前单一的杞柳发展到柳、藤、草、竹、铁、树等20多个品种,原材料来源也从原有的xx本地发展到我省大别山山区、山东、河南等地。打破了传统工艺流程。从单一的依靠人工编制,引入了半自动、全自动化生产流程

6、,产品产出呈几何型增长。打破了传统销售方式。企业在巩固广交会、华交会承接订单的同时,积极参加境外展会,借助“互联网+”,深入拓展国内国际市场,产品销量增加30%以上。打破了传统消费市场。在巩xx有的的欧美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中东、非洲、东盟等境外市场,华宇、万家和等公司在xx、香港注册直销公司,华宇集团在美国加州开办了跨国直销公司。五是以招商促进外贸产业发展。围绕柳木文化、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重点企业延链、补链、强链上实施定向招商,切实增强了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县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多次到柳木、户外家居、园艺、五金洁具、纺织服装企业集聚的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进行招商洽谈,先后有富昌恒业、

7、润扬家居等一大批企业入驻xx,并衍生出铁钉厂、辅料加工厂、电焊厂等企业,带动了包装业、运输业、仓储业、化工业、饮服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外贸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六是以服务促进外贸产业发展。充分发挥“xx柳编工艺品协会”和“xx市轻工工艺品进出口企业协会”的作用,促进柳木文化企业、经纪人和企业生产大户合作发展。引导财政担保、金融贷款、转贷通等向柳木文化企业倾斜,支持有条件的柳木文化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目前,华宇集团已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八月份转贷通为16家企业过桥,金额6410万元,今年累计办理147笔,金额58800万元,已周转10

8、.2次。担保公司8月份为19户企业担保,金额7590万元,今年累计为109户企业担保,金额62800万元。其中政银担业务余额62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124%。担保公司累计为132户企业担保,在保金额86470万元。加大培训力度,为我县外贸进出口企业了解把握政策、用足用活政策提供了平台,不断提升应对复杂外贸形势的信心。三、存在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外贸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上级要求和其他地区外贸工作相比,特别是与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外贸进出口龙头企业体量较小,品种较为单一,7月份72家柳编出口企业当月出口1822万美元,1-7月份

9、累计出口11979万美元,占总出口比值85.4%,同比增长11.1%;7月份黄岗26家柳编出口企业当月出口939万美元,1-7月份累计出口5539万美元,占总出口比值39.5%,同比增长-1.9%;园区14家出口企业当月出口554万美元,1-7月份累计出口3650万美元,占总出口比值26%,同比增长13.7%。今年新增有出口实绩企业6家,今年累计出口138万美元,占总出口比值0.98%。纺织服装企业1-7月份累计出口542万美元,占总出口比值3.9%。机械、电子企业1-7月份累计出口855万美元,占总出口比值6.1%.; 二是受检验检疫部门人员有限的制约,通检不便利,通检效率低; 三是出口退税

10、不及时、不足额。退税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国税部门应寓监管于服务之中,进一步做好“放管服”工作; 四是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严重制约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各类贷款资金要进一步向中小微实体企业倾斜,切实解决筹融资问题。 五是管理模式落后。受历史原因影响,我县柳木文化产业基本上是以家族企业式管理模式,没有形成现代化的企业治理制度,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面临着体制僵化、行政命令式管理等困境,不能适应国际化的市场竞争。 六是没有统一规范的产品标准。在产品终端市场上,在消费者眼里,工艺商品的品质往往参差不齐,新产品检验结果偶尔出现不合格的现象。归根结底,原因存在于我们对于自己设计和生产的产品缺少自我检测、找缺陷、再

11、设计生产的产品完善过程,最重要的是没有标准可依。 七是较为依赖国际市场。柳木文化企业一直以来将国外市场作为主攻点,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从目前的经济环境来看,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出口的竞争力在消弱,利润率在下降。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步入中等收入国家,国内对柳编文化艺术品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柳木文化企业的市场走向亟待转型创新。 八是转型升级滞后。柳木产品多为传统工艺制品,推进传统产品的改造升级不能脱离现代科技。随着现代科技日渐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拘泥于传统手工和传统材料势必措施新的市场。我县柳木工艺产品在科技含量上和新材料的开发上就处于一个缺失的状况。 九是人才匮乏。xx县作为

12、“中国柳编之都”,杞柳种植有500多年的历史,柳木文化企业超过135家。然而,当前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主要集中在较大年龄阶段,人才的断层给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可预见性的瓶颈。新一代技术工人上凸显出严重匮乏的情况。 四、下一步发展的思路 一是制定发展目标。围绕柳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这一核心,打造“适宜加工的原材料种植区,链条完整的产业发展区,职能配套的研发、设计、检验检疫、培训中心,多维开放的销售物流中心,功能齐全的产业服务平台,地域鲜明的柳木文化旅游观光区”六个重点,引入互联网+、金融资本运作,使柳木文化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努力实现企业效益倍增、产业规模倍增,形成享誉中外的xx柳木文化

13、产业集聚基地。到2021年,柳木文化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全县杞柳、泡桐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从业人员达20万人,进出口总值达10亿美元。到2025年,柳木文化产业产值达200亿元以上,全县杞柳、泡桐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从业人员达30万人,进出口总值达20亿美元,确保我县柳木文化产业产值全国领先。 二是完善产业规划。围绕创建“中国柳编之都”、“世界柳编之都”目标,抓紧编制全县柳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重点突出经开区柳木文化产业园详细规划,用科学的规划引领全县柳木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柳编文化产业园建设,将园区打造成为集柳编生产、研发培训、商贸物流、商务会展、参观考察、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

14、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和国际柳编出口贸易基地。 三是拓宽发展平台。建设柳木文化产业园。依据县城总体规划,依托经开区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3.84平方公里,建设柳木文化创业孵化器、展览展示厅、产品交易专业大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承接广东、浙江、山东、福建等柳木文化相关产业转移,将柳木文化产业园打造成为集生产、研发、物流、会展、考察、体验、观光等为一体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和国家级柳编转型出口示范基地。力争到2021年产业园柳木文化企业达60家,产值80亿元;2025年企业达120家,产值160亿元。规范完善以黄岗为中心的杞柳交易市场。依托黄岗功能区,规划建设柳木交易专业大市场,满足柳木

15、文化企业生产物资交易需求。建设柳木文化观光功能区。探索乡村旅游与柳木文化创意对接,建设柳木文化公园,重点打造柳木文化景观带、生态景观功能区、柳木文化观赏体验休闲旅游区;在王家坝湿地公园由水及岸阶梯式的栽种蒲草滕柳,打造王家坝生态旅游观光区。 三是优化扶持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四大班子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的高规格柳木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办公室负责制定政策,监督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协调解决柳木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设立专项发展资金。从柳木文化产业实现的财税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并整合各级惠农扶持资金,设立5000万元

16、的柳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后每年新增1000万元,在执行我县各部门已出台政策的基础上,重点支持原材料种植基地建设、土地平整补贴、非遗文化项目奖补、参展补贴、“走出去”、物流补贴、固定资产投资补贴等。拓展企业融资平台。发挥财政、金融资金的引导作用,财政担保、金融贷款、转贷通等向柳木文化企业倾斜;激活民间资本参与柳木文化产业的研发、生产、营销、采购等各个环节;实施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新发生的各类融资担保业务全部纳入“4321”政银担合作试点;支持有条件的柳木文化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对企业上市、企业因上市(挂牌)改制需要补缴的相关税收,按照省市县相关政策执行;鼓励龙头企业发起成立或引进基金公司参股柳木文化产业的发展。四是壮大产业队伍。围绕非遗和文化传承做文章,依托县职教中心等加强校企联合培训,整合新型农民培训资金,重点实施“千人培训计划”,开展柳木传统编织技术、中高端创新技术、营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