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限时练12.11日限时练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283231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限时练12.11日限时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三语限时练12.11日限时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三语限时练12.11日限时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语限时练12.11日限时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限时练12.11日限时练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三年级语文(理科)限时练 命题人:张晓松 时间:2012 年 12 月 11 日 班级: 姓名: 小组: 考号: 态度决定成败,细心成就梦想! 做我该做,无怨无悔! 1高三语文限时练习答案 (满分 100 分) 一基础夯实1解析:B 项,南,向南 飞;C 项,匹,比; D 项,乘,顺应。答案:A2解析:均为连词,虽然; 连词,况且,表递进,副词, 还。答案:C3解析:B 项中“知”通“ 智” ;C 项中“辩”通“辨” ;D 项“而”通“耐” 。答案:A4解析:A 果然:古义:很饱 的样子。今义:指与事实相符。C 野马:古义:春天云泽间的雾气。今义:野生动物的一种。D 无功:古义:无所为,无

2、功利。今义:没有功劳。答案:B5解析:A 为定语后置句。答案:A6【答案】A 冒:不顾、顶着7.【答案】A 为奋勇抗击金人,为战果,为平乱,为战果。8 【答案】C 据文意郭、吴产生隔阂在吴举劾之后。9.() 【答案】我在任时就听说警事,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防。() 【答案】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开辟耕地,将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附译文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父亲曾任三班奉职徽宗时,郭浩充任环庆路第五将部将,曾率领一百名骑兵来到灵州城下,夏国以一千名骑兵来追赶他们,郭浩亲手斩杀两名骑兵,提着首级返回。充任渭州兵马都监。跟随种师道进军修筑茸平寨,敌军占据并堵塞水源,

3、来断绝宋军的饮水,郭浩率领几百名精锐骑兵夺取了它敌人攻打石尖山,郭浩迎着敌阵前进,被流箭射中左肋,发怒不去拔箭,奋力大呼,活捉到贼人纔停止;各军跟着前进,敌军逃走,郭浩从此知名。积功升任忠州刺史。钦宗即位,郭浩进升为安州团练使。因种师道推荐,被皇上召见应对,他上奏说:“金军长期在外,一心想着回归。请求派轻兵从小路驰往滑台,等他们渡到一半时,就可发动攻击。 ”正逢朝廷大臣议和议战意见不同,郭浩之策没有被采纳。皇上询问西边事务,郭浩说:“臣在任时已听到警报,担心夏人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地,希望朝廷选派将领设置守备。 ”不久西夏军队果然进攻泾原路,夺取了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年间开拓之地,又全部失去。种师

4、中为河东制置使,徵用郭浩跟随自己。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军攻取长安,泾州守将夏大节弃城逃跑,郡人也投降了金军。郭浩正好在半夜时来到郡中,他纸率领了二百人,捉到金兵不杀,让他们返回,说: “替我告诉你们的将领,我是郭浩,想要交战就立即来决一死战。 ”金军于是退去。升任本路兵马钤辖、知泾州、代理主管鄘延路经略安抚使。绍兴元年,金军攻破饶风岭,盗取梁、洋,进入凤州,攻打和尚原。郭浩与吴璘前去救援,斩杀俘获敌人敷以万计。升任邻州观察使,调任知兴元府。飢民在米仓山聚结作乱,郭浩讨伐平定了他们。调任知利州。金步兵骑兵十多万攻破和尚原,进而窥视川口,到达杀金平,郭浩与吴吩大败金军。升任彰武军承宣使。吴蚧

5、查究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暗地舆敌人勾结而利州方面的审讯结果不同,由此吴吩舆郭浩开始不和,朝廷就调任郭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损破坏得特别严重,户 VI 也没有几家,郭浩招集安抚流亡之人,开闢营田,朝廷把他所作所为颁示各路。其他军队因为军需困乏需要朝廷补给,而纸有郭浩把积馀的十万矫钱资助给户部,朝廷嘉奖他,以后凡有奏请,都能得以直达朝廷。九年,改任金、洋、房三州节制。金人归还了河南的土地,朝廷任命郭浩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充任陕西宣谕使、知金州。楼炤巡视关中,召用郭浩为枢密院都统制、 十四年,得到皇上召见,授检校少保,返回镇守,赏赐御府金器、绣鞍,并且授予一于文官资格,赐田五十顷。郭浩辞

6、谢说:“我父子都是由军人起家,不敢忘本,希望退还文官。 ”皇上称许他的想法,另外授与一子阀职。逭年,分利州为东、西两路,任命郭浩为金、房、开、达四州经略安抚使兼知金州、枢密院都统制,驻屯金州,仍建置帅府。十五年,去世。终年五十九岁。追赠检校少师,谧号恭毅。淳熙元年,朝廷恩赐在金州为他立庙。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2答案:C13解析:A 项关联词不当,改为“只有才” ;B 项否定 误用, “防止文化不受污染”应为“防止文化受污染” ;C 项句式杂糅,可改为“直接原因是违规操作。 ”或“此次灾难是由引起。 ”答案:D14.解析:第一步,确定首句。比较两句,其中第句中的“有兴趣”跟“国学热”在

7、内容上紧密相联,故选。第二步,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序。第句中的“本是”与第句的“但”构成转折关系;第句中的“轻浮的文化争论”与第句中的“随便地进行批判”在内容上紧密相联;而第句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对第句的解说;第句与第句构成递进关系。答案:A15答案:标题“言师买药去”巧妙化用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的诗句,影射现实生活中药价贵,老百姓看病难的突出问题,亦庄亦 谐,妙趣横生。 高三早读材料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高考试卷中出现的逍遥游名句)1、覆杯水堂之上,_;置杯焉则胶,_。2、 , ,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江苏卷)3、鹏之徙于南冥也, , , 。 4、野马也,尘埃也, 。 5、

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 , 。6、 ,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 。7、若夫乘天地之正, , !故曰: , ,圣人无名。哲理文章:你看着办吧 各位读者一定坐过出租车。那么,今天你出门请再乘一次出租车,做一个试验:上车后,你不要讲话。司机如果问你:去那里?你就说:你自己看着办吧!你信不信,开了几十年出租车的老司机,这个时候也没有任何办法把车开走。为什么?因为司机只是知道怎样选择最佳路线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他知道怎样做,他知道方法、手段和技巧,并且把它做好。至于把车往哪里开?至于你想去的地方,司机并不知道;只有你知道你想去的地方,所以,如果连你都不知道你想去哪里,你就无法告诉司机开车的方向和目

9、的地。司机当然就不知道往哪里开。 结论:这两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基本哲理:目的,永远在技巧和方法前面。一个人如果一开始就不知道他要去的目的地在哪里,他就永远到不了他想去的地方。 高三年级语文(理科)限时练 命题人:张晓松 时间:2012 年 12 月 11 日 班级: 姓名: 小组: 考号: 态度决定成败,细心成就梦想! 做我该做,无怨无悔! 2高三早读材料文言文基础知识: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汇总一、授予、提升官职类加:加封,在原来官衔上加上某种荣衔,可享受某种特权。如:张合“特进”加封之官衔。失街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辟:由中

10、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如: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被征召)公府不就。 张衡传 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选拔委以官职。如: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 谭嗣同进:推荐。如 臣进西门豹。出来做官。如:是进亦忧。 岳阳楼记 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更选将官。 谭察:考察和推荐。如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陈情表封: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周公子封于鲁,为方百里也。 孟子告子下 封功臣皆为列侯。 后汉书光武帝纪当:任,充当。如:当侍东宫。 (担任侍奉太子的职务)拜:授予官职,任命。如:拜臣郎中。除:拜官,授职(指辞旧职任新职)如:除臣冼马

11、。授:授给,起。如:即军中拜授。点:指派。如可汗大点兵。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起用,出任,做官。如:辛苦遭逢起一经。 零简:任命,选拔。如:简能而用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升:升官。如:旋升宁夏道。 谭擢:提拔,选拔。如:擢瑞户部主事。 海瑞传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过蒙拔擢。 陈陟:提升,提拔。如:陟罚臧否。 出赏:由皇上特旨颁布,赐于臣下官职爵位。如:赏袁世凯侍郎 。二、调动官职迁:升迁。调动官职,改任。降职。如:迁我京职。 肃 。再迁为太史令。转:调任。如:再转为太史令。徙:调任。如:徙齐王信为楚王。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衡调:调动,调迁,调升。如:婿竟不调。

12、肃移:特指调任。如:贬潮洲刺史,移袁洲刺史。补:补充空缺官职。改:改任官职。三、兼职,代理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秘史。领:兼任较低的官职。如:又领扬州刺史。 晋书谢安传行:代理官职,指比本职低的兼职。如:太祖行备武将军。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署、理:代理、暂任。如: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摄:兼理,尤指暂兼。守:兼理,指本职高的兼职。判:中枢官兼任地方官。知:同判。护:上级官员离职,由次一级官员守护印信代行职权。假:代理或非正式的官职。如假司马。四、降职,罢免类贬:降职。如 贬连州刺史。谪、适:被罚流放或降职。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居卧病浔阳城。

13、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谪戍:有罪人被押送到边远地方去驻防。如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出:京官外调。如: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由家居而出任官。放:特指京官改任外官(地方官) 。如:放宁夏道黜:废,贬退。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绌:通黜,废弃,贬退。如:屈平既绌。左迁:降职(贬官) 。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迁:流放,放逐。如: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夺:削除,罢免。如: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罢、免:罢除、停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免官削爵。革:革除。如 革职查办。废:黜废,罢官。如 不胜其任者废免。去:被调离。如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解龟:罢官(因古代官印上方的印纽常做成龟形,称“龟纽” ,故有其称)乞骸骨:旧时官员年老自请退休,如:上书乞骸骨。 张衡传五、其它复:指恢复旧职。如再转复为太史令。下车:官吏初到任。衡下车(新上任) ,治威严。仕宦:做官。如:仕宦于台阁。仕官:任官职,做官。用事:执政,掌权。当权。如:并慰告其军中用事者。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赵太后新用事。 触赠:对官员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员授予职称封衔。如:赠太子太保。 海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处理政事) 。如:视事三年。 衡登朝:指做朝廷的官。赴:赴任。退:辞去或失去官职。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