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随笔(2021年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72781880 上传时间:2021-03-10 格式:PPTX 页数:5 大小:3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窦桂梅随笔(2021年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窦桂梅随笔(2021年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窦桂梅随笔(2021年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窦桂梅随笔(2021年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窦桂梅随笔(2021年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窦桂梅随笔(2021年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窦桂梅随笔(2021年整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的底色,读李烈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 封面浅灰和浅粉各占一半。粉色中,朦胧显出李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的 情景。封底全是粉色,书名是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莫非,“爱的 底色”就是这淡淡、柔柔、暖暖的粉色? “我常常注意:话不能太多” 初见在十几年前。 吉林市教研室邀请姚尚志和李烈讲学。作为年轻教师代表,我有幸陪 专家吃饭就坐在李烈老师身边。我们的过于热烈,与她的冷静相 遇就好像强大的热流一下子被制冷了,顿时感觉言谈拘谨,心情 紧张。我们不知怎么做才是合适。那一刻的“不自然”至今记忆犹新。 今年 5 月底,包头市教委邀请李烈和我前往讲学。十多年过去,感觉 她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依然自然、平静。和她在一起晚

2、餐,夜寝,午 宴一切那么和谐,那么舒服。常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 上读到她的文字。“我常常注意:话不能太多”就是这句给我留 下印象的话,如今在我眼中,“冷淡”、“无语”,变成了一种“淡 然”。她不像大多小学教师过于外向和活泼。不温不火,不急不躁。 课如人。记得在吉林市,她讲数学“通分”,犹如刀削斧砍一样的干净 利落没有几句话,动作幅度几乎没有,就连表情也是平和,没有 半点夸张,没有半点渲染和造作,只有看不见的数学的思维和运算在 行走我呆了。数学原来可以这么简约!如果老师的话太多,惟恐学 生听不明白,说了一遍又一遍,不但抢占了学生的时间,代替了学生 的思维,而且使学生懈怠,甚至产生厌烦之感。和学

3、生的交流还有好 多方式,一个眼神就是一种提醒,一个动作就是一种命令,一个笑容 就是一种肯定原来如此! 这次在包头的课,如此润物无声地将数学思想没有痕迹地渗透于课堂。 然而看似平静的课堂里面却是如波涛汹涌的思维大海。“实而不死,活 而不乱,易中求深,情理交融”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中,专家 评价真是恰当不过。一遍听课,一边链接着书中的教学故事“对学 生的 40 岁负责”,“来自课堂的愉悦”,“言行都是教育”,“亲师才能信 道”,“老师被夸是好事”,“巧用学生的话”,“让学生们总结”,“ 让优等 生吃得饱,又让学困生消化得好”,“摔倒的地方恰恰是教学的重,1,2,点”一个个信手拈来,既真实又有可读性的

4、案例,就是这位“话不多” 的老师用实际行动做出来的。 “上课总要努力做到实实在在,又不呆板;力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 种角度思考,同时每个教学环节又十分有序;注意从认知的结构、思 维训练、能力培养、情感体验四个方面引导从易到难的探索” 我把这句话打印下来,不仅仅是给数学老师看,也要和语文教师探讨, 怎样更好地把“话”腾出来,多给学生留“地儿”。 “ 女人就是女人,永远不要太男性化。” 这是李老师在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作嘉宾时被邀而写的一句话, 着实令记者吃了一惊。的确,这决不是镜头前的作秀。她给自己生活 中的定位就是如此做一个女人,一个好女人,并期望所爱的男人 能够多给一点呵护,给爱的小舟构筑一

5、个遮风避雨的港湾。 爱美,爱生活是女人的天性。她告诉我,自己很喜欢森林的深沉,草 地的宁静。书中的插图还真有几幅李老师置身大自然的照片。的确, “自然”最美。尤其是,封底中掩映在粉色中的李烈也成了粉色。粉色 的她恬静、文雅、安逸,一看就知道是一位有品头儿的女人。这次亲 密接触,更感觉是一个真实的、可爱的女人。从衣着到发型到化妆 品就连睡衣也是那么有女人味儿。爱打扮的她庄重而不媚俗,时尚 而不浮夸。 我见过好多成功的女士,那是用自己作为女人应该享有的时间和条件 换来的疲惫不堪,甚至蓬头垢面。家庭顾不了,丈夫和孩子感受 不到妻子的体贴和母亲的爱抚。我也是一个爱美的女人。也许这点和 我相同吧。所以,

6、我特别喜欢她的这种生命状态。我觉得这才是一个 女人真正的生活。因此,女人就是女人,可以具有男人的气魄和胸怀, 但绝对不是男人化。 爱美,也爱丈夫和爱孩子“在生活中,我不仅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而且要做一个能用爱的眼光选择伴侣的人,并且要在相互激励中享受 爱情的温暖和快乐。” 丈夫大她八岁。在许多场合只要条件允许,她绝对不掩饰对丈夫的感 情和深深的依恋。在情感上做出爱的选择中毫不掩饰自己对丈夫 的爱。我相信,一个值得女人爱的一定是优秀的男人。曾经两人在一 个单位工作,这就自然而然理解支持李老师的事业。正如李老师所说, 他看似不求上进,外表冷漠却有善良美好的心。曾救过落水的孩子, 操场的跑道硬是他

7、用小推车一点一点垫起来的。走在学校楼道突然停 下脚步,走进厕所拧紧水龙头的也是他。那辆“风雨无阻的永久自行 车”,在学校和家宅的距离中丈量了三年。李老师白天听老师的课,做,3,课堂笔记,给孩子讲课,批改作业,还要家访、备课。无论春夏秋冬, 每天晚上忙到很晚,托着疲惫的身躯离开校园时,都能看到校园那棵 最粗的大树下停靠的一辆自行车。这就是丈夫三年坚持不断接她回家 的那辆永久牌自行车 当李老师以一等奖第一名的成绩,夺得全国数学教学大赛的桂冠的时 候,当她回到北京,一眼便发现站台上的他,那位手里捧着大捧玫瑰 花的他,一只大手把她拥入怀中的他面对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的人 和事,有痛苦,有烦恼,有承受不了的

8、时候,可以静静听她的苦恼, 让她伏在肩上流泪的,还是他真情永远不变的他!因海的沉默 而相识。对于他们,而海的沉默已经不仅仅是书。“爱,就要同 时爱她(他)的缺点。这样,双方才能在充满宽松气氛的温馨家庭中 轻松、愉悦、幸福地生活。”不是吗,我们这些当小学老师的,如果稍 微敬业一些的话,丈夫自然就会承担更多的家庭重担。婚姻家庭的爱 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方面。读了李老师的话,我明白了,要让自己 的丈夫有所成,也要让自己的工作因为有了丈夫的爱更有所成要 爱自己的丈夫,也要爱他的缺点。 当爱情的结晶他们的儿子来到身边的时候。作为母亲会怎样对待 自己的孩子我想,就没有强调的必要了。正如她所说的:“一个 深

9、爱自己孩子的人,未必是一个对社会富有爱心的人;但一个连自己 孩子都不爱的人,就一定是缺少爱心的人。” 从父母之恩到夫妻之爱,到亲子之情,爱是一个人生命情愫的自然流 淌。如果把生命比成一棵树,那么,来自家庭的浓浓的爱便是滋养李 老师生命之树的水。由此,李老师事业的阳光因有了雨露的滋润变得 更加柔和温暖。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教师常态,这才是生命的平衡。 试想一个脱离了家庭、脱离了性别的人,追求的事业之树一定是干枯 的、坚硬的,缺乏那种如粉色柔软与细腻,一定是脆弱的、空洞的, 甚至是可怕的。 “有话公开说、有话好好讲、没事不乱说。” 我是一名教学干部。要当好战斗员和教练员。但评判员、指挥员的“管” 与

10、“理”必然要面对。说心里话,在我眼里,宁可天天和教材、课堂打 交道也不愿意和人群打交道。有的时候,脑子里光想着把事情做好, 没有考虑过多个体的心理复杂性。这就会造成你许多的“麻烦”,有 时候心里还觉得委屈。每天,我也算废寝忘食地工作、学习。虽工作 头绪杂乱但也很投入。不过,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有时候不能很平 和地、又相对超脱地对待那些困惑,同时又超脱不了自己的脾气和心 态导致的“计较”或“较真儿”。有时候热情、积极向上的心态经常被“乌 云”笼罩。 读罢此书心头豁然开朗。“疙瘩”解开了许多。“以爱育爱”的办学理 念能让人读出一种心态。看来,很多问题来自自己的思维方式,4,首先自己要心中装满爱。教

11、师不是神。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有意,有 优点有缺点。尽管有些教师是很“气人”。当然,理解而后的方法必须 像李烈校长一样,要想取得“当面锣对面鼓”的积极沟通效果,必须以 “真诚”为基础,以正气为旗帜。这份“真诚”就意味着要卸掉防身的“盔 甲”,要以柔软真实的血肉之躯去面对,包括可能的伤害。正气呢,就 意味敢于说“是”,定“非”;敢于“认可”,更敢于“否定”;敢于“接纳”, 更敢于“拒绝”。一句话,还是一个“度”。 喜欢她的“不卑不亢”“有话公开说”、“有话好好讲”、“没事不乱说”。 你看,“说”与“不说”还是一个度;“说什么”与“为什么说”更是一种适度。 你想啊,“好好先生”与“好好干部”必然缺乏

12、责任。这就绝对没有真诚, 绝对谈不上“正气”,有的只是虚与委蛇地“迁就”。而管理者的“真诚”和 “正气”需要勇气,需要开放的勇气,需要面对的勇气,需要坚持的勇 气。书中那个喊着“我要辞职,我不干了”的故事,以及老教师、同龄 人的“挖苦”甚至“冷观”的态度,让我更深体会了两个成语的别样含义 “玉树临风”与“临危不惧”。 敬佩她的“适合学说”“强调优势、避免不足、以优促短; 没有弱势 的概念,只有流动的概念;总结老年、重用中年、培养青年。”那位 颇有才气,成绩突出的漂亮教师,在李校长的期待、引导和教育中, 个体价值实现,已经很好地把“特性”转变成了建立在“适合”学校整体氛 围的“个性”上。正是这种

13、职业或位置的基础上的“适合”,让这位教师不 再身上长满扎人的“刺儿”。 欣赏她的“快乐生命学说”容言,容人,容事。成功属于那些比他人 更快乐、更有效的学习,思考,付诸行动的人,而不是“幸福地愚昧着” 的人抑或“满腹牢骚”的人。想必,音乐组已经退休的那位男老师的生 活一定很快乐。是李校长的“撮合”,让他和同在一个屋檐下的那位音 乐老师人为地“拧”在一个学年。从“和好”到“合作”,不是管理上的简单 “躲避”和“回避”。他们终于做到了快乐的工作,快乐的生活。 称赞她的“管理”理念不应该是单纯的管理者的角色,而应该向领导 者的角色转变。不是只关心正确做事,更要关注做正确的事。要有明 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

14、路,并且具有促使这一目标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 共识的能力: 扬人之长,念人之功,谅人之难,帮人之过; 坚持倡导正气,并使之 成为学校的文化主流; 面对成绩,一定要做到“分享”,而非“独享”; 多一些人文含量高,非规范,无边界的活动; 不优不特不是二小人, 不爱不乐不是二小人! 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想想和她生活中真实接触给我的感性认识,想想 在书中间接走进她的理性升华。文与人,人与文,分不清谁是人,谁 是文。文就是人,人就是文。宠辱不惊,闲庭信步,5,合上书,一股“粉色”的爱的暖流充盈满身,成了一条温暖的河,流向 我心的深处。这粉色的河啊并不湍急也不缓慢,流淌得是那么适中、 适度,成为了我情感的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