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2021年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72780656 上传时间:2021-03-10 格式:PPTX 页数:1 大小:1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2021年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2021年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2021年整理)(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实验 1 淀粉酶产生菌(细菌)的筛选 一、实验目的 掌握完整的分离纯化淀粉酶产生菌的方法和技术 二、基本原理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将土壤稀释液涂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上,在适宜 的环境中培养几天,细菌或者是其他的微生物便能在平板上生长繁殖,形成菌落。 将初次筛选得到的微生物接到淀粉培养基上培养,因为只有能够产生淀粉酶的细 菌才能够利用培养集中的淀粉成分来完成自身的生命活动,才能够生存。故在淀 粉培养基上长出的菌便是淀粉产生菌。在培养基上滴碘液,淀粉被分解掉的部分 不显现蓝色,出现透明圈,可以通过透明圈的大小来初步判断菌种产淀粉的能力。 三、材料与器材 1、菌源 校园土样 2、培养基: 淀粉

2、培养基:蛋白胨 10g,NaCl 5g,牛肉膏 5g,可溶性淀粉 2g,蒸馏水 1000ml,琼脂 1520g,121高压灭菌锅灭菌 20 min,待冷却至 50左右时, 于超净工作台倒摇瓶若干。 3、器材 培养皿若干个 、1ml 移液管 1 根、刮铲 1 把、锥形瓶若干个、高压灭菌 锅、超净工作台、试管若干、摇床 四、实验步骤 1、选定采土点后,铲去表土层 2-3cm,取 3-10cm 深层土壤 10g,装入灭过 菌的牛皮纸袋内,封好袋口,并记录取样地点、环境及日期。土样采集后应及时 分离,凡不能立即分离的样品,应保存在低温、干燥条件下,尽量减少其中菌相 的变化。 2、称取土样 10g,放入

3、盛有 90mL 蒸馏水并带有玻璃珠的锥形瓶中,振摇 约 20 分钟,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合,将细胞分散。 3、初筛:用一支 1mL 移液管从中吸取 0.1mL 土壤悬液加入盛有淀粉培养基 的培养皿中,重复两次。后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检测:培养出菌落后向培养皿均匀的喷洒碘液,有明显的透明圈的菌落 即为活性较高的淀粉酶产生菌。 4、复筛:选取步骤 3 活性较高的淀粉酶产生菌菌落移植进盛有淀粉培养基 的摇瓶中,放于摇床中培养。 测定:把所有摇瓶中的菌株发酵液用琼脂平板法测定一遍(同步重复 23 块板),将其中活性圈大而清晰的菌株发酵液进一步采用精确检测法测定,选出 较优良的菌株 23 株,并移植进斜面中培养。 五、实验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