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的幼儿园科学活动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72756736 上传时间:2021-03-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源于生活的幼儿园科学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源于生活的幼儿园科学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源于生活的幼儿园科学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源于生活的幼儿园科学活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源于生活的幼儿园科学活动 源于生活的幼儿园科学活动 科学论文27 纲要指出,科学领域目标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所以本次活动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了解膨胀现象,关键是对生活中的膨胀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一、关注生活,从价值出发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扩大幼儿的视野,使幼儿获得早期科学经验的积累。指南明确指出,幼儿活动的内容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体现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活动片断一我们身边的话题:在自然角观察

2、种子发芽的实验时,我们都有会把一些豆类放在水中浸泡,再观察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可是幼儿会这样表述:“小绿豆和小黄豆变大了,发胖了。”他们很好奇种子的变化,有的幼儿说得更形象化:“因为它们喝了水,吃饱了啊。”“不是,是它们被水浸胖了呀。”这些豆子用水泡过后,就变大了,“它们都鼓起来了。”原来黄豆、绿豆、蚕豆都是因为遇水产生了膨胀现象,幼儿对这种现象不能用科学的概念去描述。 分析:我把幼儿在自然角关注的话题,设计了一节大班的集体教学活动。为了使活动更丰富,我上网对膨胀的现象进行百度查找,了解它的科学概念,再结合幼儿的生活为幼儿设计了物质遇水、遇热和遇热油产生膨胀现象的科学活动。为了使这个膨胀现象让

3、幼儿在操作中建构新的概念,在遇水膨胀环节,我带来幼儿熟悉的黄豆、绿豆及幼儿平时不喜爱吃的黑木耳。为了让幼儿更清楚、有效地在课堂上展示其他物质的膨胀现象,我用视频的手段,把生活中常见的爆米花、虾片的膨胀过程搬到课堂上,扩大幼儿的学习空间。科学教育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二、关注幼儿,从问题出发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科学的兴趣 纲要要求我们: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幼儿主动地探索,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在科学活动中,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选择材料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为幼儿提

4、供丰富多样的材料,激起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探究科学的欲望和培养科学精神。 活动片断二感知乒乓球的遇热膨胀:在这一环节,我问:“这里有两个瘪的乒乓球,你有什么办法让它鼓起来,变回原来的样子?”杰杰说:“用手扳一下嘛。”他试了试,不成功。强强说:“用手搓一搓。”这可能是个不错的办法,可是他试验没有完全成功。“有又快又好的办法吗?”大家陷入沉思。我班的那个大龄孩子吴比提议:“把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试试。”我按他的方法作了试验:将瘪的两个乒乓球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它们的变化(放在透明的容器中)。果然,试验成功了,全班幼儿都很兴奋。我接着追问:“为什么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鼓起来?”这是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

5、,幼儿又一次陷入沉思。我又作一提示,说“它里面有什么?”(用保鲜袋装空气,引导幼儿说出乒乓球里有空气),“乒乓球里面的空气受热会怎样呢?”,幼儿找到了答案,明白了乒乓球里的空气是遇热膨胀了,所以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一泡,是能恢复原样的。幼儿在惊喜中,了解到原来膨胀现象还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分析:在这一环节,让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让幼儿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猜想解决问题:“为什么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鼓起来?”而且在提问时我没有急于告诉幼儿答案,给幼儿一段期望期。由于问题难度比较大,在提问时我视幼儿回答的情况,给予幼儿适当的提示:“乒乓球里面有什么呢?”幼儿立即根据

6、自己的经验作出判断。 三、关注环境,从经验出发给幼儿学习探究的机会 创造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经验往往在一定的环境中获得。 片断三再现生活情景:“请你仔细看看桌上的这些东西,它们放在水里会有什么变化呢?”幼儿耐心地等待着、观察着这些平时不起眼的材料被水浸泡后的变化。在集体交流操作结果时,幼儿有条理地回答了三个问题:“我把什么放在了水里?”“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还有那些爆米花和虾片,它们又是怎么膨胀的呢?和幼儿一起观看了爆米花的膨胀过程。幼儿欢呼雀跃,亲历了再现生活中的情景,看到了膨胀的过程。在活

7、动结束时,又将继续探究的问题抛给了幼儿:“那生活中还有哪些膨胀的现象呢?” 分析:在“遇热和遇热油膨胀现象”中,我把生活中的实例爆米花、炸虾片用录像的形式“搬”到课堂上,再现生活情景。幼儿在活动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让幼儿联系生活,拓展幼儿的经验。“生活中还有哪些膨胀现象?”,让幼儿走出去,看看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利用膨胀现象的。“下次活动我们再来一起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遇冷膨胀的现象?”,将探究活动继续引向深入,使活动终而不止。在生活中,我们要做有心人,尽量给他们“活”的教育,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对幼儿进行引导。 幼儿的科学是生活中的科学,他们不会关注远离他现实生活的事物,而是关注此情此景、此时此地身边发生的现象。教育原本就在儿童的生活之中,教育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开展科学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把科学活动和生活紧密地融为一体,让幼儿感到,科学并非遥不可及,身边处处皆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