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浅谈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信息化建设包括什么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72685741 上传时间:2021-03-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浅谈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信息化建设包括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浅谈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信息化建设包括什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浅谈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信息化建设包括什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年浅谈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信息化建设包括什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年浅谈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信息化建设包括什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浅谈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信息化建设包括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浅谈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信息化建设包括什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信息化建设包括什么 浅谈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伴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高速对接与应用,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公安警务工作要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实现执法管理能力和办案效率的跨越式提升,信息化建设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是公安工作现代化的突破口; 是解决警力不足,提升警务效能的有效途径; 是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信息化应用呢?下面,简要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成效 (一)信息建设格局初具规模。一是互联互通格局基本形成。近年来,随着“ _”的建设

2、,公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达到较先进的水平,公安三、四级宽带网络全覆盖,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部省市三级情报中心、公安 _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基本建成,基层所队接入网全面普及,公安业务工作基本实现信息化流程,公安情报信息系统等高端应用得到进一步 _,基本形成全警采集、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信息化大格局。二是各类信息系统不断完善。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警种、部门根据业务需求,社会各行业为方便、快捷管理,都建设有自己的应用系统,且系统在应用中不断升级完善。三是资源共享局面初步建立。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 _,通过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平台和边界接入平台,公安内部系统(如出入境、

3、监管、交警等)和民航、银行、水电等社会信息资源基本实现共享,初步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信息化应用意识得到提升。通过开展信息化建设应用,各级公安机关及民警已认识到信息化应用是公安工作必须依靠的手段,是公安工作向科技化发展的基础,是执法队伍由数量型、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的 _,是应对当前日益严峻的治安形势、解决警力不足的根本策略,是提高公安工作效率、节约办案成本的唯一途径。 (三)信息化应用公安工作已普及。一是基础工作基本信息化。公安信息化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查询、情报收集研判、人员比对、文书报送审核、案件流转审批,逐步实现了网上破案、网上巡逻、网上管控、网上考核,增强了公安机关打击

4、犯罪和服务群众的能力,节约了工作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二是各类技术手段熟练应用。各级公安机关 _及一线民警都能熟练应用各类技术手段,并通过实战提炼了大批技战法和研判模型。过去破案追逃协查信函满天飞,工作开展如同“大海捞针”,如今坐在“家”里轻点鼠标, _就在千里之外被成功抓获。三是信息化破案比例不断攀升。广义地说,当前我们开展任何一项公安执法工作都有信息化的成分,随着民警信息化应用意识增强和各类信息系统逐渐完善,信息化破案率不断增长。 二、公安信息建设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薄弱,信息化应用人才匮乏。当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专业人才不足、结构不合理是困扰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瓶

5、颈”问题。基层公安机关,特别是经济基础较弱的地区,很难招聘和留用专业人才,绝大多数民警都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信息化培训,民警的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应用水平还十分欠缺,缺乏既懂计算机又懂公安业务专业人才。 (二)各自为政,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目前不同级别、不同警种都在 _建设系统,系统重复建设、重复录入的情况时有发生,加之许多系统都是离散孤立的系统,互相兼容性较差,形成 “信息孤岛”。由于系统多且不关联,从而导致本来警力不足,还要做大量重复录入,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反而增大了民警的日常工作量,没有达到节省警力,减轻负担的初衷。 (三)条块分割,信息化建设共享不高。现在各地都在建设边界接入平台

6、和部门间共享平台,我们目前需要的各类部门信息和社会信息,都各有各的办公系统,大部分是全国库,少部分是省库,极个别是地区库,关键是对侦查办案最有用的情报信息(如银行、 _、卡口、房产等)查不到、用不着。 (四)机制不全,信息化采集量少质弱。目前,我们更多是 _对信息采集的处罚措施,而对信息采集在应用后出现战果的奖励机制几乎为空白,也没有人 _。部份民警认为基础信息采集对自己的工作没什么帮助,甚至认为加重了工作负担,即使要进行信息采集,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了事。 (五)体制不顺,执法仍以传统方式为主。银行、卡口、通讯、 _等信息查询,每一种都需要亲自前往书面层层上报审批,这一方面是公安机关信息化

7、应用意识走在了前面,其他行业、部门没能跟上步伐,更重要的是传统的机制体制决定着信息化时代的侦查办案依旧以传统工作手段和方式为主。 三、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几点启示 (一)培植信息导侦理念,是新形势下提升公安侦查工作质效的前提条件。自所有平台和数据库建设以来,公安机关特别是侦查一线部门十分注重信息化工作,信息导侦意识不断强化,信息资源服务侦查破案的意识已根植人心,实现了“要我用到我要用”的观念转变。在侦查办案过程中,民警在触碰案件任何一个环节时,都能自觉地运用各类信息系统去获取各类情报线索。但整体来看,个别民警信息化应用意识还十分薄弱,甚至不知道哪些公安信息库可以为我所用,不知道口令、 _;

8、大部份民警应用水平不高,缺乏主动学习、钻研、实战应用的干劲。因此,培植信息导侦意识要从理念上加强引导,真正让每位 _带头参与信息化建设应用,每位民警成为信息化建设应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二)提升应用能力水平,是改进工作模式提高执法办案质效的关键所在。在案件侦办过程中我们发现,信息化实战运用程度和民警的应用能力水平差异,决定了侦查办案工作模式的不同。如:欲获取外省市 _信息、旅店信息、网吧信息、银行交易信息,从抓获嫌疑人处扣押的 _、银行卡通讯、交易信息中获取更多情报线索,传统方式就是派员前往实地调取,但信息化手段下,要完成上述工作,绝大部分都可利用互联网、线索网、 _数据检测包等信息化手段在

9、办公室完成。又如EXECL数据的分析比对,不熟练EXCEL的侦查员只能逐一查找比对,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纸张,但熟练的侦查员运用一条函数就能一键搞定。因此,大力加强培训和实践,提升办案民警的情报信息收集能力、数据查询比对能力、情报线索分析研判能力、信息系统拓展应用能力、常用软件使用能力,就能从根本上改进工作模式、减少工作环节、降低办案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推进系统建设改造,是转变管理方式构建信息化大格局的根本保障。社会信息和公安内网信息为破案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线索。但也发现社会各行业、公安内部各警种系统建设标准和数据采集要求不统一,有的系统访问需IE6,有的访问要IE7甚至IE8,监控视频

10、格式五花八门(如案件中涉及宾馆、卡口监控的视频,使用的播放器达几十种,无专业播放器根本无法使用)。因此,推进系统建设改造,应实行系统全国统建的原则,通过公安网络边界建设一套标准统一、运行可靠、信息全面、便于维护、高效安全的数据交换平台。 (四)强化信息整合共享,是丰富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在实践办案中我们发现,许多公安应用信息系统都是一些离散孤立的,往往局限于提供单一的信息查询、检索和统计等基本功能,民警无法或很难从中得到关联信息,无法做到各种信息的 “一站式”集成应用,降低了使用效能。因此,信息整合应从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统一集成,强力推进地区、部门间信息共享平台和边界接入平台的建设

11、进度,建立身份认证中心,单点登录,统一认证,实现“一号通”( _号)、“一证通”(数字证书),最大化整合、共享一切实时 _资源。 (五)建立信息导侦新机制,是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和发展的存活基础。信息化时代下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部门、行业间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传统机制体制决定着信息化时代的侦查办案依旧以传统工作手段和方式为主。如大部份社会信息都需要亲自前往书面层层审批,传统的机制和体制依旧制约着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必须由党委 _牵头尽快建立完善覆盖全社会的信息共享管理联动机制,从根本上改变行业信息化、协作配合传统化的工作局面,推动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深刻变革。 (六)探索工作模型方法,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增强打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警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侦查破案总结形成的工作模型、技战法的运用,不但能降低办案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公安机关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能力,同时对民警参与信息化应用的积极性,提升信息化应用的整体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有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