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克和千克》说课稿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72678831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克和千克》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1年《克和千克》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1年《克和千克》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1年《克和千克》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1年《克和千克》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克和千克》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克和千克》说课稿(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克和千克说课稿 以下是的克和千克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课。本单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学情分析: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质量观念还比较淡薄,况且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克与千克质量观念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二、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2、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 _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能力目标: 1、认识常见的称,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 _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克和1千克的关系;难点是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三、教具、学具: 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建立一定的质量观念。围绕这个目标,本节课的设计就立足于学生的体验和操

3、作,我准备的教具有:盘秤4台、天平一架、曲别针、黄豆若干;500克食盐2袋、1千克洗衣粉4袋。 学具有各种水果、日用品若干;2分硬币若干枚。 四、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五、教学过程 设置了课前小调查,让学生找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克和

4、千克”,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在收集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了解2种质量单位的不同用法和字母表示法。本节课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是自主探究,感悟新知;三是巩固深化,拓展应用;四是全课总结,生成创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猜一猜: (1) 出示2包大小不一的物品。这是小红陪妈妈逛 _时买的两样食品:猜一猜,哪袋轻,哪袋重? (学生凭直觉任意猜测) (2) 此时教师提问,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检验?学生发现:用秤检验是一种好办法。 (3)介绍生活中的秤。 (4)用盘秤检验。 2、表示物品的轻重,用什么做单位?导出课题: 克(g)和千克(kg)。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活

5、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准确判断物品的轻重,用秤称一称才能准确知道物品的轻重。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建立轻和重的初步感知,然后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3步来实施: 第一步:认识克。 1、掂一掂 , _1克。 教师拿出1枚2分的硬币,请同学们也拿出1枚,放在手里掂一掂, _一下它的轻重,并告诉学生这枚硬币的质量约1克,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2)说一说,自己身边大约重1克的物品(纽扣,螺丝钉,花生米等)。 2、估一估,称一称,建立几克的表象。 (1

6、)估一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一本数学书大约有多重并用天平验证。 (2)学生估计自己的橡皮擦等大约有多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大量的操作中初步建立起1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建立几克的表象。 第二步:认识千克。 1、掂一掂,在学生建立了对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入认识“千克”的教学,让小组的每一位学生都轮流提一提,掂一掂1千克洗衣粉有多重。 2、数一数,说一说1千克苹果大约有( )个;1千克果冻大约有( )个;( )瓶矿泉水约重1千克; 3、估一估,学生估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并用盘秤验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

7、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再估一估书包有多重,以此化抽象为具体,强化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 第三步: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1、算一算,一包盐重500克,2包呢?(1000克) 2、称一称,比一比:两包盐重,还是1千克洗衣粉重? 3、看一看,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1千克=1000克) 4、议一议,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合适?什么情况下用克合适? 把1克硬币与1千克洗衣粉同时放在两只手上,体验“克”与“千克”的质量区别,感悟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比较中感觉,在感觉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8、。 在生活中实践,这个层次以练习为主,通过精心设计,力求达到“有的”、“有序”、“多样”、“有度”。为此,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 例如: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教材第 _页第4题)这道题和生活 _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重量单位克与千克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重量单位的能力。在这道题里,我采用已知重量单位建立 _,以及排除法来指导学生填单位。 2、深化练习: 改错题:慢羊羊收到了懒羊羊写来的 _,信的内容为:您好!我参加夏令营已经9天了,最近我的身体更加健壮了,体重已达50克,每天早上吃一个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两个

9、小伙伴一起能把1克的米饭吃光。 慢羊羊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 _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来找出文中的错误。看哪个小组找的又快又准!这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要准确使用。 3、课外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回家与妈妈上街买一次莱或去 _购物,并记录所购物品的重量)。这样将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远,而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发展。 (四)全课总结,生成创新 在练习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总结,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接着又提出新的疑问: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生各抒己见,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提出

10、希望,既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又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 六、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一枚2分硬币:1克 两袋食盐:1000克 一袋洗衣粉:1千克 1千克 = 1000克 下面由的 _为你提供克和千克说课稿的写法。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的认识是人教版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克和千克这2个量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的轻重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直观,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要帮助学生理解和建立克和千克的直观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鲜明,深刻的感知。 (

11、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_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 _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 _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教学难点:是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 (四)教具准备:天平,花生,盐等,及多媒体课件。 (五)教法学法:建构主义认为,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有意义的

12、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法来获取新知。 二、说学情 “克与千克的认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一是生活经验不多,二是比较抽象,因此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克与千克,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注意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我将观察、动手操作、演示、实践运用等有机的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猜一猜、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对克与千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整节课,我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将龟兔

13、赛跑的故事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同时结合实践活动“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 。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在教学中将设计一下四个环节: (一)动画激趣,优化导入 上课伊始我通过播放龟兔赛跑儿歌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在结合故事情景设置疑问:兔子选择了数字比较小的物体 _会感觉很重,导致再次输掉比赛引出课题:克和千克的认识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望激发到制高点,再通过平时逛 _ _物品的经历引际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准

14、确认知 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建立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要让他们 _并能准确的体会克和千克,需要建立在大量鲜明深刻的感知上。因此,我充分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先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然后认识千克的质量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之间的 _。 1、在建立“克”的质量观念这一层中我主要通过以下一些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猜一猜1粒花生的重量。 掂一掂1粒花生的重量,初步 感知1克。 称一称。利用天平1粒花生的重量。 利用1粒花生的重量是1克,逐步感知5克,10克,100克 , 设问1000粒花生是多少克?如果想买1000克花生怎么办最快? 2、在这一层次之后,我又引导学生通过2个活动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5、。 拎一拎。让学生分别用手拎两袋500克的盐、1000克洗衣粉的质量。同时提示到,当物体的质量达到1000克时,我们可以用一个更大的质量单位来表示,那就是1千克。这一活动让学生通过肌肉用力的意识帮助形成较牢固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一个较为完整的从克过渡到千克的认知过程,进而归纳得出1千克=1000克( 并进行板书) 找一找。让学生结合生活,列举生活中大约1千克质量的物体。 以上把1克50克500克1千克几个质量,通过猜,称,掂,估,拎,找的过程将新课教学层层深入,课堂中尽可能创造条件,多给学生亲身经历质量的过程,进而全面系统的经历认知,体验,掌握。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