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28137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72573498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28137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28137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2813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28137(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练习扔铅球的动作时,宜采用的练习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心理练习B、整体练习C、区组练习D、分配练习 2:一般说来,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 单项选择题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 3:关键期的提出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差异性 4: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单项选择题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 5:“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单项选择题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创造现象 6:知道如何解剖动物属于陈述性知识。() 判断题对错 7:情感领域的

2、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单项选择题A、二个等级B、五个等级C、三个等级D、四个等级 8:教师期望效应是由()研究发现的。 单项选择题A、皮格马里翁B、勒温C、罗森塔尔D、夸美纽斯 9: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是() 单项选择题A、直觉的道德感B、形象的道德感C、想像的道德感D、伦理的道德感 10: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 单项选择题A、发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D、独立性 11: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有() 多项选择题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内化D、操作整合E、操作熟练 12: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

3、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单项选择题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 13:下面哪一点说的不是思维的特点?() 单项选择题A、直观性B、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C、间接性D、概括性 14:下列属于非正式评价的是()。 多项选择题A、测验B、问卷C、观察D、谈话E、布置作业 15:布鲁纳认为,学习的结果是() 单项选择题A、增加知识B、形成能力C、形成认知结构D、提高生活质量 16:操作动作符合规范要求,符合动作原理。无论是在动作的力量、速度、幅度还是结构等方面都符合标准。这是指操作动作的()。 单项选择题A、合法性B、客观性C、适应性D、精确性

4、 17: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知B、道德观念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 18: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判断题对错 19:某学生在回答“什么是圆的”的时候,说出“老鼠洞是圆的”,“李谷一唱歌的时候嘴是圆的”,这主要体现了发散性思维的() 单项选择题A、流畅性B、独特性C、综合性D、多维性 20:以下哪些是宏观教学系统中的主要变量?() 多项选择题A、教学内容B、学生特点C、教师特点D、教学环境 21: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二者涉及范围不同B、二者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C、二者既有

5、区别又有联系D、二者的结构不同 22: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处于()。 单项选择题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无规则水平 23: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被称为()。 单项选择题A、定势说B、经验类化说C、关系转化说D、共同要素说 24: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判断题对错 25:研究者把儿童与青少年心理研究跟一定的教育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从而研究他们在一定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影响下某些心理活动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这种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A、观察法B、问卷法C、实验法D、经验法 26:教师期待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

6、响。【】 判断题对错 27: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流派是() 单项选择题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格式塔学派D、认知心理学 28: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B、苛勒完形一顿悟说C、托尔曼认知目的说D、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29: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单项选择题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 30:在理解的四种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中,最低层次的理解属于() 单项选择题A、字面理解B、解释的理解C、创造性理解D、批判性理解 3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

7、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 单项选择题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B、变式法C、比较法D、直观法 32:何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具体的,而非一般的?() 单项选择题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33: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_焦虑。 单项选择题A、学习B、行为C、考试D、适应 34: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之为替代强化。() 判断题对错 35: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单项选择题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 36:一名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老师

8、观察到这一现象后,每次这名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时,老师就给予鼓励和表扬。老师所用的行为改变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A、肯定性训练B、示范法C、行为塑造法D、强化法 37:班级中能力强的学生常常聚集在一起,而能力差的则组成另一个群体,影响他们结为同伴群体的因素是()。 单项选择题A、接近性B、补偿性C、竞争性D、相似性 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题A、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B、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C、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是教师D、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39:“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

9、述的心理现象是() 单项选择题A、感觉对比B、后象C、感觉适应D、联觉 40:以饮食文化为例,美国人吃牡蛎而不吃蜗牛,犹太人吃鱼而不吃猪肉等,体现了文化的() 单项选择题A、差异性B、多样性C、共同性D、具体性 41: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其中主要包括() 多项选择题A、实验法B、调查法C、测验法D、临床法E、个案法 42: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1115岁儿童处于() 单项选择题A、感觉运动阶段B、思想准备阶段C、思维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 43:在态度形成的认同阶段,个体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判断题对错 44: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测试,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某个阶段学习的完成情

10、况。这种测验叫做()。 单项选择题A、安置性测验B、诊断性测验C、形成性测验D、终结性测验 45:教育心理学只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不研究个体差异。() 判断题对错 46: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A、艾宾浩斯B、巴甫洛夫C、冯特D、弗洛伊德 47: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TSE题:小明转学到A学校,刚来时学习成绩不好。进校后学习成绩由中下一直往下掉,常不交作业、上课打瞌睡,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不高。他的父母都从商,家境比较富裕,父母并不溺爱孩子,同时对学习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有进步。小明腼腆,不爱参加文体活动;很想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但因为一开始给周围同学的印象不好,因此

11、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导致人际关系不好;有时被欺负,因为比较胆小,所以也不敢说。TS该同学哪些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不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A、归属与爱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安全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 48:先学习了牛、羊等动物的相关知识,就将对我们以后学习“哺乳动物”的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的学习迁移现象我们将它叫做() 单项选择题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 49:遗忘的规律是() 单项选择题A、先慢后快B、逐渐变慢C、先快后慢D、逐渐变快 50:在操作的熟练阶段,动作的品质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判断题对错 1:答案B 解析 2:答案B 解析 3:答

12、案B 解析 4:答案C 解析 略。 5:答案B 解析 6:答案错误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C 解析 教师期望效应是罗森塔尔在工厂做研究时发现的,后来才应用于教师研究。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A,B,D,E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12:答案D 解析 当教师处于关注生存阶段时,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如何看我?”等等。 13:答案A 解析 思维主要有概括性、间接性、思维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 14:答案C,D 解析 非正式评价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A 解析 道德认知是对道德

13、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知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知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18: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A,B,C,D 解析 宏观教学系统中的主要变量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师特点和学生特点等。 21:答案D 解析 【解析】二者结构都是由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构成的。 22:答案A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5:答案C 解析 在教育实验中,主要途径是通过教育教学来进行,目的是为了研究他们在一定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影响下某些心理活动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6:答案正确 解析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可以产生期待效应。教师期待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7:答案C 解析 28:答案A 解析 29:答案C 解析 逃避条件作用是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