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理想》同步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253801 上传时间:2017-11-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2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理想》同步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语文《理想》同步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语文《理想》同步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语文《理想》同步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语文《理想》同步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理想》同步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理想》同步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 课 理想邱孔龙课前 5 分钟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来源:学&科&网(1)蜕化( ) 洗濯( ) 倔强( ) 诅咒( )(2)din 污 _ p 窃 _ 寂 lio_ 船 b_ 答案:(1)tu zhu ju z(2)玷 扒 寥 舶2、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寂 寥:寂静无声;沉寂 浪子回头:游荡不务正业的青年人痛改前非。B、 功勋:为国家建立的功绩勋劳 绝处逢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又有了生路。 来源:Z。xx。k.ComC、 缀连:组合;连接 碌碌终生:一 生平庸而无所作为。D、 离乱:变乱。常指战乱。 可望不可即:可以望见但不能到达。解析: A、B、C 三项都

2、正确; D 项“可望不可即”解释为“只可仰望而不可企及或接近”。答案:D3、 理想节选自_ ,作者是_代作家_。答案:流沙河诗集 当 流沙河4、本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是要阐述什么道理?_解析:运用比喻 句更形象生动表达文章内容,阅读全诗 ,把握诗的中心思想来回答。答案:本诗大量运用比喻,是为了形象生动地阐述理想的意义,从而鼓励人们为理想而奋斗。5、根据上面诗句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诗句。月光照耀在水面上,月光也照耀远近的田野和山冈;它照耀无数的农村和都市,_解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根据例句的结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答案:示例:它也照耀着遥远的我的故乡。课前 10 分钟1、解释下列

3、句中画线的词语。(1)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2)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做此类题要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答案:(1)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2)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2、下列诗句停顿或重音标注不正确的是( )A、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B、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C、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D、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解析:此题考查诗句的停顿和重音情况。朗读时注意把握节奏。B 项中“理想”与“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之间停顿, “绝处逢生” 应读重音。答案:B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矿泉水

4、的小店。B、新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C、通过对理想的学习,使我明白了诗的写作特点。D、我国的诗歌有悠久的历史。解析:A 项中“饮料”和“矿泉水”相包含,因此删掉“ 矿泉水”。B 项中“健全”与“建立”应颠倒位置;C 项中应删掉“ 使 ”。答案:D4、 理想诗中第一、第二节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_解析:此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和运用,首先要找准修辞手法,明确其作用,再放到具体语境中去分析。答案:比喻、排比,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理想的重要性。5、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试模仿第一段写两句。_解析:第一节诗中运用了比喻、顶真的修辞方法,而且句句之间是递进

5、关系。做这类题一定要反复品味例句,分析结构、内容,同时要敢于创新,合 情合理。来源:Zxxk.Com答案:示例:青春是鸟,追逐温暖的太阳;青春是太阳,放射出无限的光辉。志鸿乐园吹牛小约翰教他的鹦鹉说话:“跟着我说:我会走路。 ”“我会走路”鹦鹉跟着说。“我会说话。 ”“我会说话”鹦鹉说得惟妙惟肖。“我会飞。 ”鹦鹉毫不迟疑地说道:“你吹牛。 ”课后 30 分钟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蜕化 tu 洗濯 zhu 倔强 ju 缀连 zhuB、寂寥 lio 玷污 zhn 扒窃 p 平庸 yngC、荣誉 y 功勋 xn 鬓发 bn 脊梁 jD、诅咒 z 船舶 b 厄运 糟蹋 z

6、o解析: B 项中“玷”应读成“din” ;“扒”应读成“p” 。答案:B2、解释下列词语,并指出加点字的含义。可望不可即 洗濯 绝处逢生答案:只可仰望而不可企及或接近。即,靠近,接触。洗涤。濯,洗。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获得生机。绝,尽,穷尽。3、下列诗句中,与例句所含哲理相 同的一句是( )例: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A、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B、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C、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D、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解析:此题考查诗句所含哲理的理解能力。做此类题要深入理解诗句的内容。例句包含的哲理是理想的重要性,因此选 D。答案:D4、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列

7、填空。(1) “唤 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一句的意思是_(2)如果用曹操的诗句来诠释“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那么这诗句是_ _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能力。 (1)题是正确把握诗句的含义, (2)题要正确理解“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的含义,并能用曹操的有关诗句来阐释,这诗句与本文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1)浪子有了理想便可体味到人间的温暖,唤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二、阅读理解(一)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理想如果

8、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5、怎样理解“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这句话?_解析:阅读诗歌要深入体会“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明确理想使不幸的人找到出路。答案:理想能指引遇到艰难困苦、没有出路的人奋勇前进,克服不幸与坎坷找到生路

9、。6、阅读选文,找出与在山的那边内涵相同的句子?_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和比较阅读能力。首先要掌握两篇诗歌的内容,再找出两篇文章中有关理想内涵相同之处。答案:(参考) 在山的那边:“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于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理想:“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以上诗句都说,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美好的生活。 (不止这些,还可以再找,说说相同之处。 )7、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既是“ 获得” 又是“ 牺牲”矛盾吗?谈谈你

10、对这句话的看法。解析:此题考查对 重点诗句的理解能力。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来源:学科网 ZXXK答案:不矛盾。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种牺牲。8、最末一节诗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解析:最末一节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阅读时发现运用了比喻、对偶。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其深刻含义。答案:比喻、对偶。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幸福,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请乘理想之马”两句象征

11、大好形势。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我们实现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9、你有什么理想?准备如何实现你的理想?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_解析:开放题。畅谈自己的美好理想,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实现理想的方法。答案:(参考)当一名作家。观察生活,关注社 会,努力学习,多读多练。 (其他的也可以,但必须是思想健康的、向上的。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欢 乐何其芳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像白鸽的羽翅?燕子的红嘴?欢乐是什么?像一支芦笛,来源:Zxxk.Com还是从簌簌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来源:学科网会不会使心灵微微的颤抖,或者

12、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欢乐是怎样来的,从什么地方?萤火虫一样飞在朦胧的树阴?香气一样散自蔷薇的花瓣上?它来时,脚 上响不响着铃声?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忧郁?10、对第一节中内容分析有误 的一项是( )A、第一节分别从两个角度来写欢乐的B、诗人从视觉和听觉这两个角度来写欢乐。C、视觉上,选取白鸽羽翅的洁白,燕子红唇的鲜红;听觉上,抓住芦笛的悠扬、流水的潺潺、松声的簌簌。D、修辞方法运用了反问 、排比解析:阅读诗歌理解内容大意,把握写作角度,揣摩写法特色等方面。D 项有误,修辞方法是设问,没有排 比。答案:D 11、请你谈谈第一节中,诗人选用的一组意象给人怎样的感触

13、?解析:抓住欢乐的颜色鲜、笛声、水声唱和这些意象,进行赏析。此题考查诗歌的阅读能力和赏析能力。答案:纯洁的白色,鲜艳的红色,交相辉映,使人感觉明丽轻松、赏心悦目;悠扬的笛声,潺潺的流水,相互唱和,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这一组意象挖掘了欢乐的深层美,并用可感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12、对诗歌内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解析:做此题要反复研读,理解诗歌内容,抓住写作角度和特点来分析。BCD 三项都正确,A 项中应是第四节。A、作者在诗中的第三节将自己从欢乐的深思冥想中拉回到现实之中,暗示现实中没有乐土以及诗人内心的忧郁、孤独和彷徨。B、第二节是从触觉、视觉的角度来写欢乐。诗人敏锐

14、地抓住了欢乐的沁人心脾、暖人身心的深层审美特质及体验。C、本诗最大的特色是用通感的手法,借助各种感觉来呈现自己的体验。D、第三节,诗人将动态的视觉、嗅觉、听觉交替使用,抓住了欢乐如水中花、雾中月的飘忽不定、倏忽即逝和清香郁洁的美及其与人若即若离的距离和关系。答案:A来源:学科网 ZXXK13、读后,谈谈你对欢乐的理解。解析:开放题。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对欢乐的理解,谈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即可。答案:示例:欢乐可以是视觉上的愉悦,也可以是听觉上的悦耳(只要意思对即可。 )三、探究题一个人的理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某些美好的前景的向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用许多形式表达自己的理想,书写伟大的抱负,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你能从古诗 文中再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解析:这道题考查名言积累能力。有关“理想”的古诗文即可。答案:示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四、中考题(2005 年湖北黄冈市中考题)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2 分)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_ ;你高傲时,它呼唤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