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13183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72515872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1318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1318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1318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1318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迁移有()单项选择题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正迁移D、垂直迁移 2:根据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分期理论,“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属于() 单项选择题A、第一期B、第二期C、第三期D、第四期 3:单独进行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效果最好。() 判断题对错 4:书面言语的出现比口头言语要晚得多,其特点包括() 多项选择题A、随意性B、具体性C、开展性D、计划性E、抽象性 5: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 多项选择题A、探索内驱力B、好奇内驱力C、胜任内驱力D、互惠内驱力E、尊重内驱力 6:教学案例是包含问题与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

2、教学事件。() 判断题对错 7: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_对学生的影响。 单项选择题A、知识B、能力C、期望D、方法 8: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A、卡普杰列夫B、桑代克C、乌申斯基D、维果茨基 9:在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_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 单项选择题A、接受B、反应C、形成价值观念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10:最早集中研究成就动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单项选择题A、默里B、班杜拉C、加涅D、苛勒 11: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单项选择题A、操作熟练B、操作定向C、操作整合D、操作

3、模仿 12:请问下列哪项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 单项选择题A、繁衍后代B、获取食物C、逃避危险D、参加交往 13: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单项选择题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14: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判断题对错 15:在下列迁移中,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 单项选择题A、负迁移B、正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16:“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的教学技术。 单项选择题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4、 17:心理健康的标准有()。 多项选择题A、对现实的有效知觉B、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C、具有健全的人格D、具有良好的适应力 18: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把强化分成()。 单项选择题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 19: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单项选择题A、语义联想B、视觉想象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 20:元认知结构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A、元认知知识B、元认知体验C、元认知策略D、元认知监控 21: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单项选择题A、

5、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象直观D、言语直观 22: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学习能力强,其归因是()。 单项选择题A、内部、不稳定、可控制的B、外部、稳定、不可控的C、内部、稳定、不可控的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韵 23:桑代克提出的三个学习规律是() 多项选择题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应用律E、失用律 24:老师上课前,先要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相关内容,然后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这种做法遵循的迁移理论是()。 单项选择题A、关系说B、认知结构的迁移观C、形式练习说D、相同要素说 25:能摆脱有关材料的束缚,发表独立见解,探索新的解答方案的理解是() 单项选择题A、解释的理解B、字

6、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 26: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 单项选择题A、行为塑造B、行为训练C、行为矫正D、行为强化 27:专家具有哪些特征?() 多项选择题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28:在中学阶段,个体需要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这是指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的() 单项选择题A、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B、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C、

7、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D、自我整合对绝望感阶段 29:可以被称为工作记忆,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单项选择题A、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C、感觉记忆D、短时记忆 30:教学中使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迁移,是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判断题对错 31: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 单项选择题A、一定的帮助B、较弱的影响C、间接的影响D、直接的影响 32: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称为个体() 单项选择题A、价值化B、人格化C、社会化D、个性化 33:打篮球属于()。 多项选择题A、徒手性操作技能B、开放型操作技能C、心智

8、技能D、器械性操作技能E、粗放型操作技能 34: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单项选择题A、客体永久性B、自我中心性C、守恒性D、可验证性 35: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_。 单项选择题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非正式群体D、集体 36:下列属于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的是() 单项选择题A、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识过程B、重视学习过程C、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D、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37:在解几何证明题中,学生常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往回走,先确定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再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完成证明过程。这种方法属于问题解决中的()。

9、单项选择题A、反推法B、算法式C、简化法D、类比法 38:布鲁纳认为人类成功的理解知识的手段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A、知识再现表象B、动作再现表象C、图像再现表象D、符号再现表象 39:初中不同年级的抽象逻辑思维的三种形式发展是不平衡的,从发生上看最先是概念。() 判断题对错 40:性格根据知、情、意在性格中的表现程度可以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 单项选择题A、独立型B、经济型C、外倾型D、意志型 41:个体对物体各部分的排列组合的反映的知觉叫做() 单项选择题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C、深度知觉D、立体知觉 42:缺乏实验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单项选择题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

10、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43:抑郁症的表现是()。 多项选择题A、情绪消极B、消极的认识倾向C、动机缺失、被动D、躯体上疲劳、失眠E、生活的压力 44: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 多项选择题A、知识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技能学习E、社会规范学习 45: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单项选择题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46:根据巴甫洛夫的研究,条件反射中涉及的基本事项有()。 多项选择题A、无条件刺激B、条件刺激C、无条件反应D、条件反应E、强化 47: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记忆可分为() 多项选择题A、形象记忆B、有意记忆C

11、、情绪记忆D、逻辑记忆E、运动记忆 48:我们把元认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单项选择题A、自我控制B、自我行为C、自我调节D、自我欣赏 49:1914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大纲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桑代克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判断题对错 50: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 单项选择题A、有意义接受学习B、无意义接受学习C、发现学习D、接受学习 1:答案C 解析 2:答案C 解析 “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属于习俗阶段的第三期。 3:答案错误 解析 单独孤立地进行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是舍本

12、逐末的做法,有效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应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 4:答案A,C,D 解析 5:答案B,C,D 解析 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瓦惠内驱力。 6: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7:答案C 解析 8:答案C 解析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逐渐社会化,为得到社会的认同,同时也满足自己的社会文化需要,就会产生各种社会性动机,如工作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

13、成长动机等。社会性动机推动人们从事社会活动,参与社会团体,并在其中获得认可、地位与成功感。 13:答案C 解析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 14:答案正确 解析 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试联结误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建立的。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近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 15:答案C 解析 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又可把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是逆向迁移。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A,B,C,D 解析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对现实的有效知觉,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等等。 18:答案C 解析 根据不同的标准,强化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根据人类行为受强化影响的程度,可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根据时间间隔,可分为连续式强化和间隔式强化;根据强化物的性质,可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根据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