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基本病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724308 上传时间:2017-07-11 格式:PPT 页数:237 大小:20.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部基本病变_第1页
第1页 / 共237页
胸部基本病变_第2页
第2页 / 共237页
胸部基本病变_第3页
第3页 / 共237页
胸部基本病变_第4页
第4页 / 共237页
胸部基本病变_第5页
第5页 / 共2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胸部基本病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部基本病变(2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第三章胸部病变的基本影像学表现1、病变的基本影像表现是指什么?2、胸部病变是指发生在哪些部位的病变?,胸部病变的基本影像表现是指胸部疾病引起的不同病理改变在胸部所形成的各具特征的影像 掌握各种病理改变所形成的影像特征就可以了解胸部发生了哪些病理变化,不同的病理改变是由不同的疾病造成,从而能对特征性的影像作出疾病诊断 胸部病变一般是指发生于支气管内、肺内、胸膜的病变,第一节 支气管病变的基本影像表现 (支气管阻塞及其后果)1、支气管阻塞能造成哪些后果?2、什么是肺气肿?其可由哪些原因引起?3、什么是肺不张?其可由哪些原因造成?,一 支气管阻塞的病因,腔内原因: 支

2、气管腔内肿块、异物、血块、分泌物郁积、管壁炎症水肿、痉挛收缩等造成的管腔狭窄外在原因: 支气管腔外肿瘤、增大淋巴结、升高的膈肌压迫支气管或肺内瘢痕组织牵拉等造成的管腔闭塞,二 支气管阻塞的后果,不完全性阻塞: (部分性阻塞) 产生活瓣作用,空气能被吸入,而不能完全呼出,致使该支气管所分布的肺泡过度充气而逐渐膨胀,即形成肺气肿完全性阻塞: 导致肺内气体减少、吸收和肺体积缩小、肺叶萎陷,即形成肺不张,(一)肺气肿(肺过度充气),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不完全阻塞,产生活瓣作用形成的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同侧或对侧肺体积减少后引起的机体代偿性改变,1 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 是指局限于某一支支气管的不完全性阻

3、塞,多发生在较大支气管。表现为肺局部透亮度增加,多显示于呼气相时,范围由阻塞部位决定,2 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 是指广泛发生于细小支气管的不完全性阻塞,常见于慢支炎、哮喘、尘肺等。表现为:(1)肺野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减少。(2)膈位置低,活动度减弱(3)纵隔变窄,心呈狭长、滴状。 (4)肋间隙变宽,胸廓前后径增加,思考重点1.局限性肺气肿(肺过度充气)与弥漫性肺气肿的根本区别是什么?2.局限性肺气肿应该有哪些影像表现?3.弥漫性肺气肿有哪些影像表现?,(二) 阻塞性肺不张,1 一侧性肺不张 2 肺叶不张 3 肺段不张 4 小叶性不张,1. 一侧性肺不张,一侧主支气管完全阻塞所致影像表现为: 一侧

4、肺野密度均匀增高,肺叶体积缩小,气管、纵隔向患侧移位,患侧膈肌升高 对侧代偿性肺气肿(肺野透亮度增加,肺叶体积增大),一侧性肺不张,一侧肺野密度均匀增高,肺叶体积缩小,气管、纵隔向患侧移位,患侧膈肌升高。对侧代偿性肺气肿(肺野透亮度增加,肺叶体积增大),2. 肺叶不张 肺叶支气管完全阻塞所致。表现为肺叶体积缩小,密度均匀增高,叶间裂向心性移位,周围组织结构向患侧不同程度移位,右上叶肺不张显示为右上叶肺体积缩小,密度增高;代偿性气肿的下叶和中叶将叶间裂向内上方推移呈弧形;右肺门上移,肺癌所致肺不张因肿瘤靠近肺门向外生长,造成移位的叶间裂呈“S”形或倒“S”形,MRIT1WI冠状位显示右上叶支气管

5、尖刺样狭窄、闭塞,CT(主A弓层面)显示右上叶肺不张和气管前、腔V后淋巴结增大,前弓位显示右中叶肺不张呈尖端向外的三角形密影,侧位显示右中叶肺不张呈条状密影,右中叶肺不张侧位表现为条状密度增高影像,CT轴位相上的右中叶肺不张表现,右下心缘模糊不清,心缘区密度增高,肺纹理聚集 (右中叶肺不张),右下叶肺不张,左肺门影增大呈肿块状,左上肺密度均匀增高,边缘模糊,同侧膈肌升高,左下叶代偿性肺气肿. (左上叶肺不张),正位片显示左下肺密度均匀增高影,边缘不清,左侧膈面消失,胃泡位置上移. 侧位显示左下肺叶体积缩小,密度增高,斜裂向心性移位,左肺门增大. (左下叶肺不张),3 肺段不张 肺段支气管完全性

6、阻塞造成的肺段缩小。较少见 正位胸片上,单纯肺段不张一般呈三角形致密影,基底多向外,尖端指向肺门,也可为基底向内,尖端指向外,左上叶舌下段不张,CT显示的左舌段不张,4.小叶性不张 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肺炎由于多数末梢支气管被粘液阻塞所致。表现为多数小斑片状影,周围有透明气肿带,4.小叶性不张 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肺炎由于多数末梢支气管被粘液阻塞所致。表现为多数小斑片状影,周围有透明气肿带,肺癌周围气肿带,思考重点: 支气管完全阻塞后会引起什么改变?根据其发生部位可分为哪几种?分别简述其影像表现。,附:压迫性肺不张(肺膨胀不全) 由于大量气胸、胸腔积液等原因,压迫致使肺组织不能充气扩张

7、形成的肺不张,盘状肺不张 圆形肺不张,盘状肺不张 是亚肺段的不张,由膈肌升高,运动减弱,压迫肺底部支气管,引起分泌物阻塞所致,圆形肺不张 是指胸腔积液压迫肺叶,造成部分性、压迫性肺不张,与正常肺之间形成裂隙,包绕肺不张,其内的胸膜增厚、粘连和收缩钳制了不张部分肺的张开,胸水消退后显示为球形密影,附近有广泛胸膜增厚,球形块影与胸膜接触面呈锐角,邻近肺血管常集拢,先达肺底部,再向上弯曲延伸至块影下部,曾为匈奴居住地,初识塞外蒙古包,第二节 肺部病变基本影像表现,此胸片什么部位有病变?请分析它有哪些影像特征?,一 渗出性病变(肺实变 ),是指肺实质(肺泡)内的气体被急性炎症、肺水肿等产生的渗出物(液

8、体、蛋白及细胞)或肺出血时的血液所代替,而形成的密度增高改变称渗出性病变。其它病变代替肺泡内气体也能形成密度增高表现,称肺实变,渗出性病变的影像特征为:1、肺内出现的片状致密影像,密度均匀,边缘模糊。根据其所占范围可表现为局灶性、肺段性和大叶性2、病变密度与渗出成分及渗出量有关,也与前后组织、病变的重叠有关3、渗出性病变影像中常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呈树枝状透亮影像,称支气管气相4、常见于急性炎症、肺出血、肺水肿5、病变变化较快,可被吸收 其它原因引起的肺实变(如瘢痕、肿块、肺不张)不能被吸收,渗出性病变示意图,渗出影像表现,渗出影像表现,渗出(肺实变),肺渗出影像表现并支气管气相,CT图象上渗

9、出病变影像表现并支气管气相,CT图象上渗出病变影像表现并支气管气相,支气管气相,肺水肿形成的肺内渗出(肾衰患者),CT上的典型肺水肿表现,肺水肿治疗四天后,丹霞飞瀑(赤水十丈洞瀑布),此胸片什么部位有病变?请分析它有哪些影像特征?,二 增殖性病变(结节状阴影),多为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在修复过程中产生的肉芽组织、也可是肿瘤组织、血管炎、局限的渗出、出血、寄生虫、含铁血黄素沉着等影像特征:结节状、肿块状密影,密度较高,边缘较清楚。吸收缓慢。根据其大小可分为:1.腺泡结节状影(直径在47mm )常见于肺结核和各种慢性炎症2.粟粒状结节影(直径在4mm以下)常见于粟粒性肺结核、癌性淋巴管炎、结节病,增

10、殖性病变示意图,粟粒结节状影,腺泡结节状影,矽肺所致增殖结节,肺淋巴瘤,山泉不倦叮咚语,万古顽石也圆通,三 纤维性病变(纤维化) 肺组织因慢性炎症或增殖性病变损伤后,在修复愈合过程中,纤维结缔组织逐渐代替细胞成分形成瘢痕,称纤维化。是炎症的后果和愈合表现。纤维化可引起支气管扩张 常见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胶原性疾病、尘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等。,局限性纤维化影像特征: 表现为粗细不均的僵直的条索状、不规则形状、斑片状或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像,边缘清晰 常见于肺结核、慢性炎症,2. 广泛性纤维化 局限性纤维化占据肺叶以上范围时可称广泛性纤维化(也可称肺实变) 表现为片块状密度不均匀增高影,其内可有

11、密度更高的粗大条索状影及不规则囊状透亮区 由于纤维瘢痕收缩,周围器官结构有明显被牵拉移位的征象。如气管及纵隔向患侧移位,肺门上提,致使下肺野纹理被牵拉呈垂柳状。多见于肺结核晚期,肺间质病变时,间质显示为网状、蜂窝状密影,3.网状、细线状阴影(弥漫性纤维化) 是指肺间质的病理改变。可由发生于肺间质的多种疾病引起。如: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水肿、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尘肺,肺结缔组织疾病,结节病,白血病或恶性淋巴瘤的肺部浸润等等 影像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呈网状、细线状蜂窝状,其内杂有多数弥漫的颗粒状或小结节状致密影,称网状结节病变,CT扫描上肺间质病变显示的表现,新加坡理工学院后园,四 钙化病变 病理上

12、属于变性病变,被破坏的组织局部脂肪酸分解而引起酸碱度变化时,钙离子以磷酸钙或碳酸钙的形式沉积。一般发生于退变或坏死组织中,多见于肺或淋巴结干酪性结核灶的愈合阶段,是干酪坏死愈合的一种形式;也可见于肿瘤内;甲旁亢和维D过多症(代谢性钙沉积)等 表现为肺内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分布不定的极高密度影,边缘清晰,锐利。也可见于肿块内,高山台地风光(贵州独山),此胸片什么部位有病变?请分析它有哪些影像特征?,五 肿块 多种原因(炎症、结核、寄生虫、囊肿、肿瘤等)在胸部形成的结节状或块状病理组织,称肿块(直径1cm)。 影像表现为圆或类圆形、可有分叶的块状密度增高影。其边缘清楚,可光滑锐利,也可毛糙、不整齐

13、。其密度多表现均匀,若有钙化或空洞形成则密度不均匀,肿块影示意图,左示良性,右示恶性,良性肿块一般都有包膜,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少数可呈分叶状。左图为肺包虫囊肿,良性肿块错构瘤,密度均匀,边缘光滑、锐利(肺神经纤维瘤),恶性肿瘤没有包膜,各方向和部位的肿瘤细胞生长速度不一致,所以多呈分叶状,边缘毛糙似短小毛刺 . 左图为肺癌,肿块密度由其组织结构,有无坏死、空洞或钙化等因素决定,肿块密度由其组织结构,有无坏死、空洞或钙化等因素决定,左下叶背段肿块 CT肺窗上密度均匀,无法了解其内部结构。纵隔窗(软组织窗)上显示其密度不均,内部有坏死空洞和钙化,肿块在CT、MRI的表现,空山秋正酽,秃杆钓红叶,

14、此胸片什么部位有病变?请分析它有哪些影像特征?,六 空洞 是指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坏死组织与支气管相通,经支气管引流咳出后形成的腔隙。影像表现为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透亮区。依其壁的厚度、形态,可分为两种类型,厚壁空洞 壁厚大于3mm的空洞,可为大片坏死组织内形成的空洞,洞壁为坏死组织或肉芽组织。表现为存在于片状、肺段或肺叶密度增高影内的不规则虫蚀状透亮区或类圆形透亮区。其内可见液平面,如肺结核干酪坏死、肺脓疡。也可见于肺癌、真菌病。少见的有坏死性肉芽肿、寄生虫病等薄壁空洞 壁厚小于3mm的空洞,常见于肺结核的慢性阶段,周围常有较多的纤维化病变。,空洞的良恶性鉴别: 观察空洞时应注意洞壁厚度是否基本均匀一致,洞壁内外边缘是否光滑锐利 洞壁厚度基本一致提示为良性病变所致,厚度明显不一致提示恶性病变 洞壁内缘凹凸不平,有结节状突起者提示恶性病变,光滑锐利者提示良性 长时间存在的空洞可继发真菌感染,厚壁空洞,壁厚度不一致,内外壁均不光整 (提示病变为恶性),厚壁空洞,内壁光滑规整,壁厚度一致,提示病变为良性,新加坡河畔鱼尾狮,此胸片什么部位有病变?请分析它有哪些影像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