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马点及其在中考中的应用(2021年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72414222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PPTX 页数:4 大小:6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费马点及其在中考中的应用(2021年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费马点及其在中考中的应用(2021年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费马点及其在中考中的应用(2021年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费马点及其在中考中的应用(2021年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费马点及其在中考中的应用(2021年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费马点及其在中考中的应用(2021年整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费马点及其在中考中的应用 一、费马点的由来 费马(Pierre de Fermat,16011665)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费马一生 从未受过专门的数学教育,数学研究也不过是业余爱好 然而,在 17 世纪的法 国还找不到哪位数学家可以与之匹敌他是解析几何的发明者之一;概率论的主 要创始人;以及独承 17 世纪数论天地的人 一代数学大师费马堪称是 17 世纪 法国最伟大的数学家 尤其他提出的费马大定理更是困惑了世间智者 358 年费 马曾提出关于三角形的一个有趣问题:在ABC 内求一点P,使 PA+PB+PC 之值 为最小,人们称这个点为“费马点” 二、探索费马点 1 当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

2、于 120的时候,则费马点就是这个内角 的顶点 下面来验证这个结论: 如图 1,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P,延长 BA 至点C, 使得 AC=AC, 作CAP=CAP,并且使得 AP=AP 即把APC 以A 为中心做旋转变换 则APCAPC, BAC120,PAP60 在等腰三角形 PAP中,APPP, PA+PB+PCPP+PB+ PCBC=AB+AC 所以A 是费马点,1,图 1 图 2 2 如果三个内角都在 120以内,那么,费马点就是三角形内与三角形三 顶点的连线两两夹角为 120的点 如图 2,以B 点为中心,将APB 旋转 60到ABP 因为旋转 60, 且 PB=PB,所以PPB 为正

3、三角形 因此,PA+PB+PC=PA+PP+PC 由此可知当A,P,P,C 四点共线时,PA+PB+PC=PA+PP+PC 为最 小 当A,P,P 共线时,BPP=60,APB=APB=120 同理,若P,P,C 共线时,则BPP=60, BPC=120 所以点P 为满足APB=BPC=CPA=120的点 三、费马点的简单应用 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的中考中,时常可以看见费马点的影子 例 1(2009 浙江湖州-25) 若P 为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且APB=BPC=CPA=120,则点 P 叫做 ABC 的费马点 若点 P 为锐角ABC 的费马点,且ABC=60,PA=3,PC=4, 则 PB

4、 的值为 ; 如图 3,在锐角ABC 外侧作等边ACB,连结 BB 求证:BB过ABC 的费马点P,且 BB=PA+PB+PC 解:(1)PBA+PBC=PBC+PCB=60,PBA=PCB 又APB=BPC=120, PBAPCB, 则 PB2=PAPC=12, 即 PB=2 (2)证明:在 BB上取点 P,使BPC=120,连结 AP,再在 PB上,2,截取 PE=PC,连结 CE PC=CE,AC=CB,PCA=ECB, ACPBCE APC=BEC=120,PA=EB APB=APC=BPC=120, P 为ABC 的费马点,且 BB=EB+PB+PE=PA+PB+PC 例 2 (20

5、09 北京)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ABC 三个点的坐标分别为 A(-6,0),B(6,0), C(0,4),延长 AC 到点D,使 CD=AC,过点 D 作 DEAB,交 BC 的延长线于 点E (1)求 D 点的坐标; (2)作 C 点关于直线 DE 的对称点F,分别连结 DF,EF,若过 B 点的直线 y=kx+b 将四边形 CDFE 分成周长相等的两个四边形,试确定此直线的解析式; (3)设 G 为 y 轴上一点,点P 从直线 y=kx+b 与y 轴的交点出发,先沿 y 轴到达G 点,再沿 GA 到达 A 点,若 P 点在 y 轴上运动的速度是它在直线 GA 上运动速度的

6、 2 倍,试确定G 点的位置,使P 点按照上述要求到达A 点所用的时间最短(要求:简述确定G 点位置的方法,但不要求证明) 【析】本题第三问要求:简述确定 G 点位置的方法,但不要求证明如 果不知原理,比较难找,用常规数学的方法,会涉及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的 问题,并不容易想到而用费马点的知识就能轻松找出这个 G 点 由于直线 y=kx+b 与 y 轴的交点坐标在第二问当中可求出 M(0,6),所以, 本题第三问便可以转化为:AOOM 于点O,AO=6,MO=6,G 点从 M 出发,向O 点运动到达G 点后,再沿GA 到达 A 点若 G 点在 MO 上运动的速度是它在GA 上 运动速度的 2

7、 倍,试确定 G 点的位置 (如图 5,G 点按照上述要求到达 A 点所用的时间为 t) 解法一: 方程解法,设 GO=x,则 MG=6,x,AG,则 t,3,移项平方得:3x2+(12,4t)x +36+24,t-4t2=0,N,G,方程有解, =(12-4t)2-12(36+24t-4t2)0 解 得t6, 将 t=6代回方程,求出 x=2时,t 最小 解法二:费马点解法 如图 6,要使MG+AG 最小,即使 MG+2AG 最小 作A 关于MO 的对称点 A, 则 MG+2AG=MG+AG+AG, 即 MG+AG+AG 最小故 G 为AAM 的费尔马点作GAO=30,交 MO 于 G 点,

8、 则AGM=AGM=AG A=120,故 G 点为所求 OG=2 由此利用费马点的解法可以看出: 当动点G 在OM 上的运动速度是在AG 上的 2 倍的时候,动点的位置与 MO 的 长度无关,与 AO 的长度有关,GO 长是 AO 长的倍 2009 北京中考 25 题最后一问不需证明其实证明也很简单!(仅供参考) K,M Q AOB 其中 K 为 DE 与 y 轴的交点,由前两个问题容易得知ABK 为等边三角形, G 为 y 轴上的,2,任意一点,作GN BK , BKO 30 , GN 1 KG ,故速度为 2v 走完 KG 所用的时间等于,速度为v 走完GN 所用的时间,即 KG GN ,故以2v 速度走完 KG 和以v 走完GA 的时间和,4,2vv 其实就是以v 速度走完路程 AG GN ,由速度一定,路程最短,时间最少!再由垂线段最短, 最短路程就是 AM ,此时G 点就是Q 点。求该点坐标就不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