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区域游戏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以南京市某幼儿园为例摘要:随着国内外区域游戏研究的逐渐深入,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纲领性文件,突出了游戏的重要地位,幼儿园也基本形成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新型课程模式而区域游戏是儿童室内自由游戏的主要形式,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为了让区域游戏最大限度的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教师的指导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研究主要从幼儿园常见的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建构游戏和科学、益智、美术游戏出发,按照游戏进行前、游戏进行时、游戏结束后三个阶段,辅以幼儿园观察的区域游戏实例,研究幼儿开展区域游戏的实况与教师指导幼儿区域游戏的策略研究教师的指导策略主要从游戏环境创设、珍视和保护幼儿的自发性与好奇心、不以成人的标准限制和评价幼儿、游戏结束后的科学评价体系等角度进行 关键词:游戏;区域游戏;指导策略 一、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区域游戏中,幼儿常常有充分的游戏时间和空间,并且根据自身的意愿选择伙伴、游戏和材料但是幼儿在区域游戏进行时会遇到一些困难,此时,教师的指导策略使用的正确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让教师应该根据幼儿游戏中的实际需要,结合现有的区域设施,探索区域游戏正确的指导策略,促进区域游戏的开展。
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区域游戏的案例分析,并结合有关理论,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探索出正确实用的区域游戏指导策略,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而服务 开展区域游戏不但可以作为五大领域之间的纽带、平衡幼儿园课程五大领域之间的关系,更可以满足幼儿自主探究的愿望,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发展正确的指导策略能让区域游戏发挥最大的功效,幼儿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1)研究范围:南京市某幼儿园全体大班幼儿与大班教师 (2)研究数量:全体大班幼儿132名;8位教育老师 (3)研究取样:通过将近3个月的实习观察记录,结合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记录和相关文献,研究幼儿园区域游戏教师指导策略,并尝试提出一些改善性的构想和建议 2.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杂志等,获得关于大班区域游戏、区域游戏教师指导策略等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论文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2)观察法:将实习过程中观察到的日常区域游戏记录下来,用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加以一定的理论学术分析,深入探讨案例中的理论学术价值 (三)研究现状与分析 随着国内外区域游戏研究的逐渐深入,我国在2001年出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12年出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纲领性文件,突出了游戏的重要地位,在《指南》与《纲要》的领导下,我国幼儿园也基本形成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新型课程模式。
区域游戏是教师根据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据发展目标,创设的符合幼儿兴趣特点的多样性学习区域李生兰认为区域游戏就是将幼儿的学习与兴趣融合的过程,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学习、获得发展那么,如何有效的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的学习,教师的指导策略尤为关键宋玉霞总结出教师在指导区域游戏时需要注意的四大点:营造游戏的心理氛围、珍视和保护幼儿的自发性游戏、不要以成人的标准限制和评价幼儿、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邱学青根据教师在区域游戏中影响幼儿的游戏方式,将教师的指导策略分为三种方式:平行式、交叉式、垂直式宋玉霞学者的理论思想一直被推崇,并且我们的广大一线教师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邱学青学者将教师的指导方式简单明了的概括为:平行式、交叉式、垂直式,让广大教师在指导幼儿区域游戏时对自身的行为有了解,这一分类方法有利于教师指导策略的规范形成 (四)相关概念界定 1.游戏 游戏作为一种跨文化和年龄的人类行为,是自由自主的,能使个体获得愉快满足的非功利性行为的总称,所包含的行为非常广泛以弗洛伊德的游戏精神分析理论为代表,游戏是儿童的精神发泄,游戏可以补充尝试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
德国的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游戏是社会性活动,游戏的本质是以物代物进行活动我国的《教育大辞典》对游戏的定义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应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 2.区域游戏 幼儿在教师创设的区域环境中自主选择、自主进行的游戏活动,也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按照幼儿游戏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区域游戏可以分为: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益智游戏、建构游戏、美劳游戏以及运动游戏根据所观察到的区域游戏的次数多少,本研究主要分析和探讨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和建构游戏三种最为常见的区域游戏的教师指导策略,并对科学游戏、益智游戏和美术游戏等区域游戏做简要分析 3.指导策略 为了实现某目标,事先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好应对的策略,并且在进行过程中根据形式的变化调整对应的策略,最终实现目标幼儿教师区域指导策略则要做到创设浓厚的游戏氛围、推动区域游戏的深入开展、合理评价组织幼儿交流提升经验 二、角色游戏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 (一)角色游戏的结构、特点与意义 1.角色游戏的结构与特点 角色游戏以主题、角色、动作,还有规则为基本要素,其中"主题";作为核心要素,在四种要素中起着统率作用。
角色游戏是一种以表征思维为基础的象征性游戏,属于区域游戏中常见的一种游戏,主题和内容几乎都来源于幼儿自身的实际生活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想法,自由决定自己想要表演的角色,自由决定情节内容,所以比较受幼儿的喜爱,成为区域游戏中一种经典的存在 2.角色游戏的意义 角色游戏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并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决定表演情节,有利于幼儿的认知性发展;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在和真实的同伴或者想象中的同伴进行交往时,不自觉的发展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在玩角色游戏的时候,幼儿不再是一味的"自我中心";了,为了保证游戏顺利的进行,幼儿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这就促进了幼儿的情感发展 (二)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创设环境、教师现场指导、游戏结束时的总结评价 1.环境创设 创设环境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为了幼儿顺利进行角色游戏而精心准备各种素材,还有创设角色游戏的氛围,让幼儿快速的进入到角色中当然,环境创设并不只是一次的环境创设,更是长期的环境创设,教师要在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不断更新角色游戏所需要的素材。
如以下案例: 案例1: 记录人:韦叶倩记录时间:2016年9月22日 大四班的区域活动开始了,按照早晨幼儿到选择的区域游戏情况,今天玩角色游戏的周周、瑶瑶、晨晨、露露四位小朋友(以上均为化名),他们今天玩的是超市买东西的游戏四位幼儿很快商量出由周周当超市营业员,其余的三位幼儿当顾客可以看到教师在超市里准备了各种玩具,包括:水果、蔬菜、零食、饮料、生活家居等等物品幼儿们看到有这么多玩具,都很兴奋三位小顾客进入了超市,营业员用有礼貌的声音喊道:欢迎光临!三位小顾客和营业员点点头,然后开始挑选着自己中意的商品,每位小顾客选择商品的时候也和另外两人相互交流着,脸上还流露出笑容三位小顾客选完商品过后来付款了,营业员按照商品上的价格进行收款很快,三位小顾客的东西买完了四位幼儿商量着交换角色,让其余三个小朋友也当一回营业员,然后四位小朋友又将游戏玩了三次听到区域游戏结束的音乐之后,四位幼儿面带笑容的、快速的将玩具收好了 可以看到,在这和案例中四位小朋友将同一个游戏模式一共玩了四次,即使是玩了四次一样的游戏,幼儿仍然很开心,这就是准备足够的玩具的优势丰富的玩具,让幼儿对角色游戏充满了兴趣,并且这些玩具都是幼儿日常生活中见过的,更加增添了幼儿对这个游戏的亲切感。
大四班的老师也准备了充分的玩具,在后续的实习中我发现,教师不时的给角色区添置新的玩具,供幼儿角色游戏玩耍可以说教师不止注重眼前的环境创设,更注重角色区环境创设的持久发展 2.教师现场指导 在幼儿角色游戏遇到困难时,幼儿是否需要教师指导、幼儿何时需要指导、教师以什么方式进行指导都是我们需要探讨的 首先,作为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时要学会区分幼儿遇到的是"真困难";还是"假困难";如若是"真困难";,教师就需要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如若是"假困难";,教师只需要在一旁做一位"旁观者";,给予幼儿一些语言上的鼓励或者点头、微笑等非语言的鼓励,让幼儿知晓教师正在关注他即可例如:在角色游戏"医院";的环节中,一位幼儿给病人挂水时,挂盐水的线略微缠绕在一起解不开了,此时教师只需要站在一旁关注着幼儿,用眼神或者微笑鼓励幼儿,让幼儿自己探索解开缠绕在一起的线,锻炼大班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那么幼儿在何时是真正需要教师指导的呢?当幼儿不知道如何进行角色游戏时;当角色游戏的秩序被破坏时;当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内容不感兴趣甚至已经处于放弃状态时;当角色游戏的深入发展遇到技术性困难时,教师就需要去指导介入幼儿的游戏了。
那么教师又应该如何去介入呢?我国著名学者邱学青根据教师在区域游戏中影响幼儿的游戏方式,将教师的指导策略分为三种方式:平行式、交叉式、垂直式三种指导方法平行式指导法指的是教师在儿童旁边,和儿童玩材料类似、情节相同或者不同的游戏,引起孩子的注意,引导孩子模仿的欲望;交叉式指导方法即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到幼儿角色游戏中去,通过与幼儿的互动,来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垂直式指导的使用则是幼儿角色游戏发生严重违规现象导致游戏无法进行、甚至出现了一些危险情况时,教师要以原本的身份直接介入指导角色游戏如以下案例: 案例2: 记录人:韦叶倩记录时间:2016年10月18号 大三班的区域游戏开始了,今天玩的角色游戏是理发店今天有两位男幼儿(小A和小B)还有三位女幼儿,一共五位小朋友选择了理发店游戏一开始,就有两位男小朋友上前抢理发用具,可是理发用具只有一套,两个幼儿为了抢理发用具争吵起来两人争吵的画面引起了教师的注意,教师赶到现场,制止了两人的争吵行为,并问道:"你们为什么争吵啊?";两男幼儿都争着抢着说想要玩当理发师所以才抢理发用具的教师又问道:"那你们是谁先拿到理发用具的?";在一旁的三位女幼儿告诉老师是小A先拿到理发用具的。
教师就说道:"既然是小A先拿到的理发用具呢,我们就用该让小A先当理发师,我们要按照先来后到的规则来,你们说是不是啊?";三位小女孩都点点头示意,小B也说:"知道了老师";然后教师还说道:"小A,你愿意和小B还有其他小女孩轮流当理发师吗?";小A说:"我愿意的,老师就是刚才小B和我抢我才和他抢的";老师说道:"恩,好的,老师知道了你们开始游戏吧";随后五位幼儿迅速进入游戏状态,开始游戏了 此案例中的幼儿,因为抢夺理发用具使场面秩序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看到幼儿争吵过后就立刻以垂直式指导方式介入,避免的场面混乱,并提醒幼儿要轮流交换玩具 幼儿们开始游戏很久了,几个幼儿都是漫无目的的摆弄理发用具,在扮演顾客幼儿的头上胡乱倒腾了一番,教师在一旁看到了之后,上前和幼儿们打招呼说道:"理发师你好,我也想理头发,你可以给我理发吗?";教师的突然加入,幼儿发愣了一下子,然后点头示意教师幼儿还是像之前给幼儿理发那样随意摆弄,教师就说:"小理发师,我的头发有点乱,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