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最好的资料送给最好的自己!**村志姓名:XXX20XX年X月X日xx村志 一、村庄概括 xx子村地处xx镇西南山区,村落呈卧蚕型,处在群山环抱之中北距镇区10公里,东距北富旺4公里,南距唐赛儿寨2.5公里,与李家峪村、冯家台子村毗邻 该村明朝隶属青州府益都县申明乡,清末民国十九年(1930年)隶属益都县附郭乡,1945年后属仁河区1952年6月成立互助组,1953年成立初级社,1955年冬转入高级社,1958年后归钢山人民公社,1959年属朱崖公社,1984年春属上庄乡1991年底撤销上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xx镇至今 2021年全村共有105户,307名村民,均为汉族,除3户李姓,一户张姓,其余皆冯姓元朝末年,李氏定居此处,因石崖上有自然形成大小不同的七个石窟窿,状似刻在石崖上的眼睛,故名曰“石眼峪”村,后逐渐演化为“十眼峪”明末清初,许氏迁到此处,名曰“许家园”村许氏家园距河边,几次被山洪淹没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进士冯裕之后裔七世迁于现址,村曰“xx子村”,延续至今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益都县区组织武装部队,曾驻扎该村1947年5月建立村政权与党支部,1953年3月建立团支部。
该村位于群山环抱之中,风光旖旎,山果飘香村东偎依二山,一曰“凤凰山”,一曰“马武寨”;正南有山名曰“唐赛儿寨”,;正西的大山名曰“杨明山”;正北则是“雪山”,环村皆山,奇峰叠嶂,山峦苍翠 该村有三眼清泉:安旦岭泉、凤凰岭泉、马武泉,泉水清冽甘甜,矿物质丰富逢大旱之年,该村人畜用水都有保障,皆因三个山泉庇佑冯毅之任益都县县长时曾指定县政府用该村泉水,村民争相用毛驴驮水桶出深山,过集镇,送水至县政府,官爱民,民拥官,传为佳话 二、经济构成 xx子村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东西落差大村庄四周的梯田依据山势分布,面积达385亩,荒坡面积750公顷,宜植林放牧 村东有两大狭长的山溜子:勤口溜和坡拖溜,这里土地肥沃,祖辈以种植玉米、小麦、大豆、谷子和高粱为主,其次种植绿豆、红小豆芝麻等杂粮 漫山遍野的柿子树、枣树、软枣树、油种子树、核桃树、山楂树、酸枣树为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最负盛名的是柿子、核桃和油种子该村有着四百多年手工加工柿饼技术,柿饼香甜可口,远近闻名,现出口日本、韩国等地;油种子含油量高,经石碾碾碎、人工揣搓、青石板挤压等工序而成种子油种子油味道纯正,口感佳,深受当地百姓喜欢老百姓采用肩挑背驮的方式将柿饼、核桃、软枣等农产品运出大山,再辗转到淄博、东营、博兴、广饶等地换成粮食或者粮票、布票、现金。
1968年至1979年间,老百姓为了改善生活,家家户户利用山地梯田种植西红柿、茄子、黄芪、韭菜、豆角、芸豆,卖到淄川、临淄等地该村的野生山果和无污染蔬菜为村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一度为周边村庄所羡慕 1980年,上庄乡信用社统计数字标明该村人均存款位居本乡镇第一名这一年,村里的12名先富起来的青年人每人购买了一辆嘉陵摩托,12辆摩托车一字型走出大山,成了当时山村里的一道风景老百姓富裕的生活吸引了淄博、东营、青岛的姑娘嫁到此处,潍坊、青州、淄博等报社也闻讯纷纷前来采访当地致富经 xx子村的发展逐渐辐射到周边六个村子,村民们纷纷兴修水利,开垦荒山荒坡,植树造林,发展畜牧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 1965-1977年种植的刺槐树林面积120亩,杏林面积80亩,桃树林面积30亩,苹果树林面积15亩,花椒树林面积5亩,桑树林面积8亩,山楂树林面积3亩,松树林面积380亩建养猪场32间,每间存栏猪5头,建加工厂房6间,利用当地农副产品加工粉皮粉条、豆腐、花椒油、种子油建450立方露天蓄水池一个,人工凿岩拉筐凿出直径12米大口水井一个,防护石屋13个,建水坝一个,拦水7000立方以上 三、文教 1975年前,村里没有独立的小学,先后借用冯连功、冯连敬、冯连明的家庭庭院以及生产大队的场棚做学校,供村里娃读书。
1976年,村干部发动村里的石匠动手修建学校,每家每户出义务工,建起了长18米,宽7米的教室5间,至此有了第一个村小,供一至五年级的适龄儿童上学读书初任校长孙道成,从教教师先后有冯宝成、冯在平、冯玉芳、冯玉珍1997年,该村小学合并至西坡联合小学 四、卫生 1971年,在冯家台子村下西坡大队成立卫生所时任医生六人:牟连臣、冯在苏、孙清润、孙清业、李新民、冯玉臻牟连臣、王桂玲、冯在苏担任负责人 1979年,冯在苏回村成立了本村卫生所中医西医由本人全部负责冯在苏擅长中医、呼吸系统、妇科、儿科以及各种慢性疾病调理 1996年在冯家台子村下合并成西坡卫生所,时任人员有王桂玲、冯在苏、孙清润、孙清业、牟翠媛、王桂玲冯在苏担任负责人2021年冯在苏退休 五、村庄规划 xx子村建在山岭上,南北狭长,1988年在村北北前坡上规划宅基地18户,至此全村南北长1187米 1999年,在村民以及社会仁人志士的慷慨捐助(其中郑母王泉村祝秀君捐资500元)下,硬化进村路500米 20XX年拓宽并硬化全长980米的进村路,并把村北头垃圾场围成花墙,清除垃圾进行绿化,改建成了花园20XX年,村北新建路通过拓宽、硬化至后地峪、大石场,全长960米,村内主街道1400米全部整修硬化。
1968年,历时4年半时间人工建成深68米直径13米的大口饮用水井;1981年在大口井上17米处,打165米深水井一眼;20XX年村在北老苹果园边打230米的深水井一眼,水量较小;1961年,历时五年人工建成里边河拦水坝坝长85米,宽28米,能拦截蓄水8000立方 20XX年凤凰岭泉子维护并加水泥盖板盖顶建于1959年村东蓄水量500立方的后边湾,2021年加固维护改盖板2021年大泉子3个泥湾子合并成一个,并建40立方蓄水池一个 始建于1941年村南蓄水450立方的南堰湾,2021年重新清淤,大修加固加盖,并把小泉子水引入其中 20XX年村出资3000元买了村民冯保桐的宅基地建造了自来水蓄水池,全村铺设管道1.2万米,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安旦岭及凤凰泉并入管内 2021年修盘山路1687米至马武泉,重新把三小泉拓宽合并成一个,修建40立方蓄水池一个,泉水经过净化后经2280米管道并入自来水管道 1999年-2002年,在大坝西侧冯西海建成白云石料厂,供应淄博、青州等炼铁厂作附属原料添加剂 六、道德文化 解放初期,村里有锣鼓乐器一套,大喇叭4支,二胡弦子4个农闲季节村民聚在一起排练节目。
节目以戏曲为主,主要有京剧:《乌盒记》、《马武打金砖》、《大红袍》;吕剧:《小姑子贤》、《李二嫂改嫁》;浪当调:《三世愁》、《活扒皮》、《张九》、《三水浪》、《虎儿》、《南梆子》还有一支36人组成的“打花棍”队,用花布缠的五颜六色的花棍杆子长1.2米,两头带有花穗头及小铃铛,齐刷刷的或跳蹦,或大转身,再加上花穗铃铛的清脆响声,舞姿优美,引人入胜四邻八乡每逢年节喜日争抢前来“打花棍”队伍前去表演助兴 20XX年硬化村两委大院550平方米,建成了文体活动中心,配备乒乓球案一台,建成戏台一个,购入健身器材6件,为村民提供了更加宽阔的文体活动空间 七、抗战与红色文化 1979年,冯宝初与冯毅之父子来老家 “密谋”成立200多人的“长命队”,外称“抗日自卫队”,冯连太任大队长,冯振普、王西慧、李元武为骨干自卫队白天苦练杀敌本领(在练之前先念咒语“刀砍不死,枪打不进子弹”),练就了一支“刀枪不入”的敢死队 我村石匠手艺远近闻名,冯毅之在建碑前特意回老家,专程请我村石匠冯保英、冯连杭、冯连聚等主持修建长秋村的抗日英雄纪念碑 八、名人 冯在禄 党员(1920-1998)15岁入伍参加台儿庄战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
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1970年转业1970-1972年任辽宁抚顺市长1973年任抚顺市建设银行党委书记兼行长,1979年退休 冯连昌党员(1920-1947)志愿军234团三连连长,1928年参军,1945年入党1947年11月在陇海铁路野鸡岗战役牺牲 冯连勤党员(1926-1995)1941年入伍,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辽沈战役,1953年朝鲜战役等7次战役,在朝鲜战役中负伤,左眼被子弹击伤失明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多次荣立二三等战功、嘉奖等,属二等甲级战残,1955年返乡,1959-1971年任xx子村支部书记 冯新民党员,1945年4月生1964年11月在潍坊参军工程兵171团1968年改编到兰州军区守备师先后任战士、排长、连长、营长1984年转业到原益都布鞋厂任厂长兼书记1989年任抽纱厂书记1994任服装总厂厂长兼书记1999年任工业供销公司调研员20XX年退休 冯在亮1964年出生,党员,1983年入伍,1967年第六侦查大队,历任班长、排长,1985年5月至1986年6月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三等战功1987年转业至朱崖供销社任副主任1991年-2002年从事过矿石经营生意,2021-20XX年春节期间带油、面等物资慰问我村五保户弱势群体和70岁以上村民。
冯在树 1960年出生,自幼酷爱绘画艺术,1983年-1987年在xx电影院从事美术工作,主攻山水画20XX年-2021年作品连续在青州市电视台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同期作品“云门雄风”在花博会书画大赛中获金奖,现为五洲美术协会山东分会常务副会长、职业画家 冯在松党员,1951年7月出生,1969年1月入伍,青岛警备区守备第19团,1969年12月入党历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炮兵二营政治教导员1985年4月转业1986-2000年青州市工商局经检所长,历任xx镇、弥河镇、东高镇工商所所长,2001年于青州市工商所退休 冯连华党员,男,1945年6月出生,1964年11月在济南军区6161部队入伍1966年3月入党1966年兰州军区5302部队十连历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1976年转业至益都县粮食局xx粮管所任副所长,2004年退休 冯在强党员,男,1958年3月出生1978年2月在原国防科委89926部队入伍1979.9至1980.7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体育学院,学员1979.10至1981.3在原国防科委新疆教导大队军事教官1981.3至1982.6在原国防科委63926部队一连一排排长。
1982.6至1983.7在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 军官学员1983.7至1984.11在解放军63926部队一连任政治副指导员1984.11至1987.6在解放军63926部队六连任 连长(带队建设完成了印刷厂职工宿舍楼,评为先进连队1987.7至1990.3在解放军89736部队五营副营长(带队完成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第一颗长二捆火箭发射阵地建设任务,荣立三等功)1990.4至1992.6在解放军89736部队三营营长(带队完成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3125发射阵地建设,荣立集体二等功和个人三等功)1993.6至1994.3在解放军总装备部北京怀柔技术学院学员1994.4至1995.9在解放军总装备部工程处任处长(荣立三等功)1995.9至1996.3在解放军总装备部莱阳新兵团参谋长(荣立三等功)1996.4至1999.10在解放军总装备部89736部队副总队长(荣立三等功)1999.11至2004.1在解放军总装备部89736部队副师2004.1退出解放军现役2004.1至现在,参加地方经济建设,自行创业,成为公司合伙人主要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服务 冯力文党员,男,1984年6月出生。
2000年12月在总装备部技术安装总队入伍2001年4月调入总参谋部军训部军体大队军事五项队训练2003年7月代表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