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板下软弱土层浅埋暗挖隧道技术综述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172329427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3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室底板下软弱土层浅埋暗挖隧道技术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下室底板下软弱土层浅埋暗挖隧道技术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下室底板下软弱土层浅埋暗挖隧道技术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地下室底板下软弱土层浅埋暗挖隧道技术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地下室底板下软弱土层浅埋暗挖隧道技术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室底板下软弱土层浅埋暗挖隧道技术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底板下软弱土层浅埋暗挖隧道技术综述(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下室底板下软弱土层浅埋暗挖隧道技术摘 要 :为实现深圳地铁 1, 3 号线老街站通过 2 站间换乘体的平行换乘 , 对 1 号线既有运营老街站实施站台倒边改扩建。分析工程施工条件 , 就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及环境影响情况进行论述 ,用数值模拟分析桩基托换工作隧道的开挖及揭示桩基的施工过程对上部建筑物的影响 ,并对方案形成及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予以总结讨论。所采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 ,有限元模拟分析最终规避了工程风险。关键词 : 浅埋暗挖隧道 ; 软弱土层 ; 桩基托换 ; 数值模拟0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交通拥堵问题正迅速地由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由城市中心区向周边城区蔓延。

2、发展以轨道交通网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来从根本上解决“堵城 ”问题已得到普遍共识 , 随之而来的在复杂环境下修建地铁对既有建(构 ) 筑的影响成为难以回避的重要课题。有关浅埋暗挖隧道及桩基托换相关研究已有很多 ,如: 文献 1 介绍了以大量工程建设中的数据、经验和教训为依托 ,全面客观地对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术进行疏理、总结和提升,并加以系统阐述 ; 文献 2 介绍了特大轴力桩基托换技术; 文献3-6 介绍了 ABAQUS 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 文献 7 论述了地铁施工中的桩基托换技术; 文献 8 介绍了浅埋暗挖隧道近距下穿既有地铁的相关技术; 文献 9 系统地介绍了在各复杂环境下地铁工程

3、施工安全控制技术研究。而本文论述则针对在建筑物地下室底板下的软弱土层中暗挖隧道, 来作为建筑物桩基托换的工作隧道 ,工程施工具有较大的风险。施工全过程先后进行了方案优化、仿真模拟及量测反分析等以指导施工, 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完成 ,并有效地规避了工程风险。1 工程概况深圳地铁 1, 3 号线老街站通过换乘综合体实现同站台平行换乘。3号线老街站与换乘综合体同步修建 ,1 号线老街站则需实施站台的倒边改扩建来实现这种换乘条件。1 号线老街站与换乘综合体叠合范围为103.86m, 其中包含了部分设备及管理用房区, 不能满足标准站有效站台144.40m 的长度要求 ,因而还需要从车站东端北侧地下构筑约

4、50. 00m 长的站台结构作为补充。 扩建的站台结构为地下 2 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以通道形式与换乘综合体相接构建客流集散与换乘环境 ,站台通道长 50.00m, 宽 3.80m 。鉴于 1 号线老街站东端北侧与永新商业城平行且相距仅4. 00m,地下新扩建的站台结构位于永新商业城基础的地基土层范围,为确保永新商业城的安全受控,站台扩建工程实施前需先对永新商业城进行桩基托换加固。地铁工程间及与永新商业城平面关系如图1 所示。永新商业城位于换乘综合体东侧、既有 1 号线老街站北侧, 呈“ L形”布置 ,地面以上8 层 ,设有地下室1 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人工挖孔灌注桩。既有1

5、 号线老街站站台改造将影响永新商业城基础桩共计6 根 ,桩径1. 40m。所有受影响的桩基均位于地下室侧墙以下, 柱与地下室侧墙为整体浇筑, 地下室侧墙除承受侧向水土压力外,还承受地面层楼板传来的竖向荷载。1 号线老街站东端站台扩建横剖面如图2 所示。2 方案优化东端站台扩建工程托换工作室原设计方案是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首先从地面对永新商业城地下室侧墙外进行土体加固,再自1 号线老街站连续墙与永新商业城地下室侧墙间向下开挖,先开挖至地下室底板以下位置 , 拓展工作面实施永新商业城桩基托换。明挖法施工托换工作室横剖面如图3 所示。明挖法方案相对稳妥,但在工程施工期间, 永新商业城南侧的临街商铺、

6、商业城西南角位置的准五星级戴斯酒店门厅及二楼新福楼海鲜酒店入口等受工程直接影响将临时关闭,西侧的临街商铺也因铺前的通道中断提出停业, 产生的影响几乎波及了整个永新商业城商家,所要求的商业损失补偿达近1 亿元 , 这是建设单位难以接受的; 为此 , 提出了考虑能否从换乘综合体创造工作面, 采用对地面影响最小的浅埋暗挖法施工永新商业城托换工作隧道的方案。浅埋暗挖法施工托换工作隧道横剖面如图4 所示。浅埋暗挖隧道开挖对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2 方面 : 1) 永新商业城桩基托换工作隧道自换乘综合体负2层结构内开洞门,沿既运营1 号线老街站连续墙自西向东掘进,隧道断面的一半位于永新商业城地下室底板下, 开

7、挖中需揭露出永新商业城即将被托换的6 根桩基 , 永新商业城的桩基础为摩擦桩, 桩周的岩土损失及地下水位的下降均会影响桩基承载,进而表现为上部建筑物的沉降变形; 2)隧道断面的其他部分位于既运营1号线老街站地下连续墙与永新商业城地下室侧墙之间的地下,拱顶距离地表2. 452. 90m,地表为永新商业城南侧临街商铺的门前台阶,地表以下沿隧道纵向分布有1 根直径0.20m给水管及1 根直径0. 40m污水管。因而 ,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可靠措施控制永新商业城及地表的沉降,确保环境安全。 托换工作隧道与上部管线关系如图5 所示。3 数值模拟3. 1计算模型本文采用 ABAQUS 软件 , 模拟

8、分析了永新商业城桩基托换工作隧道开挖及揭示桩基的施工过程对上部建筑物的影响 , 从而对隧道工程、环境影响展开稳定性评价及对现场施工、风险预测提供参考。俯瞰永新商业城为“ L形”建筑 , 在这个 “ L的”拐角处设置了1 个沉降缝 ,将商业城结构体分成2 个独立部分而在隧道开挖过程中,靠近隧道一侧结构受隧道开挖影响较大。考虑到计算工作量较大,为了避免过大计算模型导致计算资源的浪费以及过于复杂的模型对分析过程的干扰,本计算中仅建立了靠近扩建工程一侧永新商业城结构的模型。根据该地段勘察资料、地铁结构形式和几何尺寸建立三维有限元模拟(见图 6), 模型地层部分长 95. 00m 、宽 60. 00m

9、、高 50. 00m 。永新商业城地下室1 层、地上 8 层见图 7,计算中涉及各地层的材料参数见表1。,3. 2边界条件计算模型4 个侧面限制沿该面法线方向的水平位移,底部限制竖向位移,顶部边界为自由面, 详见图8。模型包括地层、 永新商业城(上部结构、 地下室、 桩基础 )、1 号线地铁结构、 工作室隧道喷混凝土4 大部分 ,其中地层、喷混凝土、永新商业城地下室和桩基础采用实体单元,戴斯酒店上部结构采用梁单元。施加载荷有地层及地下结构重力和戴斯酒店上部结构重力(采用在戴斯酒店框架结构上施加线载荷来实现, 换算后单桩载荷为6 500kN)。3. 3计算分步及其主要结果综合考虑隧道开挖的实际施

10、工过程和计算能力, 将整个施工过程按总掘进长度均分为14 步进行模拟3. 4主要模拟结果说明1) 从地层初始地应力分布图分析 : 地表附近 , 等值面趋于向地表面平行方向发展 , 可见该模型所得初始地应力场是合理的 ,模型建立是可靠的。2) 通过计算典型开挖阶段的地层和永新商业城变形情况发现, 隧道沉降比较大的 2 个地方分别发生在隧道入口处和隧道中部。分析认为:隧道入口处的变形较大是由于模型的简化引起的,因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隧道入口处有较强的支护,这也提醒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洞口的加强支护。,3) 当开挖工作从洞口逐渐往洞内推进时,隧道开挖段上方的地层最先开始沉降,隧道入口处沉降值最大 ;随着开挖工作的逐渐深入 ,隧道上方土体沉降范围不断扩大 ,沉降值也有明显的增长 , 最大沉降点也向洞深方向移动 , 并最终停留在距离洞口约 35. 00m 处。从沉降的分布情况来看 , 除了入口处 , 暗挖隧道拱顶沉降最大值发生在隧道中部的拱顶处 ,最大沉降值 6. 44mm, 暗挖隧道地面沉降最大值发生在隧道中部靠近房屋一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