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洛神赋图的赏析(2021年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72329366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PPTX 页数:2 大小:2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洛神赋图的赏析(2021年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洛神赋图的赏析(2021年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洛神赋图的赏析(2021年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洛神赋图的赏析(2021年整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洛神赋图的赏析,洛神赋图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是顾恺的传世之作,洛阳赋图是顾恺 之读曹植的洛神赋后有感而画的。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神 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 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 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 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 特点。 欣赏洛神赋图,我们不妨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首先,以绘画的方式再现一个纯文学作品,或者说,根据

2、文学作品进行绘画上的再创造, 在现存古代作品中,洛神赋图是最早的。中国古代,尤其晋唐之前,美术品主要是实用 的,并非纯粹的欣赏品。换句话说,绝大多数现存早期美术作品,无论是墓室壁画、帛画还 是陵墓雕塑,在当时不是供人观赏,而是有明确实际功用的。比如秦始皇兵马俑,那是始皇 为自己死后的世界安排的军队,绝非给人看的。我们现在可以从审美的角度观赏这些雕像, 说它们如何精美,在艺术史上如何有地位,但在当时,这可是一项封闭而残酷的工程,工程 结束时,所有的雕像制造者都被杀光。再如汉唐时代大量的历史故事、先烈功臣像、孝子列 女之类作品,目的全在“成教化,助人伦”,是教人如何按儒家道德标准做好人的,而非用来

3、 消闲欣赏的。那时也有作为审美功用的作品,但大都没有留传下来,留传至今的洛神赋图, 就显得格外珍贵。 其次,洛神赋图采用了连续多幅画面表现一个完整情节的手法。我们看到,画中的 男女主人公在不同的场景下多次出现,有点像现代的连环画。这种结构与表现形式,与其它 现存相应作品比,算是非常早的,也许是具有开创意义的。此外,这种多幅、情节性的绘画 作品,很适合手卷形式因为适合拿在手中展卷把玩,故名。手卷与立轴是中国古代绘画 两种最主要的装裱形式,“卷轴画”这个名称就是从这儿来的。 最后,通过洛神赋图, 可以了解魏晋时期卷轴画的一些特点。虽然这是一件宋代摹 本,但仍保留了不少顾恺之的画法风格,古书中描述顾

4、恺之多用“高古游丝描”,又说他的画 是密体以细长和相对繁密的线条塑造形象。洛神赋图正是这种面貌。特别是洛神, 衣带繁密而飘举,画家巧妙地利用了衣带飘在风中的感觉,烘托出这位神灵的仙逸与灵秀。 此外,画中山水与人物的比例关系,正好符合古书中关于那个时代的山水画“人大于山”、“水 不容泛”的记载。当时的山水形象只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画家还没有能力把它与人物的 真实比例还原。画树的方法也很稚拙,有的甚至像手掌一样,难怪古人形象地以“伸臂布指” 来形容。如果换一个角度理解,这种山水画的不成熟,反倒更好地突出了人的形象,试想如,1,2,果人与山水处于真实的比例中,那是看山还是看人呢?后代山水画高度发达,人与山接近于 真实比例了,可人在自然中那样渺小,如何表现他们的故事?如果将洛神置于高山大河之中, 读者恐怕也很难体味到赋中描述的那种“轻云蔽月”、“流风回雪”的优美意境了。 总的来说,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 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 图,故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