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主板-总线类型【精校版本】

上传人:8** 文档编号:172328808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主板-总线类型【精校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4主板-总线类型【精校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4主板-总线类型【精校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4主板-总线类型【精校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4主板-总线类型【精校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主板-总线类型【精校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主板-总线类型【精校版本】(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线类型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之间传输各种信息的公共通路。微机总线按用途可分为四类信号线:数据地址分时复用线:分别决定传输数据的宽度和直接寻址的范围。控制、中断和时序信号线:决定总线功能的强弱及适应性的好坏。电源线、地线:决定电源的种类和地线的分布与用法。备用线:厂家或用户用作性能扩充或特殊要求的信号线。微机总线按功能和规范可分为三类信号线:片总线:又称元件级总线,位于芯片内部,把各种不同元件连接在一起构成不同功能插件的所有信号线或连接线,如CPU内部寄存器与ALU之间的通路。内部总线:又称系统总线、板级总线,位于设备内部各插件板之间的连接通路,用来连接CPU、内存和I/O接口电路的信号线

2、。局部总线:各插件板(包括主板)通常也是一个完整的子系统,板上含有CPU、RAM、ROM、I/O接口芯片等功能电路,这些部件(芯片)之间的信息传送通路称为局部总线,如CPU与外设之间的PCI连接总线。外部总线:又称通信总线、设备级总线,位于机箱或板卡外部,是用来连接计算机系统的两个主要部件的通路,如主板与键盘、显示器、硬盘等设备之间的通路。不论哪一类总线又分为三种总线:数据总线:用来传输数据信号的三态控制(总线逻辑电路的输出电平的三种状态,逻辑0、逻辑1、高阻)双向总线。CPU内部数据总线的宽度(位数)决定了CPU处理数据的能力;CPU外部数据总线(系统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与外界传输数据的

3、能力。地址总线:只由CPU发出存储器单元地址或I/O端口地址时所使用的三态控制单向总线,其宽度(位数)决定了CPU访问存储器或外设的能力。控制总线:为协调微机各部件同步动作而传输各种命令信号的三态控制单/双向总线,没有位数。按主板总线(扩展槽)的发展历史和连接结构,可分为以下6种类型。 PC总线:用于以8088为CPU的IBM PC/XT机,又称XT总线;总线工作频率4.77MHz;总线宽度8位;数据传输速率2.38MBPS;扩展槽有62个引脚(线);把CPU视为总线的唯一主控设备来传输数据。 ISA(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用于以80286为CPU的IBM PC/AT机,又称AT总线;总线宽

4、度16位,兼容8或16位插卡;总线频率8MHz;数据传输率8MBPS;扩展槽为(6236)线;打破了总线与CPU的同步关系而可单独使用;加强了中断处理和DMA(直接存储器存取)传输能力。 MCA(微通道结构总线):用于IBM PS/2机,非开放性、与ISA不兼容的总线;总线宽度32位;总线频率10MHz;数据传输率40MBPS;扩展槽140线;采用总线主控技术,总线传输控制主要由总线控制芯片管理;可支持16个总线主控制器,各设备传输数据时由总线控制器按优先次序安排;加强了芯片组在主板上的地位。 EISA(扩展型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为对抗IBM对MCA总线的垄断并要求在功能、电气、物理上保持

5、与XT、AT总线兼容而制定的总线标准;32位数据通道;33MBPS最大传输率;扩展槽采用(6236)2线结构,内部是两层触点结构;支持多处理器。ISA、MCA和EISA是三种总线标准或称标准总线。为解决CPU与高速外设间传输速度慢的“瓶颈”问题,出现了以下2种局部总线标准。 VESA(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总线):简称VL总线或VL_BUS或VLB,是在CPU总线与ISA总线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总线宽度32位;总线时钟与CPU主频有关,最大不超过40MHz;支持突发传输模式,可确保总线不断地满载数据,最高传输率132MBPS;直接驱动的外设只有两个;用于486主板上。 PCI(外围部件互联局部总

6、线):不依附于某个具体处理器,可应用于任何主板上;是CPU与外设(如显卡)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由一个PCI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管理并实现上、下层间的接口以协调数据传送;总线宽度32位或64位;总线工作频率33.3MHz(1.0版)或66.7MHz(2.0或2.1版),与CPU及时钟频率无关;支持突发传输模式,最大传输率3233.38(数据位宽总线频率8b/B)133MBPS或6466.78528MBPS;168线扩展槽;支持总线主控和同步操作;采用多路复用技术;支持PnP功能,能自动识别、配置并驱动外设;最多可同时支持10台外设。继PCI之后开发的外围接口总线和总线接口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7、AGP(图形加速高级图形接口):为解决视频带宽紧张而采用的图形加速端口,它不是一种总线,而是3D显卡与主板外部总线的专用接口;采用点对点连接控制芯片和显卡,在主存与显卡之间提供一条直接通道,使3D图形数据越过PCI总线直接送入显示子系统;数据宽度32位;工作频率66.7MHz(AGP 1)乃至133MHz;数据传输率266MBPS乃至1GBPS以上;主要在586或Pentium 以上主板采用;具有DIME(系统内存直接操作执行模式)技术;分为AGP 1.0、2.0、3.0等版本的插槽规格:AGP 1:1.0版,时钟频率66.7MHz;无DIME工作方式;最大数据传输率66.71328(时钟频率

8、倍数数据带宽8b/B)266MBPS。AGP 2:1.0版,正/负沿触发工作方式;传输频宽66.72328532MBPS。AGP 4:2.0版,工作电压1.5V,最高传输频宽理论值为66.743281.06GBPS。AGP 2和4可以向下兼容。AGP Pro:2.0版,针对图形工作站,为解决AGP插槽供电不足和显卡散热问题而设计,插槽稍长以额外供电给显卡;可驱动高功耗的专业显卡,50版可支持2550W显卡,110版支持50110W显卡;AGP Pro显卡插槽兼容AGP 4显卡,但在插槽最前端需插入一小块塑料片,并用贴纸封住,以防插错而烧毁显卡;高档主板采用。AGP 8:3.0版,工作电压0.8

9、V,32b并行总线;时钟频率533MHz;总线带宽约2.1GBPS;不支持AGP 1、2显卡。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标准):Intel和其他一些公司共同倡导的一种以PC机系统为中心的非同步传输总线接口标准,可解决外设太多所带来的有限接口的紧张问题。USB接口是一种4芯(中间稍短的2根为电源和地线,两侧稍长的2根为数据线)D型串行通信设备接口,主要用作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连接;一般不需外接电源(+5V,耗电量2.5W设备);可用来连网(特殊的USB网线)。USB接口具有真正的即插即用Hot PnP(热插拔)技术,在带电状态下可安全地连接或断开设备。US

10、B接口有两个版本:1.1版具有1.5MBPS(12Mbps)数据传输率;2.0版的数据传输率达60MBPS(480Mbps)。USB接口有3种类型:Type A,一般用于PC机;Type B,一般用于USB设备;Mini-USB,一般用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测量仪器及移动硬盘等。ATX主板上的I/O接口区一般直接集成了2个USB接口。有些主板上还提供多个USB接口插针,可扩展连线接到机箱前面板上,称为FRONT USB(前置或前端USB)。USB在连接时至少须有一台微机,每个USB接口通过USB Hub(USB扩展器)理论上可实现127个外设互连。所有外设也可串接在USB总线上,构成菊花链接

11、方式,各设备间连接线缆最长可达5米。采用USB接口,可把键盘、鼠标、显卡、显示器、网卡、MODEM、声卡、音箱、游戏操纵杆、打印机、扫描仪、磁带机、闪存盘、外置硬盘或光驱、数码相机、摄像头、MP3随身听等外设按统一的I/O接口标准连接起来,微机集成的许多接口都可免除,只剩下1或2个统一的USB接口即可,使设备连接变得更简单。大部分南桥芯片都整合了USB控制器。USB总线要求有USB驱动程序来配合各种USB设备,而USB驱动程序的基础部分一般存放在主板BIOS中。USB外设各具一个ID识别码以便唯一标识该设备,并支持PnP功能。 IEEE 1394(高速串行总线接口标准):又称FireWire或

12、i.Link,俗称“火线”。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高速、实时、无延迟的串行总线标准。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于1995年正式制定了1394标准。IEEE 1394标准定义了两种总线模式:Backplane模式支持12.5、25、50Mbps传输速率;Cable模式支持100、200、400Mbps传输速率。最新的IEEE 1394b标准能达到800Mbps、1Gbps、1.6Gbps传输速率。IEEE 1394接口是横跨PC机及家电产品平台的一种通用界面,可直接连接电视机、数码相机、摄影机、录像机、音响、高速外置式硬盘、光驱、扫描仪、打印机等,适用于几乎所有电气设备(可脱离PC机

13、而独立存在)。IEEE 1394接口不需要Hub控制器,可实现对等传输,最大连线4.5米,大于4.5米可采用中继设备支持。IEEE 1394接口分为有供电功能的6针A型和无供电功能的4针B型两种,A型接口可通过转接线兼容B型,但B型转换成A型后则没有供电能力。6针A型接口在Apple电脑和周边设备上使用很广,而在电子产品及PC机上大多采用简化的4针B型接口,需要配备单独的电源适配器。IEEE 1394接口不需微机来控制所有设备,也不需要Hub,可用网桥连接多个IEEE 1394网络,达到无限制连接。若采取混合连接方式,最多可连接63台设备;若设备间采用树形或菊花链拓扑结构,最多可互连1023个

14、总线;若以一线串珠(Staight Line)方式连接,最多可连接16台设备。没有IEEE 1394接口的主板也可通过插接IEEE 1394扩展卡的方式获得此功能。它既可直接当做网卡联机,也可通过Hub扩展出更多的接口,并可级连。IEEE 1394既可作为外部总线,又可作为内部总线使用,由于已有了PCI这样历史悠久的总线存在,且PCI正向64位过渡,各厂商不愿意做总线上的调整改动,所以IEEE 1394通常作为外部总线连接外设使用。对于内部设备,IEEE 1394可为耗电量小于60W的接入设备直接供电(840V可变电压,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达1.5A左右)。对于绝大多数外接设备,一般还需要再使用

15、专门的外部电源供电。IEEE 1394的主要特征:速度快、支持好、连接多、热插拨、不需驱动;应用少、需要占用大量资源、需要高速度CPU。USB与IEEE 1394的主要相同点:都是一种通用外接设备的串行总线接口;都可以快速传输大量数据;都能连接多个不同设备;都支持热插拨;都可以不用外部电源。USB与IEEE1394的不同点:传输速率;结构;智能化程度;应用范围和程度。USB与IEEE 1394的对比USB 1.1USB 2.0IEEE 1394(1995版)传输速度1.5Mbps480Mbps400Mbps支持线长5米5米(Hub 30米)4.5米支持系统Win95、OS/2、Win98Win98Win98支持特性PnP、热拔插PnP、热拔插PnP、热拔插支持设备127个127个63个 PCI-X局部总线:由康柏、惠普和IBM三家服务器厂商于90年代末共同发起,后来提交给PCI-SIG组织修订,最终在2000年正式发布PCI-X 1.0版标准。PCI-SIG(PCI Special Interest Group,PCI特别兴趣组)于1992年成立,是管理PCI规范的行业组织,拥有900多个企业成员,核心成员包括IBM、Intel、AMD、惠普、微软、Phoenix、ServerWorks和德州仪器(Texas 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